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滕元良 《工会论坛》2008,14(5):30-32
《劳动合同法》针对《劳动法》在适用范围、劳动合同的形式、期限、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经济补偿等方面的一系列弊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突破和改革,扩大了适用范围,明确禁止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进一步严格了劳动合同的形式,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严格界定出资培训并限制违约金的适用范围,严格规定了保密和竞业限制的范围、期限和条件,加大了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成本,进行了多方面的重大的制度创新。这都将极大地强化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的制定颁布具有重大意义。本法坚持了向职工倾斜的立法原则,既侧重的保护职工权益,又适当兼顾用人单位利益,实现了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合作双赢,有助于解决劳动领域的突出问题,实现劳动关系的法治化。本法的制定促进了国际工会的合作与交流,将保护工人合法权益纳入了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功能在于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从利益平衡中实现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架构。本文试图通过对南京企业劳动关系运行状况的分析,检视《劳动合同法》实施两年多来的实际效果,探讨在《劳动合同法》框架下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对《劳动合同法》的修改中,应对劳务派遣单位和劳务派遣用工实行严格限制;进一步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条款;吸收《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成熟合理的部分;增加有利于用人单位合理经营、健康发展的内容;并对部分条款表述作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当前,构建劳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很有现实必要性。鉴于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之间的差异,在我国未来劳动合同法中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构建中,不能将《合同法》中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相关规定照搬过来,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中的主体、适用范围、归则原则、赔偿范围及责任承担方均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是一部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草案.但是如何切实规范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仍然需要从理念到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如何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以"华为事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为事件"的本质是通过"买卖工龄"的手段,达到应对《劳动合同法》强制缔结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义务的目的。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应当深刻领会立法精神、全面把握主要制度、客观评价实践影响。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法对高校人事用工制度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合同法对高校现有的人事劳动关系格局、人事劳动关系管理模式、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确定等问题,都带来了重大影响.如何利用劳动合同法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避免劳资冲突,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将从<劳动合同法>在高校中的适用范围,对高校人事用工制度的影响,高校人事用工制度在<劳动合同法>下的对策等,几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岩 《工会论坛》2010,(1):39-40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近年来不断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但是,由于劳务派遣制度自身的不完善性,使得劳务派遣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应该出台相对细化的司法解释,提高设立劳务派遣单位的注册资本,并通过采用按照行业及工种分类的形式,界定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劳动合同法》既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也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理解并用好《劳动合同法》的本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会得到双赢。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能够有效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社会基本公平和公正的社会,其呈现的是一种和谐的利益秩序。而一种和谐的利益秩序,应该包括如下几个基本要素:公平、自由式的利益竞争秩序;理性、制度化的利益表达秩序;高效、民主式的利益综合秩序;合理、公正式的利益分配秩序。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利益秩序。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中遭遇瓶颈,立法无法突破执法所遇难题.单纯的法律手段不能解决我国目前劳动力结构性过剩的现状.而以提高劳动者技能、降低其劳动可替代性来提高用人单位解除劳资契约关系的退出成本,才是保持劳资契约关系和谐稳定的有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政治功能突出,经济维护功能缺失。《劳动合同法》在《工会法》和《集体合同规定》的基础上,明确了工会的指导权,扩大了工会的参与权,强化了工会的协商权,明晰了工会的监督权,赋予工会更加明确、具体的代表权和维护权,客观上强化了工会的集体劳动关系代理人的地位,促使工会职能发生巨大转变。要切实贯彻《劳动合同法》,充分发挥工会的重要职能作用,其改进和改善的思路就是:在公有制企业积极进行工会职能创新,在非公有制企业要不断完善工会的维权机制。具体措施主要有:工会在劳动关系的形成中要充当公益指导人,做《劳动合同法》的推广者和普及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工会要做劳动者的利益表达人和维护人,自觉履行法律规定。在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中,工会要成为用人单位的制衡人,做《劳动合同法》的支持者。在劳动合同关系的执法监督中,工会要充当劳动行政部门的协助人,做法律执行的监督者。  相似文献   

14.
刘勇 《理论前沿》2009,(4):45-46
以对临海市古城街道企业的调研为基础,总结了企业贯彻执行合同法的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新《劳动合同法》贯彻执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对几种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情形的规定,引发劳动法学界空前热议,激起了用工领域的轩然大波。作为引领社会前行的高校应在遵守该法的前提下,审慎斟酌,既要保护务工人员的权益,又要精炼后勤队伍;既要维护公平,又要提高效率,使法律规范融入实际,深入生活,拓展公平。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颁布和实施以来,劳动合同签订率明显上升,合同的平均期限有所延长。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国的一些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停产关闭企业增加,再加上《劳动合同法》在实践中面临的一些深层次困难和问题,劳动争议案件大幅攀升,作为职工权益代表者的工会组织应积极面对问题、寻找对策,在协调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对其实施状况的描述及对实施效果的评估,存在绝然相反的看法,其争论主要集中于总体评估、劳动者权益意识、企业平均人工成本、劳务派遣工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部法律都要保护其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亦是旨在保护其所要调整的社会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劳动者和资本者的合法权益,确定和保护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侧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会组织在监督该法实施中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地把握双向保护的尺度。  相似文献   

19.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无书面劳动合同或者因履行无效劳动合同而存在劳动关系,对其的认定可以通过报酬支付、工作性质以及从属关系等多种途径,对其提供法律保护则应当承认非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并对有瑕疵的劳动合同采取具体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劳动合同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