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深刻变动,海洋权益争端日益突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策略主要包括:确立现代海洋国土观念与安全观念;完善海洋法律体系与维权机制;推进国际海洋合作与周边海洋外交;深化台海双方海洋维权合作;强化海军建设与海洋军事安全.  相似文献   

2.
《同舟共进》2013,(2):84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成立于1965年,是国家海洋局派出的南海区海洋行政管理机构,代表国家海洋局对南海三省(区)(广东、广西和海南)地方政府的海洋管理工作和海洋事务进行监督、指导和协调,主要承担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域海岛使用和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行政执法、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科技和公益服务,以及负责中国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6,(9)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面临诸多海洋划界纠纷,其中我国东海与南海海域海洋划界问题尤为突出。通过分析东海与南海海域海洋划界争端产生的来龙去脉及其相关法理问题,有利于我国运用国际法律武器,根据国际政治形势制定并运用多种斗争措施,维护我国合法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4.
卢黄熙 《岭南学刊》2015,(2):110-114
从战略高度强化海洋观念,必须树立和强化建设海洋强国观念,树立和强化海洋国土战略资源库的观念,树立和强化海上交通生命线的观念。现代海权的主题是争夺海洋权益,控制海洋就必须发展海军。加强海防建设,必须谋划好海防战略,而海防战略的关键是海军战略。  相似文献   

5.
南海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的舞台,是世界格局中增强大国地位与政治、外交发言权的重要领域。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以争夺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抢夺海洋科技“制高点”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国际海洋权益斗争,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面积。南海是一个半闭海,总面积3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二,是我国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是繁忙的海上通道,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开放与开发攸关我国崛起为海洋强国,也决定着海南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国际旅游岛的成败。鉴此,《新东方》从本期开设《南海瞭望》栏目,希望国内外海洋专家学者关注南海、研究南海,共同将《南海瞭望》打造成为南海学术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正>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南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包括海南岛、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作为全国一个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省份,公民的海洋意识直接关系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以及海南省的可持续发展。什么是海洋意识——五大构成海洋意识也叫海洋观念,是指人们对人类与海洋相互关系的认识的总和。它主要由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安全意识等五个方面构成。1.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也是国家领  相似文献   

7.
正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无疑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海洋事业列为全国工作重点之一,并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的整体工作思路,再次凸显国家高层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考虑。浩瀚的南海占据我国海洋面积的2/3,近乎渤海、黄海、东海三大海域总面积的两倍,蕴藏丰富的海洋油气、生物、矿产和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极大。然而南海却是我国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短板。从外在因素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  相似文献   

8.
陈树艳 《求索》2011,(5):142-144
海洋在各国的战略位置日益提升,伴随有关海洋的国际条约、惯例日益增多以及我国海洋立法的完善,海洋权益越发引起学界重视。海洋划界、海上安全、海岛归属以及海洋环境保护开始成为学界的热点词汇。同时,我国是资源紧缺的人口大国,新型能源的发掘迫在眉睫,而海洋正是新型能源的一个重大突破口,与之产生的是我们海洋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因此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也越发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海洋权益的学术界定入手,分析比较有关国际和各国海洋权益保护之规定,论述了我国海洋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东方》2019,(3)
海南从一个普通的地级政区升级为海南省,对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维护南海九段线海洋权益、推动我国和沿海省区向海洋发展战略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海南作为一个"海防岛",当前对捍卫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海洋开发和管理发挥着重大作用。海南建省30年的成就显示,这一政区改革不仅是海南,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个重大的政治经济成就。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南海以海洋权益为核心引发紧张局势基础上,以近百年来外来势力入侵中国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中国政府和人民与之斗争的历史为背景,阐述作为中国在南海传统疆域界线内的九段线形成、演变、法律地位和作用,指出与邻近国家不存在南海重新划界问题,应坚定不渝地维护九段线的安全,同时通过合理途径,解决有关南海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中国南海的海洋维权形势十分严峻,岛屿被占领、资源被掠夺、权益被侵犯。尤其是今年以来,域外国家和越南、菲律宾等海上邻国串通一气,以虎豹合围与狼群战术叠加的形式夹攻中国,孤立中国,排挤中国。面对挑衅,中国使出一系列连环招数,努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2.
南海问题是制约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关系健康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近年来,南海周边多国凭借国内法、国际法强行侵占我国南海合法权益,且引入仲裁机制,提升矛盾性质,不断加深南海问题的复杂与困难程度。南海海洋权益的争议一定程度上是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海洋划界的论述所引起的,单一的国际法视角已无法透彻剖析南海问题,只有引入权力、安全、利益等国际政治概念,寻找国家间政治协商、对话与合作机制建设、文化思想互信,才能更好地理解争端、认识争端,实现海洋权益争议的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13.
刘波 《同舟共进》2013,(1):50-53
翻开近代中国海战史,正是一幅变革中求生存的民族兴衰史,充满令人心酸的战事。知耻而后勇,相信曾经的百年沧桑对今天启发国人捍卫海洋国土、保护海洋权益的海权观,会有所裨益。世界军事史上对海权观最有影响的人是美国军事家马汉,他有一句著名的格言:  相似文献   

14.
《新东方》2014,(1)
海南建设热带海洋特色鲜明,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岛环境优美、海防坚固的海洋强省,战略构思是以港城为依托建设沿海经济带,以油气综合开发业为主导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旅游为龙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保护环境建成热带海岛型"生态省",加强海防建设将海南建成我国走向世界海洋强国的战略基地。重大举措是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推进经济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科技、教育和文化创新体系,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三沙建设步伐,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为海洋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张本 《新东方》2014,(1):25-29
海南建设热带海洋特色鲜明,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岛环境优美、海防坚固的海洋强省,战略构思是以港城为依托建设沿海经济带,以油气综合开发业为主导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旅游为龙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保护环境建成热带海岛型"生态省",加强海防建设将海南建成我国走向世界海洋强国的战略基地。重大举措是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推进经济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科技、教育和文化创新体系,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三沙建设步伐,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为海洋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雷蕾  周斌 《协商论坛》2016,(7):52-55
2016年7月12日,应菲律宾单方面提出设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罔顾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作出并公布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上演了一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 然而,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拥有坚实的历史和法律根基.尽管近代以来曾屡遭外敌入侵,但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相似文献   

17.
《新东方》2015,(5)
经常进行海洋维权执法活动,对于我国保障海洋权益、化解海洋安全隐患、加强海洋实际管控、应对突发事件,具有突出现实意义。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和赋予了国家在不同海域享有的权益,也确立了国家保障其海洋权益得以实现和不受侵害的主要权力和方式。我们应准确界定海洋行政执法主要方式的内涵和外延,厘清其在不同海域的适用范围,发挥其维权功能。  相似文献   

18.
读者表达     
应提高国民对海洋权益的认识 贵刊第8期《走向海洋》一组文章报道了国家的海洋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重,人类对海洋资源价值的重视更加凸飘,随之而来的海洋权益之争也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9.
刘云亮 《新东方》2014,(5):34-39
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关键是发展海洋经济。促进南海海洋经济发展,不仅将极大地维护我国南海主权,而且提升我国开发海洋资源技术实力。南海海洋经济有其特殊性,发展南海海洋经济的产业政策也具有特色,海南结合南海发展海洋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相应的海洋产业规划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如创建南海海洋经济的保障基地建设管理等相关法律制度,寻求扩大南海海洋服务领域;制定鼓励发展南海海洋经济的一系列地方法规、政策和措施,制定《海南省促进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条例》等。  相似文献   

20.
<正>"三沙设市以来,岛礁更绿了、珊瑚又长了、海鸟又飞回来了,三沙生态环境优先的理念已显现了成效。三沙可以为国家管海用海树立典范。""三沙要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好这枚前沿‘棋子’。""发展南海渔业生产尤其是三沙远海渔业生产,对于维护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沙,在万众瞩目的全国两会,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两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