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习仲勋与周恩来的深厚情谊可以追溯到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此后的几十年风雨历程中,习仲勋常受到周恩来的关心、教诲。从1950年9月起,习仲勋历任圈务院文教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副总理兼秘书长等职务,成为周恩来的得力助手,深得周恩来的赏识与称赞。习仲勋则认为,他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工作的13年,与其朝夕相处,亲聆教诲,其言行深深感染着他,使他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2.
秦九凤 《湘潮》2008,(5):6-9
转战陕北期间,他是周恩来的警卫员。他对于转战陕北的回忆,大多是关于周恩来的回忆。周恩来的人格魅力让他一辈子难以忘怀。1992年3月,我有幸与周恩来的警卫员王还寿有一次难忘的会见。几十年前周恩来转战陕北的一幕幕,时刻萦绕在王还寿脑际。身患重病的王还寿首先从给周恩来当警卫员说起。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与上海有看不解之缘。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在上海领导过举世震惊的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主持过数年中共中央的地下工作;解放后,周恩来对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工会工作十分关注,曾多次会见老工人、劳模代表,并亲临市总工会与全市工人代表欢度春节。在世纪伟人周恩来百年诞辰之际,上海部分工会工作者和劳动模范深切缅怀他们所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心里时时惦记着工人沈涵是原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周恩来在沪的几次与工人会见的重要活动他都参与组织及具体安排。忆及往事,年近80高龄的他仍十分激动地说,周恩来是我们国家的总理,日…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童年丧母,10岁时在淮安亲手安葬嗣母陈氏;1942年7月中旬在重庆,周恩来痛哭亡父,为其树冢立碑;1939年3月29日,周恩来回祖籍地绍兴祭祖扫坟。解放后。他又坚决平掉淮安、重庆、绍兴的3处祖坟。从周恩来敬祖与平坟的矛盾冲突中,  相似文献   

5.
关于周恩来与张学良的交往与友情,特别是西安事变前后的交往与友情,以及张学良被囚之后周恩来多次呼吁释放他的种种情形,已有不少论著谈论,许多人已耳熟能详。但在张学良幽禁期间,周恩来与张学良的秘密交往,以及周恩来对张学良的暗中保护和关怀,至今仍鲜为人知。笔者根据文献和对有关人士的采访,将此情形做一介绍。周恩来对西安事变的善后处理使张学良大为敬佩众所周知,周恩来生前总是高度评价“千古功臣”张学良,并称他为自己的“老朋友”。张学良在被幽禁55年之后,刚一获得自由就公开讲道:“周恩来先生,我非常佩服。……他说…  相似文献   

6.
窦应泰 《党建》2009,(9):60-61
张学良被秘密幽禁的50多年里,他和周恩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感情。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周恩来与张学良分手25年之后,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仍在透过香港种种关系设法为张学良隔海捎书。以下记述的是周恩来1962年密信送达台湾的经过。  相似文献   

7.
春勇 《党史文苑》2023,(1):38-41
<正>周铁男无疑是领袖人物文史资料收藏的代表人物。尽管尚难确定他是不是民间最早的周恩来文史资料的收藏者,但可以肯定地说,他收集的周恩来文史资料,数量之多、类别之广、品种之全,至今没有人超越。从15岁开始“收藏”周恩来与许多热爱周恩来并在他逝世后收集与他有关的文史资料的人不同,周铁男在周恩来生前便开始了对周总理文史资料的关注和收藏,那时他还是个中学生。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与共产国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周恩来生平研究中,周恩来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众所周知,自周恩来1924年回国至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在几乎有关中国革命的所有重大问题上,他都与共产国际有过较为密切的接触。因而,周恩来在这一时期的功过是非都与共产国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探讨周恩来与共产国际的关系,正确认识周恩来处理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关系的策略原则,实为研究周恩来生平不可或缺的内容。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周恩来与共产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特点,本文分四个阶段试加论述。一、初步的独立思考与组织上的服从(1924.9—1927.7)…  相似文献   

9.
1954年 4月 26日,由周恩来总理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抵达瑞士,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为了挫败美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阴谋,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威望,周恩来以他高超、娴熟的外交技巧,本着真诚的和平愿望在会上或会外,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努力。   1954年 5月 6日,周恩来以中国代表团的名义特地宴请当时的英国外相艾登、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世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等人。   当时,卓别林正遭受美国当局的迫害,在瑞士政治避难。接到中国的邀请,他愉快地按时赴会,受到周恩来的特别关照。宴会上,周恩来与卓别林谈得非…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四救陈明仁钟德灿陈明仁和周恩来是老相识。早在1924年,陈明仁怀着报国之心,投笔从戎,从湖南醴陵到广州投考军校,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时,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就很关心他。陈明仁除了随同学员一起听周恩来讲课和作报告外,周恩来还找他单独谈...  相似文献   

11.
尘封半个世纪的“五四”先驱王希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希天是“五四”运动的先驱,旅日华工领袖,但他的业绩在今日中国学术界却鲜为人知;他是周恩来的挚友,但他与周恩来的交谊,他与周恩来、李达、许德珩、邓中夏等人在1918年抵约运动中的合作,在周氏旅日日记公布之前,也为多数人难以认同;他以“排日巨魁”“社会主义者”的罪名,被日本军警宪合谋秘密虐杀于关东大地震时的东京,由于日本政府的掩盖,在半个世纪之后,人们才得以揭开事件真相,重新认识王希天的生平和思想。家世与少年时代王希天,原名王熙敬,1896年9月11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金钱堡。祖籍山东登州府蓬莱县。清康熙…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与毛泽东的交往始于北伐战争期间的广州。周恩来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毛泽东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他主编的《政治周报》第三期曾对第二次东征作了介绍,指出:“此次东征,组织了伟大的政治宣传队,设立东征军总政治部为之统率,以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为总政治部主任。”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周恩来、毛泽东曾在李富春家中讨论反击蒋介石的问题。毛泽东在广州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周恩来曾去作《农民运动与军事活动》的讲演。周恩来是中共党内最早从事军事工作、最早认识到军事工作重要性的领导人之一。他与毛泽东交往的50多年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周恩来从战争年代养成了在夜里办公的习惯。周恩来常说,白天发生的事情,当晚报到他这儿,他夜里批了,第二天一早下面的同志就执行。不耽误事。1974年他已76岁高龄,患癌症已经两年,每天还工作十几个小时。华国锋和国务院的其他同志经常在夜里被叫到周恩来那里开会或研究工作,大家都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14.
合影时,周恩来说:“年轻人 站前面,你们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   1961年 9月 18日,周恩来在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的陪同下,来到八一起义纪念馆视察。   周恩来身着一件褪了色的灰色中山装,他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省交际处的负责人曾反复叮嘱大家,不要抢着与总理握手,因为总理的手在战争年代负过伤。可是当周恩来一下车,他便与八一馆每一个工作人员一一握手,还使劲地抖几下,就像电影里的那种样子,大家都十分感动。   周恩来向总指挥部旧址大楼边走边说:“南昌起义都几十年了,这房子还是老样子”,又说:“在北京时,…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与李宗仁归国杨明伟1965年7月17日,周恩来异常繁忙。处理完一天的诸多政务以后,还有一件重大的事情在等待着他。夜晚,他通宵未眠,一直在静候一架由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机场起飞的飞机的消息。18日晨,周恩来接到有关部门报告:李宗仁乘坐的飞机已经进入...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醉酒     
孟红 《党史纵横》2008,(1):12-15
新婚之夜,周恩来“得罪”了邓颖超 周恩来第一次喝醉酒,是在他与邓颖超结婚的典礼上。邓大姐后来曾对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说起过这件事,她笑着摇摆头感叹说:“从那天起,我才知道总理能喝酒,也就从那天起,我就开始反对他喝酒。可是没办法,几十年了,也由于工作的关系。他的酒一直没少喝……”  相似文献   

17.
高振普1961年起任周恩来卫士,1983年起任邓颖超警卫秘书,长期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工作。他将在中南海西花厅30年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写成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黄瑶 《党史博览》2008,(3):18-22
周恩来与罗瑞卿在红军时期相识,西安事变后又都去了西安/到西安后,周恩来剃掉了留了多年的胡须,罗瑞卿也剪去他那一头披肩发周恩来和罗瑞卿的交往在20世纪60年代最为频繁,而他们的相识则在红军时期。罗瑞卿早就听说过周恩来的名字。1926年,罗瑞卿考进的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是黄埔军校的分校。但是,当罗瑞卿进入武汉分校时,周恩来早已离开黄埔军校,到上海酝酿、组织上海的工人武装起义。1927年8月,周恩来来到武汉,但罗瑞卿已随分校学员编入叶挺指挥的中央独立师,去参加讨伐夏斗寅和西征杨森的战斗,未能见到周恩来。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1,(4):42-42
1935年,周恩来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政委,他一直很牵挂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廖承志。自从廖仲恺被国民党右翼分子暗杀后,周恩来一直关心照顾着他的家人。这次廖承志也跟随红军长征,周恩来原想让他跟在身边的,可是廖承志自己愿意和朱德他们去红四方面军,说是锻炼锻炼自己。  相似文献   

20.
边吉 《党史纵横》2001,(12):48-48
周恩来,张学良。中国近代史上大写的名字。缺少他们,中国近代史就会失去重心。张学良一生中结识了为数不多的共产党人。周恩来,是张学良结识的共产党人中的杰出代表。1991年4月末,张学良向美国记者谈起了周恩来,他说,我与周恩来感情极好。一句感情极好,大有惺惺相惜之情。周恩来对张学良评价更高———历史的高点、人性的高点、人生的高点———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民族英雄。1936年,身为剿“匪”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却不愿再与共产党打内战。原因之一是张学良欣赏并赞同共产党“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原因之二是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