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鸿 《中国减灾》2003,(4):11-15
这次全国部分省市区《中国减灾》杂志宣传发行工作会议,是《中国减灾》杂志改由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主办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也是《中国减灾》杂志自1991年创刊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宣传发行会议。今天我主要讲三个问题。一、关于做好《中国减灾》杂志宣传发行工作的重大意义一是减灾工作和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害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统计资料表明,从1950—1992年42年间,我国各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共达2.6万亿元(按1990年价格计),死亡60多万人;灾害损失达同期国民生产…  相似文献   

2.
子荷 《中国减灾》2007,(11):50-51
今年10月10日是第十八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目的是提高大众防灾意识,加强学校减灾教育,使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学生树立减灾意识。国际减灾活动从1990年开始,已经经历了18年,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国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关注国际减灾活动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1 进一步明确减灾指导思想面对世纪之交的减灾事业 ,我国逐步形成并完善了“统一决策、分工协作 ,严密组织、全民参与 ,科技先导、以防为主 ,除害兴利、保障发展”的全民综合减灾运行机制。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对我们各行各业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综合减灾工作也不例外。“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落实到减灾工作中 ,就是要把单纯注重经济发展的正向增长转向“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把单纯重视救灾工作转向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就是要积极创造条…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00,10(4):6-9
(2 0 0 0年 1 0月 1 2日 )司马义·艾买提主任、各位委员、同志们 :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世纪 ,国际减灾活动也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元。自 1987年联合国第 42届大会决定 2 0世纪 90年代作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以来 ,国际社会在实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去年 7月 ,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了国际减灾十年活动论坛 ,全面总结了世界各国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成就 ,原则通过了“论坛基本结论”、“日内瓦减灾战略”、“日内瓦减灾宣言”、“科学技术支持减轻自然灾害分论坛声明”等重要文件 ,提出要把国际…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2,(21):28
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紧紧围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相结合,通过健全机制、完善预案、组织演练、开展培训,有力地推动了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城乡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
正综合减灾是国际主流的防灾减灾模式,是防灾减灾实践必然的发展趋势。为贯彻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和云南省委、省政府有关防灾减灾的指示和要求,实现云南省综合防灾减灾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顺应防灾减灾领域的变革趋势,云南省减灾委办公室拟在推进云南省综合减灾工作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推进综合减灾的必要性、紧迫性一、云南灾情、省情。云南是多山的高原省份,山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4%。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云南  相似文献   

7.
中国综合减灾25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倡议,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2000年更名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2005年再次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时至今日,已有25年。25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参与国际减灾交流与合作,一直在探索和实践通过调动各方资源来实现综合防灾减灾目标,并在全球防灾减灾框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今后工作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宝俊 《中国减灾》1998,8(4):10-12,9
司马义·艾买提主任、各位委员:今年是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第九年。在过去的九年中,通过减灾委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誉。今年10月14日,联合国减灾十年委员会将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川防灾奖”授予多吉才让副主...  相似文献   

9.
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国的防灾减灾事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熟悉防灾减灾知识,越来越多的学校、社区、企业等将防灾减灾内容纳入到了发展规划当中。这一切都在昭示着:“全民防灾”不再是个梦想,它成为了我们为之奋斗的一颗耀眼的星。道路且漫且长,但在行进的过程中,只要上下求索,终将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10.
周萍 《中国减灾》2013,(11):18-23
近年来,在民政部的关心支持下,在天津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科学防灾减灾理念,理清新时期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思路,完善防灾减灾应急系统,并在政策创制、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冬春救助、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灾害信息员培训、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等方面成效显著.近日,本刊记者就天津市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专访了天津市民政局副局长金海龙.  相似文献   

11.
加一 《中国减灾》2012,(23):24-27
中国无疑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灾难的发生,国人在经历惨痛灾难与艰辛救灾的过程中,减灾文化建设也经历了一个充满曲折但成就卓越的十年。在2012年接近结束的时刻,回顾十年来的"减灾文化"具有特殊的意  相似文献   

12.
乌格 《中国减灾》2011,(7):18-20
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国的防灾减灾事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熟悉防灾减灾知识,越来越多的学校、社区、企业等将防灾减灾内容纳入到了发展规划当中。这一切都在昭示着:“全民防灾”不再是个梦想,它成为了我们为之奋斗的一颗耀眼的星。道路且漫且长,但在行进的过程中,只要上下求索,终将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1993,3(4):60-62,28
开展科技减灾与减灾教育是国家教委过去减灾工作的重点,亦属非工程减灾的重点组成部分,现就国家教委直属院校开展科技减灾与减灾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工作重点作如下介绍。一、过去科技减灾与减灾教育的主要成就 1.科技减灾主要成就建国以来,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就开展了程度不同的科技减灾工作,从收集整理历史自然灾害资料,到参与我国主要自然致灾因子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都做了许多工作,包括北京  相似文献   

14.
御风而行     
肩负神圣使命,我们诞生。走过风雨历程,我们成长。寄托未来希望,我们壮大。伴随2004年新年的钟声,改版后的《中国减灾》(月刊)出版了。这意味着本刊经过13年的努力,已经从一个蹒跚学步的稚子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它根植于减灾事业发展的沃土,乘着改革开放和新世纪的东风,潇洒刚毅,生机勃发。回首往昔,13年的办刊史,也是一部微缩的中国减灾事业发展史。曾经的呐喊与自豪,收获与汗水,辉煌与遗憾,都留在身后,也留在心底。在《中国减灾》成长的历程中,众多的新老读者与我们一路同行,给了我们许多关爱、呵护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综合减灾是国际主流的防灾减灾模式,是防灾减灾实践必然的发展趋势。为贯彻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和云南省委、省政府有关防灾减灾的指示和要求,实现云南省综合防灾减灾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顺应防灾减灾领域的变革趋势,云南省减灾委办公室拟在推进云南省综合减灾工作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正1989年,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倡议,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2000年更名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2005年再次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时至今日,已有25年。25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参与国际减灾交流与合作,一直在探索和实践通过调动各方资源来实现综合防灾减灾目标,并在全球防灾减灾框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回顾了25年来中国综合减灾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3日,在第25个国际减灾日到来之际,国家减灾委第三届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和专家委主任委员、专家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审议了《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工作章程》《第三届专家委员会分委会划分方案》和《第三届专家委员会工作要点》,部署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相似文献   

18.
19.
林心俏 《中国减灾》2013,(12):53-53
近几年来,由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力推的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活动,正在通过示范效应,逐步增强公众的减灾意识,提高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目前,各地积极推进防灾减灾工作,防灾减灾工作标准、模式和预案的细化、完善以及操作性得到很大提升。但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防灾减灾局势,当前基层和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薄弱环节依然不少,许多地方防灾减灾工作还比较被动,只有将增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上升为一种社区和全体居民的自觉行动,才能与政府形成合力,实现防灾减灾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1,(11):1-1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综合防灾减灾形势依然严峻,还有不少环节需要完善和加强。在防灾减灾工作实践中,还存在诸如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仍较淡薄、基层社区的减灾能力薄弱等多方面问题。 近年来,基层政府积极指导社区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社会减灾公共设施和器材装备建设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