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宋博 《理论学刊》2023,(2):123-131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的地位日益攀升,其影响范围不断拓展、作用力度不断增强,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愈发紧密,尤其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全球各经济体都经历着不同程度的经济金融化。在全球经济金融化不断加剧和国际金融资本不断积累的情境下,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呈现金融化特征。然而,由于经济金融化因素自身存在不稳定性,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势必会出现利弊共存的问题。因此,从政策实践看,中国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确保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就应当从分析经济金融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入手,进一步寻求适度经济金融化下的经济增长,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朱继东 《前线》2015,(2):15-17
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全球化的影响都是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这种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全球化的层面。全球化大潮是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这就决定了全球化对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击是巨大的。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力度不断加大、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政治全球化也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焦点,更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多冲击,对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形成了巨大挑战和考验,对领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调整主因在内不在外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可以用一个很简要的词概括:高速的增长期。年均的增长率9.8%,比全球3%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要高得多。尤其是自2001年以来,中国延续了一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繁荣期。从年度的增长率来看,持续了7年,在2007年第二季度达到了顶点。  相似文献   

4.
范开琼 《世纪桥》2009,(11):58-59
在市场力量和东盟的推动下,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高,因而应根据自身实力与外部环境,充分发挥中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是维系民族感情和凝聚力的纽带,也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载体。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人们关注、论争不己的问题。尤其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传播技术迅猛发展,资讯交流日益频繁,信息共享与日俱增。文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因此,认真学习江泽民关于传统文化的有关论述,意义重大。一、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经过…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0,(17):38-3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很快,人们在肯定经济奇迹、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对文化建设、道德重塑、价值追求、人文修养方面的不适应格外担心,甚至忧心忡忡。如果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一方面却是道德失范、价值失迷、文化失衡、社会失信、人文精神失落,  相似文献   

7.
李中华 《党建》2010,(10):44-4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在文化上出现了所谓的“国学热”。这是一次具有文化启蒙性质的社会文化思潮。它的出现,既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多元化、文化多样性及文明对话的国际思潮,也反映了中国对和平发展、民族复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大贵阳”当前所面临的主要压力及对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贵阳市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 在贵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环境效益不断提高,被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冠与“森林之城”“中国避暑之都”“生态经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相似文献   

9.
试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琪 《实事求是》2001,(6):36-38
在中国经济取得高速发展和政治改革日渐深入的今天 ,中国文化也正处于关键性的选择与变革时期。伴随着中国加入 WTO,中国文化必须面对空前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如何应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 ,并以此为契机促进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 ,为 2 1世纪世界文明的进步添上厚重的一笔 ,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一、经济全球化使得文化的全球性发展成为历史必然2 0世纪以来 ,尤其是 2 0世纪的后半期 ,世界经济取得了空前迅猛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达成的有关多国经贸问题的世界关贸总协定在经历了半个世纪后 ,被涉及更多经贸…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07,(6):43-43
在西方经济理论体系内部一直存在着干预和反干预以及由此造成的各种矛盾和不调和之处,尤其是本世纪以来。十几年来,斯蒂格利茨教授在西方经济学者中一直是以“干预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而著称。斯蒂格利茨可以称得上是他这一代人中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始终一贯地支持政府干预的经济学理论,给人们尤其是中国学界以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自1994年4月在中国正式批准接入以来,它以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高度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不仅迅速成为一种新生的技术力量、经济力量,也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和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们正处在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之中。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自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困难的境地。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也造成较大冲击,我们正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确实,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在看到中国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在思考这一成功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是什么?尽管对此有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把中国模式或中国发展成功的经验放到历史坐标中,我们会清晰地判断出,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追求和挖掘力度也不断上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先后多次对"红色文化"作出阐述。这些阐述既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探究和领悟关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红色文化,理解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吉县作为地处宁夏南部山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大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对于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开辟税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姚先国 《学习月刊》2012,(15):23-25
人们常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平均高达9%以上的经济增长称之为"奇迹",国人常以此为自豪。自去年以来,中国经济逐季下滑,从年初的9.7%降到全年的9.2%,今年一季度为8.1%,二季度将进一步走低。全年经济增速下降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文化渗透也在不断扩展和延伸。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和警惕。那么,西方对华文化渗透有哪些新的路径和形式呢?  相似文献   

19.
《求实》2013,(11)
当今世界在全球化过程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当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多元性,民主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当代的民主不仅仅指政治民主,而且包括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尤其是经济民主已成为民主的重要内容。经济民主不仅是分配意义上的经济民主,更强调的是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民主,并具有实现人们的个体利益、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功能,同时,经济民主对推进中国的民主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随着经济和文化的日益全球化,地球上过去那些相对边远和冷落的少数族群的文化生活越来越获得人们更多的关注。在最近的几年中,尤其是自2000年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国西南边地的少数民族文化成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首先是政府部门的热情注目,然后是商业界和学术界的积极参与。而在这些关注的群体中,政府与经济学界往往容易达成合谋,即比较一致地赞同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利用和开发战略,以尽快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换,解决普遍的贫困问题,或直接提升当地居民的经济总量,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而另外的一些人文社会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