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是》2015,(11)
<正>政党协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事务进行的政治协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年初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把政党协商明确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在这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党协商专门作出论述,强调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有事要商量、多商量。党中央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把"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确定为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并对政党协商的内容、形式和保障机制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2.
政党是当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发动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适合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  相似文献   

3.
李晓楠 《学习月刊》2014,(18):15-15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为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与其他阶级、阶层、政党组成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思想从最初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萌芽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名称及其内容和任务,在爱国主义的带动下最大限度地把各阶层人士团结在一起,从而不断推动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萌芽级阶段(1921年)关于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始于何时,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本文认为:统一战线思想由于受到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影响,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始萌芽。  相似文献   

4.
徐永利 《前线》2021,(4):41-43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协在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增强民主监督效能、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推进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统一战线是不同社会政治力量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并基于一定条件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是建立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之上的。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的政治定力是第一位的,是统一战线的成功之道。领导的定力是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取得成功的动力之源。合作的能力是新发展阶段中统一战线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活力之基。合作是统一战线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实现、加强和完善领导权的政治基础,贯穿于统一战线的始终。在新发展阶段中,统一战线要基于“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不断增强合作能力,最大限度激发活力。立足新发展阶段的统一战线工作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任务更好地服务大局。具体说来,首先,就是要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中加强党的领导,增强政治定力,提升统一战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其次,要彰显新型政党制度的合作优势,在新发展阶段中进一步激发统一战线的生机活力。再次,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实现统一战线合作式治理的效能与效力。  相似文献   

6.
谭平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等政党的创始人之一,他还全面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工运、农运、学运、宣传、教育等许多重大开创性工作。他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大历史时期,人生经历十分坎坷,但他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列。  相似文献   

7.
政党关系和谐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革命和建设的合作实践中形成的必然结果,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下,政党关系和谐有利于实现利益的整合和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并在维护社会的廉洁公正及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政党关系和谐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统一战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需要重点把握: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法宝作用;促进政党关系和谐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任务;促进发展是统一战线的第一要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实行者,为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和成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李大钊还是我党统一战线理论的最早探索者。他指出,要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无产阶级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认定一联合战线”;无产阶级政党要坚持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统一战线的坚实基础是工农联盟;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包心鉴 《前线》2020,(3):25-30
人民政协是植根中国大地、立足深厚中华文明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重大制度安排,是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政治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在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形成最大公约数上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是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政治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在推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上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是把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政治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在彰显人民民主真谛、发展中国式民主上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1.
《北京支部生活》2006,(2):39-39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基本特点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  相似文献   

12.
秋石 《党的建设》2009,(11):34-36
政党是当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发动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适合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  相似文献   

13.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时代和实践赋予统一战线的新内涵、新要求;执政兴国、“两个务必”与统一战线的内在联系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揭示。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珐宝作用。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武器;是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基本途径;是中国共产党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丁文 《北京党史》2004,(3):40-42
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位卓越领导人,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的筹建过程中,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任弼时百年诞辰之际我们缅怀他,就是要学习他坚强的党性和实事求是的实干精神,学习他坚忍不拔、甘于作出自我牺牲的“骆驼精神”,这是任弼时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任弼时把宣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各项具体政策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无论在地方还是在军队,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他都一丝不苟地执行党的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尤其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作为中国共产党派驻共产国际的代表,任弼时积极宣…  相似文献   

15.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实现现代化作为不懈奋斗的目标,并对中国的政党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国共两党两度牵手,两度兵戎相见。在这一过程中,得益于处理政党关系的成功实践,中国共产党逐渐得到各民主党派的认同和支持。民主党派也逐渐转变了自身的政治路线,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艰辛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一项伟大的政治创造,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新征程上,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来凝聚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  相似文献   

16.
<正>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统一战线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一种谋略。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政治现象,一种政治策略和谋略思想。它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再来看多党合作,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实行政党政治,由于各国政党制度不同,政党关系也多种多样。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西方的两党制和多党制呢?其实,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是该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民族文化传统和特定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显著优越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其优越性体现为社会层面的社会整合与社会稳定优势,以及民主政治层面的促进政治参与、扩大利益表达和完善民主监督三大功能。但在基层具体实践中,出现了权责划分不明与监督体系建设不完善、角色定位与政党关系认知偏差、政党建设同质化与基层党员能力不足等问题,阻碍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因此,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与机制建设;推动和谐政党关系制度化,加强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认同建设;保持民主党派的特色传统,加强民主党派的基层实践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丁青 《北京党史》2009,(5):18-2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已经实行60年.实践证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是促进中国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成功实践。2007年12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新老主要领导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要把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一、确立和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是由该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民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0.
陈潭秋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具组织才能的领导人之一。他曾经较长时间负责党的组织工作,注意强调思想斗争是政党内部斗争的重要方式和内容,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实际斗争策略的高度统一,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党内思想斗争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如下:强调党内思想斗争在党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指出了中共党内矛盾和思想斗争的深刻根源;形成了"重团结、避纠纷"的党内思想斗争方法,他肯定大多数、轻处罚、重团结、避纠纷、务实事的解决党内斗争的办法和原则,对于此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