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遇法定节假日是否可以顺延批捕时间?编辑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对刑诉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拘留羁押期限有不同理解。一种认为,最长羁押期限是三日加延长的三十日再加审查批捕的七日,共四十日。另一种认为,三日加延长的四日,再加延长的三十日,再加审查批捕的七日,共四十四日。第三种认为,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和结伙作案重大嫌疑分子拘留后,其拘留时间最长只能延长至三十日,加上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七日,最长不得超过三十七日。请问上述三种理解,哪一种是正确的?江苏省滨海县人民检察院成效东成效东同志:我们认为,第一种理解是正确的。刑事拘留是在未批准逮捕以前,在法定条件…  相似文献   

3.
来信有两个问题,请予解答: 一、同一个人犯在拘留后,没有向其家属发出通知书,但三天内已经检察院批准逮捕了,是否应当同时发出拘留和逮捕通知书各一份呢? 二、关于“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或被逮捕人的家属,应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4.
本刊上一期检察信箱栏目对《如何理解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作出答复后,热心读者刘立强、乔淑利来信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刑事拘留的最长问回应为三十七日。我们认为,他们的意见是正确的。现将来槽摘要附后,供大家参考,并向他们表示座由。同时,希望广大读者对我们的工作不吝指正。本刊学习问答组绍辑同志:第5期检察信箱栏目对《如何理解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的答复是:刑事拘留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四十日。笔者认为,此种观点值得商榷。刑诉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5.
小非 《政府法制》2008,(21):42-43
“倒卖”一张火车票被拘留5日 胡峰今年29岁,郑州市中原区人,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  相似文献   

6.
汗两亩国市营河滂间:——。答:《刑事诉机关对被拘留当在拘留后的院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作室名号作S于,捉谓用巨批准的时问w以延卞ZJU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根据此规定,从逻辑关系上,我们认为,不能笼统地说有一个最长拘留时间,应当区别不同情况下的最长拘留时间。首先,可以认为,该规定规定了三种不同的具体情况,即一般情况、特殊情况和对流窜作…  相似文献   

7.
浅谈拘留适用应注意的问题高耀斌根据我国目前已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拘留共有两类五种:一类是依照程序法规定的强制措施。包括三种:一是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拘留,又称刑事拘留。二是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诉讼强制拘留,又称民事拘留或司...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诉法第六十九条对拘留犯罪嫌疑人的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该条第二款规定:“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但在司法实践中,以“案情疑难复杂”适用该条款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延长拘留期限的问题较突出。据调查,某县公安机关2001年所办理的12件交通肇事案件,均以“案情复杂”延长了拘留期限。在抢劫、故意伤害、盗窃、重大责任事故等案件中,也有以“案情疑难复杂”延长拘留期限的情况。这种作法,有悖法律规定。首先,扩大了适用范围。按照刑诉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  相似文献   

9.
纵观刑诉法条文,运用“立即”一词有十余处。如第六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三条:“……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第六十九条:“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第七十条:“……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第七十二条:“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第六十八条:“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第一百三十四条:“对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等等。上述条文,虽运用“立即”一词,但均没有明确其具体时限。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生活》2010,(13):4-4
2010年6月11日,马鞍山市花山区旅游局局长汪国庆开车时与一名中学生发生刮蹭,汪国庆下车后打了该学生一记耳光后喊道:“我是领导。”引起数千名群众在现场围观。最终被赶到现场的马鞍山市市委书记就地免职,并被依法拘留。  相似文献   

11.
论建立无证拘留制度孙长永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制止犯罪、查获罪犯的重要强制措施。为了保证公安机关依法正确行使拘留权,防止滥拘无罪或者不该拘留的人,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我国刑诉法第43条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犯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该条对公安机关的拘...  相似文献   

12.
修正案草案第36条是引起最多争议的条款,已获通过的修正案中此条文为:“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相似文献   

13.
拘留是在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重大犯罪嫌疑分子采取的一种临时性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拘留决定权,这对于侦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检察机关自侦部门拘留犯罪嫌疑人后,要由侦查监督部门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而对于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拘留期限如何掌握,关系到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本身是否确实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按法定期限严格执法办案的重要问题,是实现正确执行程序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法律与生活》2012,(6):51-51
2012年2月15日,国务院第192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拘留所条例》,该《条例》于4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法律规定了四种拘留: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和行政强制措施性质的拘留。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关押在看守所,其他三种拘留对象都在拘留所执行拘留。  相似文献   

15.
谢超群 《天津检察》2009,(3):12-12,8
一、刑事司法拘留的概念界定 长期以来,司法拘留作为拘留的一种,通常被认为专属于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的范畴,而且这种理解在许多法学教材、法学理论著作中有所反映。如“拘留是指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严重的人,在一定期间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拘留又称司法拘留.是指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情节严重的行为人予以强制关押,在一定的期限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舆论认为与现行刑诉法相比。修正案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哆气不过,围绕着“拘留通知条款”等侦查条款提出的质疑声此起彼伏。《草案》中涉及“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三种强制措施等规定引起人们的广泛扫心和质疑。  相似文献   

17.
柳萌 《中国监察》2010,(21):61-61
偶然读到一则消息:一位领导干部在一次组织部门会议上,说要“三个方面留人”,一日“事业留人”,二日“感情留入”,三日“待遇留人”。这三方面的留人对策,尤其是“感情留人”,我看后颇有感触,曾接触过的那些官员,有情者与无情者,立刻都呈现眼前。  相似文献   

18.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激以下简称修改后刑诉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法》第61条规定,对于有法定情形的现行犯或者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对其中的“先行拘留”,学术界有不同理解。第一种观点主张“先行拘留”是指立案前拘留。这种观点认为,强制措施一般在侦查阶段适用,即立案后方可采取。但由于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等  相似文献   

20.
被捕一周后,l月14日上午,第一次提审。两名预审员,一位30多岁,另一位约40岁。从预审笔录首页上可以看到他们的姓名:周运才,黄镜明。不要小看在预审笔录首页上首先签上预审员姓名这种事,这是具有起码的光明正大的表现;那些从一开始就准备制造冤假错案和滥杀无辜的预审员,往往是不敢这么做的——一尽管按规定他们应该这么做。周、黄二位表情随和,语气平稳,没有装出一副凶神恶煞模样,也没有满脸假笑。这次“例行性”审讯进行了两小时。临近结束时,他们之中那位年轻一些的忽然发问:“你知道你是为什么被拘留的吗?”“不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