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生 《党史纵览》2006,(2):11-13
邓颖超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一生追求革命,为国家、为人民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她晚年从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后,闲暇时问相对较多.在这些日子里,收听广播成为了她的"消遣"方式之一.然而,这种"消遣"绝非单纯意义上的休闲,其中足见她爱国爱民的真性情.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轶事     
陈独秀因创办《新青年》,高呼“德先生”和“赛先生”两大口号,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蔡元培闻其大名聘他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有一天,他的长子陈延年、次子陈乔年千里迢迢由怀宁赶到北大看望父亲。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并不直接去和乃父相见,而是托人递一张帖子给陈独秀。帖子上写有一句话,“拜访陈独秀先生!”落款 为“陈延年、陈乔年敬上”。 这件事一时间传为美谈。人们都说:陈独秀提倡民主,现在“德先生”真的光临他的府上了。 将门无犬子。和父亲讲“民主”的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俩,后来都成长为中共优秀党员,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陈赓轶事     
陈赓大将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他南征北战,战功卓著,这是大家有口皆碑的。他对上对下豁达坦率,豪爽开朗,这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可是他那充满活力的情趣、妙趣横生的雅兴和机智勇敢的精神,恐怕是鲜为人知了。 1938年11月,陈赓奉命 到涉县会师。陈赓的妻子王根英这时也从延安来到涉县一二九师等待分配工作。  相似文献   

4.
西柏坡轶事     
正西柏坡处于平原地带,滹沱河流经村边,是个美丽的小村子。这一带的村庄都不大,所以中央各个机关和晋察冀的各个单位都分散在附近的各个村庄里,我们荣臻小学就在古贤村,现鹿泉市黄壁庄镇。修黄壁庄水库,原村庄已淹没在水底了。亲历"空城计"在这个不起眼的村庄里,在毛主席为首的五大书记指挥下,小小的军委机关也没有多少人,却上演了许多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剧。许多人不知道历史上没有"空城计"这个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轶事     
瞿秋白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仕宦书香之家。秋白幼年即乖巧聪明,四五岁时,母亲口授其易于背诵的诗词。入学后,秋白读书刻苦用功,成绩每名列前茅。11岁那年,小学尚未毕业的秋白,以优异成绩考进常州府中学(今常州  相似文献   

6.
谭震林轶事     
1949年4月底,江南风景如画,西湖柳浪闻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政委、第七兵团政委谭震林,率部横渡长江,由皖南进入浙江。5月3日,杭州解放。6日,组成新的中共浙江省委,谭震林任省委书记。7日,成立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谭兼任主任。从此,谭震林领导浙江人民辛勤建设社会主义。 谭主席是个肚里能撑船的人物 闻名遐迩的浙江大学校长、知名教授马寅初和谭震林相识的时候,谭是浙江省党政军一把手,他成了马寅初的知己。  相似文献   

7.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在这场大事变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小事颇有趣味,如一个个小插曲,给整个中共一大的华美乐章增添了更多韵味。1 3个中国人和2个外国人在中共一大上,参加会议的共有15个人,其中,13位是中国人,还有2个外国人。  相似文献   

8.
国宴轶事     
吴德广 《湘潮》2011,(1):44-46
国宴为最隆重、规格最高的正式宴会。国宴包括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国家的庆典,国家主席或国务院总理为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问而举行的正式宴会。地点通常选择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地举行。1959年前则在北京饭店、中南海勤政殿等地举行。我在礼宾司工作多年,经历的国宴很多,可以说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9.
天宫轶事     
天宫轶事鲁晋,启东话说孙悟空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功高盖世,“得道成正果”之后,被安排在天宫里作官。这日,他来到金銮殿出朝。玉皇大帝高坐于正殿中间的宝座上,文武百官并列两旁,只听点卯值日星官直着嗓子高喊道:“有本奏本,无本退朝!”这时从武官行列中站出一位来...  相似文献   

10.
牛庆誉轶事     
姚勤镇 《党风与廉政》2003,(9):41-41,50
民国17年(1928),牛庆誉任靖边县长。他思想开明,对反君立宪主张共和的孙中山至为推崇。历来县老爷赴任都是乘坐骡马或驾窝子,县衙要鸣锣开道欢迎一番,然后还要在大堂门庭鸣炮三响。而牛庆誉上任只牵一头毛驴与随从王朝东悄然无声来到县城,以商人身份住进师大生开的“恒丰店”内。由于他穿着朴素,出语随和,人们确实以为他们是买卖人。他们头两天到铺面字号询问行情,以后白天到人员集中地方听别人拉话,走街串巷观察百姓生活状况。20多天过去了,他把城里城外走了个遍,看了个细,把情况也查了个实。老百姓对原知事贺世昌怨声载道,他更是了解得清…  相似文献   

11.
任白戈轶事     
任白戈轶事刘天顺在“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青年特别是广大的青年学生,爱国热情高涨,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十分愤慨。四川省留日学生吴泽举,于1936年7月20日,为抗议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伏轨自杀,四川留日同学为吴泽举举行追悼,任白戈与姚阿非共撰...  相似文献   

12.
邓稼先轶事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白麟畈"铁观山房",时值南方农村最丰盈的季节,蛙鸣草绿,稻花飘香.知古通今的父亲触景生情,想起了朱熹的名句"禾之秀实,而在野日稼",反复沉吟,觉得"稼"字甚好,如能像庄稼那样秀实惠民,岂不美哉善哉,而且同音又是个"家"字,在老家出世的意思也有了,可谓一字双关,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13.
刘华清轶事     
油印《出发宣言》 1934年11月11日,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决定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 这一年,刘华清18岁。长征出发之前,刘华清被分配到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工作,担任宣传科长。一天,郑位三忽然拿着一份文件,找到刘华清说:“这个布告,你马上把它刻好,抓紧油印出来。要多加印一些,越多越好!一路上要广泛散发张贴……”刘华清二话没说,当晚就将《出发宣言》刻印了出来。《宣言》落款日期为农历的“十月十号”,换算公历为11月16日。就在这天凌晨,刘华清背着油印好的《出发宣言》,随军由何家冲出发西进,跨上了坎坷的长征之路……  相似文献   

14.
老刘轶事     
今年48 岁的刘作福 是农七师一 二八团灌溉 服务公司经理。几年来,他凭着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和不懈的努力,使公司工作业绩一年一个台阶,2003年,实现利润355万元,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财务计划。 在刘作福的心里,任何时候都装着老百姓。  相似文献   

15.
16.
火攻轶事     
按《三国演义》的说法,那时打仗喜欢用火攻,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连营等等。两军交战,方借助水火二君,以巧制敌,当然便宜。真要是得手了,对方弄不好就全军覆没。就像《三国演义》上讲的,七擒孟获最后战,让兀秃国全军覆没。但真实的战争,有没有那么多火攻值得商榷。放火烧人得有引火之物,或者放火者自带,或者对方有,或者周围环境里有。藤甲军就算是真的,也只是特例。秋冬季节草木干燥,如果大兵驻扎在树林之中,对方放火就完了。但这样的好事般不容易实现,因为你能想到,对方也  相似文献   

17.
齐白石轶事     
止敬 《学习导报》2012,(2):47-48
临近冬天,齐白石上街买菜,见一乡下小伙子拉的白菜又大又新鲜,就问:"多少钱一斤?"小伙子正要答话,仔细一瞧,这不是大画家齐白石吗?他笑了笑说:"您要白菜,不卖!"白石老人说:"那你干嘛要来?"小伙子紧接着说了三个字:"用画换。"  相似文献   

18.
<正>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在中共二大召开的过程中,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小细节,给这次影响深远的会议平添了几分韵味。一大、二大的巧合历史似乎有意在制造某种巧合。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之地在兴业路76号,为石库门树德里;次年,中共二大召开之地,  相似文献   

19.
苏东坡轶事     
《党课》2010,(8):128-128
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相似文献   

20.
老彭轶事     
中共党员彭伯周(1905———1996),山西省定襄县人。父老乡亲和同志战友们习惯地称他为老彭。1927年底,彭伯周于太原第一师范毕业后返乡从教。历任定襄县立第一高小教员,定襄县立第二高小校长,定襄联合高小教务处处长。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调任抗日民主县政府教育科科长,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