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京商务财务字[2015]12号各区县商务委,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央内贸发展资金有关管理要求,结合我市商务工作实际,现就征集2015年中央内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资金支持范围(一)促进农超对接项目支持大型连锁零售企业新建改建用于农超对接的生鲜配送中心、产地集配中心、冷库和改造卖场生鲜经营环境,支持品质保障体系建设(以信息化为手段,覆盖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可追溯系统,主要用于购置或开发软件和硬件设备),扩大农超  相似文献   

2.
韩锦标 《群众》2012,(4):78-79
“农超对接”作为农产品供应链的新型模式,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1]59号),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加快建设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解决农产品"卖难"和"买贵"问题,特提出本实施意见。意见明确的工作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商业反哺农业"理念,以减环节、降成本、促增收、保安全为目标,农商联动,大胆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以"农超对接"为主,整合流通资源,优化改造流通环节供应链和产业链,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生产组织化程度,培育农产品品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实惠,实现农商共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主要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全面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组织与大型超市等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和餐饮、学校等集团消费组织建立起成熟稳定的产销对接模式。到2015年,全市农业规模化生产组织产销直接对接率达60%以上,超市生鲜农产品直采率达30%以上,全市果蔬冷藏运输率提高到45%以上,流通环节腐损率降至15%以下。  相似文献   

4.
农超对接: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增 《前沿》2010,(22):73-75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当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中,我国农户小市场和消费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已从农产品的生产领域转向了流通领域,而如今农民、商家、消费者"三得利"的"农超对接"模式的出现,不仅发展了农产品现代物流业,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也为现代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的增收提供了新动力,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甘政办发[2018]121号2018年7月21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为推进贫困村果蔬保鲜库建设,解决果蔬集中收获上市价贱伤农、产后损失严重等产销对接的瓶颈问题,实现反季节销售和常年均衡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助推产业扶贫,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6.
但凡"农超对接"农产品的质量监督,相关部门必须同时标明"监督部门"及其"电话号码",一旦市民有怀疑、有举报,应立即给市民"释疑解惑",必要时"适时检测","测"个水落石出,好让市民放心消费。  相似文献   

7.
欧美国家蔬果市场模式对武汉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武汉市生鲜超市得到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百便民”、“武商量贩”、“中商平价”等大型连锁超市为主体的武汉生鲜农产品物流新格局。但仍存在着生鲜农产品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和服务体系不完善,超市农业发展滞后,信息网络与乡村交通不发达,政策法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应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武汉生鲜农产品“大生产、大物流、大超市”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达张 《协商论坛》2011,(12):55-55
大张,一个深受洛阳人信赖的知名品牌。19年来,责任在肩树品牌,福民育人齐翼飞,大张走出了自强不息的奋斗之路,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使之成了洛阳商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鲜食品供应上,大张从来不惜本钱。为深入做好生鲜生意,他们每年派出100多人去全国各地学习同行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并建立了庞大的生鲜采购网络。同时,为了保障食品质量和配送及时,满足公司未来5年的发展需求,提升生鲜深层次经营,2011年大张已在筹建大张物流园,一期项目占地面积180亩,园区主体包括常温配送中心和生鲜分拣加工中心,将实现农超对接,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从原产地采购后经此分拣加工后进人超市;2万吨容量的冷藏冷冻仓库,将充分保障市场低温食品的供应及品质;10万吨生活物质储备,特殊情况时可配合政府平抑物价;中央厨房加工的半成品以及自制的豆制品、中西式面点饼干等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采购、生产的食品,能确保食品安全供应。  相似文献   

9.
<正>从"蒜你狠""姜你军"事件的不断上演,再到辽宁光辉乡的大白菜、沈北的胡萝卜、山东芹菜和萝卜等农产品一次次上演着滞销的悲剧,"菜贵伤民""菜贱伤农"是当前我国瓜菜产业的真实写照,我国农产品"卖难买贵"现象较为突出,而海南瓜菜更是如此。近十年来几乎年年出现少则一起多则多起的海南冬季瓜菜"卖难"现象,与此同时伴随的是岛内菜价屡屡攀高甚至高得离谱的极端现象。对此极端现象,菜农想不通,消费者也想不通。各级政府更是忙于奔命,时刻充当消防员到处救火,然而却收效甚微,为何?  相似文献   

10.
罗蔚 《公民导刊》2011,(6):44-44
曾经令各级政府头疼的“高菜价”问题,现在又变成了“卖菜难”问题。如何化解“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难题,重庆市潼南县推行的“菜农-零售”的农超对接模式,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贵华 《求索》2012,(4):26-2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生问题成为各级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直接关系着民生问题的生鲜农产品,其生产、销售及消费也已成为各方研究的重要课题。而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时受其自身生活方式影响,在购买方式、购买地点选择上有较大的区别。因此,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商店店址对于加快生鲜农产品有效流通,保证城市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将成为流通部门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产品产销困境下建立物流链支撑体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思想战线》2012,38(1):71-75
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引起学界和政府对物流环节的广泛关注.以农产品流通链的产销困境为研究视角,分析我国农产品产销困境下的物流需求,探寻出建立我国农产品物流链支撑体系的对策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研究表明,政府积极创造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实施差别化物流政策;建立农产品综合生产防范体系,推进农产品产销链的产前变革;建立农产品物流运行虚拟化治理模式,推进农产品产销链的产后变革;进行农产品物流体系重构,产销一体化破解“菜贱伤农”之困;建立农产品物流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消除产销失控现象;成立区域慈善性质的农产品物流机构,形成特色的可持续扶贫路径等策略,对农产品物流和农村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起到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王冀宁  王俊勇 《求索》2015,(1):63-68
农产品市场产生的"柠檬市场效应"对政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公众激烈讨论的议题。为揭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的复杂性,建立演化博弈模型来分析合作组织群体和超市群体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和均衡状态。研究表明,合作初级阶段,双方不会进行太多质量投入,随着时间推移,有实力的一方为了获得更好的市场荣誉、份额会主动加大质量努力投入;合作高级阶段,探索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双方共同的追求,同时恰当的政府激励和有效的消费者评价会促使"农超供应链"质量努力水平向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协商论坛》2012,(4):31-31
去年以来,"菜贱伤农"的现象在全国多地相继出现,今年春节前后,由于受蔬菜种植区域性、季节性和结构性影响,又一度出现"菜贵伤民"现象。  相似文献   

15.
《政策瞭望》2011,(9):52-52
最近,山东省召开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会。上半年,山东省坚决贯彻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经济运行呈现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会议提出,下半年要重点抓好七项工作:一是坚持综合施策,千方百计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要抓好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完善粮食、化肥、食用植物油等重要产品储备制度,搞好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强化价格预期和监管,实施好社会救助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地头几分钱一市斤的蔬菜,运到城里变成几元钱一市斤,因为运费成为抬升价格的主要因素。过路费的问题在天价过路费案和菜贱伤农事件之后成为人们热议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现象十分严重,增加了物流成本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从1994年起,国家开始对公路三乱不断进行  相似文献   

17.
区县动态     
《北京观察》2013,(5):42
海淀区政协为"特色农业"出谋划策近日,海淀区政协委员们走访了即将开业的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北京展销中心。委员们分别就依托核心区发展高端产品、建立有效的农产品法律保障体系、加大对媒体传播、危情管控等工作的力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区政协主席彭兴业希望委员们持续关注,并集合各方面意见将该中心打造成城乡高端农产品对接平台,开创现代农产品流通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做好农资供应等春耕备耕工作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5,(4)
<正>近日,全国多地爆出奶牛养殖户倒奶、杀牛事件。分析指出,国际奶价持续下跌,国内奶品制造企业减少或不收牛奶,导致中小奶农难以卖出生鲜奶等一系列因素,造成如今国内奶业"寒冬"的状况。2014年9月,山东,某著名奶企决定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收购青岛、烟台、威海等地市的生鲜乳,引发了当地众多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和奶农代表无奈之下倒奶杀牛。2014年12月,河北,由于原奶滞销,不少养殖户不得不把奶牛以亏本价卖掉,因为生鲜乳没人收就意味着每天都在赔钱。2015年1月9日,河南新乡,多户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是贵州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四场硬仗"中最难的是产业扶贫,而贫困户最担心、基层干部最头疼的就是农产品卖不出去。所以,我们要认真解决他们的困难,在农产品销售上多想办法、下功夫。为有效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问题,贵州各级各类学校探索创新,扎实做好贫困户农产品销售与学校食堂采购的对接联动,以此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突破口。学校食堂每天都要采购一定数量的食材,这是个庞大而稳定的消费市场,把它与贫困户的生产结合起来,实现产销精准对接,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