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私法根本价值之意思自治从过去的绝对自由走到了今天的相对限制,这一过程的变化实际上是自由与正义较量的结果,从本质上说是社会正当性的要求。以社会正当性的角度出发,来阐释意思自治原则在民法总则中所受到的种种限制问题,并从权利主体、权利变动、权利客体和权利的行使四个方面分别给予了具体的阐述,以此来揭示意思自治原则之所以受到限制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意思自治原则,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了充分的自由,保障了民事主体的自由权利,体现了民事主体人格利益的存在,为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障个人尊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一定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3.
意思自治原则是确定合同准据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近年来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在一般商业合同领域,对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呈现出逐渐放松的趋势;在国防贸易和某些特殊类型的合同中;该原则得到某种程度的排除和限制,同时该原则已进入涉外民事领域。我国对该原则的选用仅限于合同领域和管理权领域,而且有关的立法规定还过显简单和单薄。由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拟作的《中国国际私法(示范法)》(第五稿)必将对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与实践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法律不同于道德 ,我们应当谨守法律的范畴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对于道德 ,在任何一个时期人们对它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为道德惩罚保留一定的空间会有更清醒的认识。道德是对完人的要求 ,而法律只是对一般人的要求。本文从案例入手引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 ,认为法律与道德是不同的。法律道德化和道德法律化的实质在于模糊两者的界限。学习法理学的关键在于实践应用 ,所以笔者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导入民法领域 ,浅谈自己对民法的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等原则及婚姻家庭关系与道德的关系 ,并提出法律语言中减少道德语言的主张 ,使法律规则的性质更加明朗。  相似文献   

5.
除法律另有规定以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未选择的则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这就表明,在涉外合同领域,我国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也采用意思自治原则,并且把意思自治原则作为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6.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作为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首要原则,已为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所接受。我国立法中也采用了这一原则,但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立法实践及国际公约相比,条文简略,缺乏可操作性。鉴于此,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于2007年7月23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7〕14号)。该司法解释的出台为我国法院审理涉外民商事合同案件如何正确确定准据法提供了更具有操作性的法律依据,从而对我国涉外民商事审判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笔者认为,该司法解释还有进一步完善之必要。  相似文献   

7.
意思自治原则是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制度上的自由经济体制和理论上的经济自由学说,是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则得以兴起的肥沃土壤。个别利益并不总是代表总体利益,经常自由并不能保证生产和交换的协调发展。意思自治这一私法原则的衰落,原因在于支持这一原则的自由经济学原理存在一定的缺陷。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现阶段,便有了特殊的使命,即服务于我国市场经济创建的主题——最大限度地优化利用和配置资源,为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法律上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公序良俗的动机控制:在意思自治与社会利益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对动机的考察,是基于私法自治与社会利益衡平的考虑。动机违反公序良俗时,基于该动机做出的法律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首先应看其是否展示于外,若展示于外,再分辨其是否以条件的形式负载于法律行为之上;若未展示于外,则再分辨相对人是否已经知悉该动机。基于违法动机的法律行为被确定以后,其效力有无效和可撤销两种情况。基于违法动机之给付,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返还规则。  相似文献   

9.
导源于罗马法的意思自治原则已成为国际私法中解决法律冲突的一项重要原则和方法。在新近的冲突法立法中,该原则已经跃出合同领域并延伸到侵权、婚姻家庭、继承等传统冲突法严禁意思自治的领域。我国民法典草案第九编第五十条也采用了意思自治原则,但相对于国外的立法显得甚为简陋。全球化经济给我国的国际私法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何从立法方面保障国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此,文章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完善我国意思自治原则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10.
意思自治原则由合同扩展到侵权、婚姻家庭等诸多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将意思自治原则置于基本原则的地位,较民法通则大幅度提升了其在冲突规范中的作用并扩展了它的适用范围。作为我国国际私法领域立法的重大突破,有关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规定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甚至具有创新性,但是个别条款仍有待完善,需要司法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1.
论侵权领域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涉外合同领域确定准据法的首要原则,但近年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有向侵权领域扩展的趋势,其原因有内、外两方面。侵权领域选择法律的做法可以促使当事人更好地解决争议。  相似文献   

12.
论民法基本原则生态化的价值理念与技术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基本原则的生态化是民法生态化的重要内容。民法基本原则应否生态化涉及民法价值理念问题之认识,而民法基本原则能否生态化涉及民法解释技术探讨问题。民法基本原则的生态化应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以及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的生态化。绿色环保原则的价值理念与基本精神可以分化到民法原有基本原则中,这样既能保持民法基本原则形式方面的稳定性,也能赋予民法基本原则内容上的生态环境保护气质。归纳起来,分散式的、适度性的生态化意义解释性拓展是民法基本原则生态化的价值理念的最佳表达,司法层面的生态化意义解释性拓展则是民法基本原则生态化的技术路径的最佳概括。  相似文献   

13.
平等与自由是民法的基本理念 ,这一理念的发展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长期以来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不发达 ,导致中国民法理念亦不发达。WTO的宗旨和基本原则与民法的理念是一致的 ,同时 ,中国加入 WTO会极大地推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因此 ,中国加入 WTO会推动中国民法理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法官裁判案件,适用法律应遵循法律适用的原则。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低位阶规定优于高位阶规定,确定性规定优于不确定性规定,便是法律适用的原则。排除法律的明确规定而适用抽象、模糊的基本原则有可能导致有法不依。《继承法》与《民法通则》基本原则的冲突应通过修改《继承法》以求得妥善而根本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民法总则》虽然规定数据受法律保护,但第一百二十七条并未明确数据的民法属性,而是以转致条款的形式留给其他法律确认。在法律概念上,“数据信息”相对于“数据”“衍生数据”“数据符号”更具优势。数据信息的基本特性主要是价值性、确定性、独立性、非公开性。从民事权利客体的外在特征确认数据信息为物权客体中物的范畴,从所有权结构论证数据信息设立绝对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数量庞大的基本原则体系在现实中所发挥作用极其有限,原因在于缺乏以诉讼权利制约审判权力的具体内容。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必须以现代司法理念重塑民诉法的基本原则,使其由空泛的宣示性条文走向精简的制约性条文。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排除那些不具有基本原则特质的原则和已经由宪法规定的原则,我国现行民诉法需要保留和改造的基本原则只有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两项。此外,还应增加直接言词这一体现程序保障要求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上意思自治原则被誉为是私法规则中最为普遍遵循的原则。在确定涉外电子合同准据法时,同样应当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依其"合意"所自由作出的法律选择理应受到诉讼法院的尊重。在无纸化的电子商务法律环境中,意思自治原则对于解决涉外合同准据法选择问题,仍然切实可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肩负实现普遍正义目的的法律必须坚持"人本"原则,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性质与表现形式的国际民商法律自然如此。尽管古典自然法就蕴含了"人本"的思想和精神,但并未将"人本"基石化;后世法学亦未将"以人为本"抽象为基本原则。随着法律趋同化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民商新秩序的重新建构,确立"人本"在国际民商法律秩序中基石地位尤为必要和重要。文章从"人本"的法律思想渊源,"人本"的基石地位及其在国际私法原则中的外化,"人本"的价值与实证分析和"人本"与法律趋同化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和求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