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老年残疾女性现状及其增权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对目前中国老年残疾女性的自然特征与社会经济特征进行考察,并从社会工作的增权理论提出老年残疾女性的增权途径。  相似文献   

2.
增权是社会工作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国目前有关增权理念的运用主要集中于青少年工作和老年工作,在其他服务的应用和研究都较少,本文主要在个人实践的基础上,对增权理念在社区精神康复服务中的运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作为社会工作重要的理论视角之一的增权理论,最初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巴巴拉·所罗门对美国黑人少数民族的研究。自此,经过众多社会工作者的倡导和实践,增权理论最终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中重要的参考知识体系。本文以此为背景,在介绍增权的定义和增权理论的内容之后,着重探讨增权理论产生的政治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老服务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对迈入暮年的老人而言,寄希望年老之后能够享受天伦之乐。然而,老年人属于无权弱势群体,特别是独居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更是成为明显的弱势群体。增权理论建立在无权及权力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微观、中观、宏观层面的增权,对弱势群体进行帮助。增权作为社会工作的新视角,致力于帮助老年人提升权力感、减少无权感,激发老年群体的潜能,提高他们社会参与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余祥林案件之后,法律界的学者和实务专家开始大量讨论“律师在场权、沉默权、由律师进行的调查权”等关系犯罪嫌疑人基本人权的法律制度。本文针对目前侦查讯问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建立律师在场权的设想,对律师在场权的背景、价值、障碍等内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陈斌 《法制与社会》2011,(34):249-250
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在我国的民事法律体系中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权利。有关该权利的性质及与其他优先购买权之间的关系,历来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所热议。本文试从其他的角度,探讨对这两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邵晋栋 《河北法学》2008,26(1):186-191
目前我国因过度妨害邻人采光而引发的采光权纠纷大量出现,但国内对采光权妨害相关理论和实务问题研究薄弱。认为不同内容的采光权要求不同的采光权妨害构成要件。存在持续的不法妨害行为,妨害行为造成权利人不能获得法律所保护的最低程度的采光需求是必要的条件。此外,也应考虑受害方不动产的合法性及妨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采光权受到侵害后,权利人可以采取排除采光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合理的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8.
量刑权是国家刑罚权的重要内容,如何正当行使量刑权是一个关涉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双重界面的重大课题。量刑问题在理论上纷争颇多,在实务中也未获理想的解决,与我国量刑权的程序运作模式不无关联。本文在参酌两大法系关于量刑问题的程序处置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建立量刑权的程序制约机制的关键是设立量刑答辩程序并严格贯彻判决书量刑说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邓睿  肖云 《行政与法》2014,(10):74-78
在我国,基层行政与社区自治之间面临着一定的权力分配与资源整合问题,二者之间从表面上看是两种治理理念与路径的逻辑冲突,实质上则是如何界定行政权与自治权之间可触边界的尺度问题.因此,通过对二者逻辑困境的演绎进行分析,既应正确看待基层行政与社区自治之间在理念上的间隙,理性分析“退权”呼声与“自治”主张,在此基础上合理考量行政“退权”与自治“增权”的操作尺度,以实现基层社会不同治理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推进社区治理的不断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关国家文物优先购买权的法律规定较为粗疏,这使得文物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在实务中产生了诸多疑难。文章从现有法律体系出发,先对文物优先购买权的现有规则进行全面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尝试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文物优先购买权行使制度,以期为未来法律的完善提出一些个人认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建立“律师在场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祥林案件之后,法律界的学者和实务专家开始大量讨论律师在场权、沉默权、由律师进行的调查权等关系犯罪嫌疑人基本人权的法律制度。本文针对目前侦查讯问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建立律师在场权的设想,对律师在场权的背景、价值、障碍等内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孙钧杰 《法制与经济》2009,(10):31-31,33
律师法修改后,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检察机关的实际出发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律师法修改前后律师会见权、阅卷权和调查取证权的对照,提出解决的对策,以裨益于司法实务。  相似文献   

13.
林光明 《法制与社会》2012,(26):280-281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建筑物之间的采光权纠纷已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且多以群体诉讼的方式出现,给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带来了挑战.由于法律对于采光权问题未给予足够的关注,相应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在司法实务中出现采光权无法保护、司法不统一、同案不同判等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司法实践,对采光权如何维护、采光权纠纷如何处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从而对采光权受损害的一方提供救济.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对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做了一些规定,但在实务中还存在一些不明确地方。笔者首先分析优先购买权成立条件和房屋买卖中的优先购买权特征,归纳出优先购买权的属性,为以后的分析得出依据。根据对在拍卖场合,优先购买权否定说与肯定说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应该保护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如何在实务中既能使拍卖正常进行,又能保护优先购买权人的正当权利,对此问题,笔者提出法院应当在将标的物交付拍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优先购买权人;拍卖应当以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权利人的承诺出价为拍卖底价;对于优先购买权的限制等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5.
权利的救济和获得救济的权利——救济权的法理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维 《法律科学》2008,(3):19-28
救济权是基本的法律术语,但是与人们对救济权这一名词的高度熟悉和救济权在法律中的基础性地位形成对照的是,对救济权的专门研究很少,甚至迄今为止,关于救济权的为数不多的概念界定仍然是模糊不清或带有浓重的部门法色彩的。基于救济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有必要对其依基本法理作出阐释,以明晰其确切所指和作为一种人权的基本属性,从而为救济权保护的理论模式和制度设计给出基本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推进,商号权相关纠纷逐年递增,因此,不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愈加重视从法律层面探求对我国商号权的各种救济机制。本文力求以研析商号权相关理论为出发点,探究商号权与企业名称权之真相,进而在论述我国现有的商号权法律救济机制基础上,明晰这个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对我国商号权进行法律救济的完善创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竞争法理论与实践当中,学界与实务界都认为竞争违法行为侵犯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那么,竞争违法行为究竞侵犯了经营者的什么权益,这种权益究竞是什么?公平竞争权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日益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时其幸福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科学价值。本文从生活与职业状况、居住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认可度、身心健康、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未来的预期七个维度出发,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河南籍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现状。并运用增权理论从个人、人际、政治三个层面探讨提高这一群体幸福感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吴卿 《法制与社会》2011,(24):88-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自1993年出台以来,历经1999年、2004年的修正以及2005年的修订,被认为是“脱胎换骨的变化”,但无论是旧版还是新版,该法对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均无明确的规定,也未进行明确的解释。这不仅使学界对享有优先购买权的股东如何在有效期限内行使权利持有颇多不同的观点,在实务操作过程中也引起了不少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为此,通过本文谈谈实践中的碰到的一些问题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蔡国芹 《法学论坛》2007,22(5):42-49
刑事被害人的获得社会援助权是指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后能够得到有关社会组织或成员的支援和帮助的一种法律权利.它是社会人道主义的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表现,也是减轻被害人所受犯罪损害的现实需要.被害人获得社会援助权已纳入国际刑事人权保障的范畴,发达国家和地区较早地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援助体系,为被害人实际享有获得社会援助权提供了现实保障.我国目前尚未从法律上确立刑事被害人的获得社会援助权,也缺乏援助被害人的社会工作体系,只是部分被害人获得了某些"边缘性的援助"或者司法经济救助.因此,立法上明确被害人的获得社会援助权,规范社会援助被害人的方式和内容,是被害人获得有效社会援助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