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狭义的家庭暴力是亲密伴侣之间存在的暴力行为。广义的家庭暴力的主体范围可以扩展到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暴力的行为内容包括身体暴力、经济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心理暴力等。由于家庭暴力本身所具有的行为隐秘性以及起诉率低等特点,使得家庭暴力的遏制存在很大的难题。同时,家庭暴力中以暴制暴现象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加强家庭暴力的预防与治理,以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美国每年发生约69.1万起亲密伴侣间的非致命暴力事件和千余起致命的暴力事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律师、法律学者和执法机构采取了大量应对措施来干预和监管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事件,不少执法机构也采用结构化风险评估方法来确定受害者未来是否有继续遭受暴力的危险。目前在美国被广泛采用的亲密伴侣暴力风险评估模型有以受害者为中心的模型和以犯罪者为中心的模型两类,前者包括致命性评估计划和家庭暴力高风险工作小组模型。对上述评估模型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的研究发现,干预措施对受害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体的结论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暴力抗议环境污染的群体事件频发。通过对十大典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在背后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从事件表面来看,环境冲突是污染企业与受害民众之间的利益冲突。从深层来看,暴力抗议环境污染的群体性事件是政府奉行GDP至上与科学发展观冲突的结果,是政府环境治理能力落后于当前严峻环境形势的结果。目前,暴力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关键在于政府。  相似文献   

4.
虐童行为的类型分析及刑法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虐童行为的复杂性,对虐童行为有必要从伤害的类型和侵害主体与被虐儿童的关系的不同视角进行类型分析。在现行刑法的规定面前,对幼师之类非家庭成员虐童但危害结果未达到轻伤害以上的行为,按寻衅滋事罪或侮辱罪定罪处罚都存在解释上难以跨越的障碍,只能按无罪处理。通过立法修改将幼师之类的情节严重的虐童行为入罪化确有必要。针对我国现行刑法对虐童行为规制存在的不足,借鉴域外立法经验,有必要单独增设虐待儿童罪。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虐童”事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岭虐童事件"打开了尘封已久的潘多拉盒子,我们在谴责施虐者的同时,更应该对经年已久的幼教积弊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思。只有从思想上切实认识虐童行为对儿童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性,彻底革除根深蒂固的社会虐童文化传统,变革幼儿教育体制——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严格教育行政监管制度,切实提高幼教素质,建立健全虐童法律体系和社会支持系统,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力参与其中,形成全方位的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体系,虐童问题才有望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家庭暴力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在我国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家庭暴力引发出的许多恶性案件已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安宁,家庭暴力已成为须得到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家庭暴力问题的现状: 家庭暴力是指对家庭成员进行伤害、折磨、摧残和压迫等人身方法的强暴行为,其手段有殴打、捆绑、凌辱人格、残害身体、限制人身自由以及性虐待,包括夫妻之间暴力与代际问暴力。从目前情况看,“虐妻”现象尤为突出,无论哪种形式,妇女都是受害最深的。 从杭州市妇联的社会调查以及来信来访接待情况看,家庭暴力主要有下面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频发的虐童事件不断冲击着社会公众的视野,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如何对虐童行为进行有效的处罚和治理.是一个亟需探讨的问题。虐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应当将其纳入刑法规制的范畴之内。但是。在现有的刑法体系之下。对于虐童行为的规制,仅仅需要扩大“虐待罪”的主体适用范围即可。并不需要单独设立一个“虐童罪”。这是因为:其一.类似于“浙江温岭幼师虐童案”的虐童行为更符合虐待罪的特征;其二。扩大虐待罪的主体适用范围,而非增设虐童罪,更有利于维护刑法的稳定性和刑法体系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浙江温岭虐童案引发了学界对虐童行为刑法规制问题的思考.儿童身心的稚嫩性、虐待行为对其伤害的潜在性以及不利影响的深远性,类似的虐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对此有必要予以刑法规制.考虑到罪名的逻辑结构,以及为体现对儿童的特别保护精神,增设虐童罪是一种更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安全、充满爱心的家庭中教育孩子有利于减少暴力,父母在这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里有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校园暴力恐怖事件严重危害师生生命安全,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运用Nvivo11.0对48起案例材料和23份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分析,得到事件特征及高校应对校园暴力恐怖事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高校共青团在应对校园暴力恐怖事件中为必要参与者及有力配合者的角色,充分运用高校共青团的各项优势,提出高校共青团强化主责主业意识,推动校园安全建设;发挥政治优势,融入安全意识教育;发挥组织优势,"平战"结合动员青年学生;发挥资源优势,优化校园暴恐事件应对网络等措施,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应对校园暴力恐怖事件,切实服务好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上级辱虐管理作为一种破坏型负面领导行为,不同程度存在于行政事业单位和工商企业等各类不同类型组织之中。本文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上级辱虐管理的相关研究进展,针对中国情境下行政管理中上级辱虐管理的具体表现及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频频曝光的幼师虐童事件暴露了我国刑法对虐童行为刑事处罚上存在的法律空白和尴尬境地。现行刑法中没有合适的罪名来规制这些虐童行为,同时局限于刑法中虐待罪主体的限制,大量的严重虐童行为无法得到刑法的惩罚。面对社会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有必要对现有刑法进行修正,适当扩大虐待罪的主体范围,发挥刑法在儿童等弱势群体保护上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师虐童犯罪的刑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虐童案件频发,对其中构成犯罪的行为是以寻衅滋事罪还是以虐待罪处罚在学界存在争议。司法实践中多认定为寻衅滋事罪,但是并不合适。从长远考虑,应当适当扩大虐待罪主体范围,将虐童情节作为该罪告诉才处理原则的例外,据此以虐待罪规制教师虐童犯罪,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教师虐童案件频发,对其中构成犯罪的行为是以寻衅滋事罪还是以虐待罪处罚在学界存在争议。司法实践中多认定为寻衅滋事罪,但是这并不合适。从长远考虑,应当适当扩大虐待罪主体范围,将虐童情节作为该罪告诉才处理原则的例外,据此以虐待罪规制教师虐童犯罪,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教师虐童案件频发,对其中构成犯罪的行为是以寻衅滋事罪还是以虐待罪处罚在学界存在争议。司法实践中多认定为寻衅滋事罪,但是这并不合适。从长远考虑,应当适当扩大虐待罪主体范围,将虐童情节作为该罪告诉才处理原则的例外,据此以虐待罪规制教师虐童犯罪,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愈演愈烈的"虐童"事件引发人们的持续关注,将此行为纳入刑事领域进行规制的呼声也十分强烈。然而我国现行刑法体系难以将诸多"虐童"行为合理评价和规制,因此,有观点提出增设"虐童"新罪以严厉惩治侵害儿童权益的行为。笔者认为,此种观点违背了刑法的谦抑性,并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对"虐童"行为规制的应然路径应在于完善现有虐待罪条款的基础上,进而对虐待罪的具体完善路径和我国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频发的幼师"虐童"事件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从施虐者主体层面就幼师虐童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幼师生培养角度提出消解幼师虐童问题的对策: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改善幼师生存处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现立德树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的示范效应;完善幼师生培养体系,提高幼师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地有关幼师"虐童"行为的报道不断地见诸报端,针对"虐童"行为法律规制的探讨亦如火如荼,但总体而言,论者们争议较大,莫衷一是。其中,有学者主张设立"虐待儿童罪"以之应对,但其是否妥当,有待进一步论证。不论怎样,鉴于"虐童"行为自身具有的危害性,即应从法律的视角探寻规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由于从事的工作不同,肩负的职责不同,不同的行业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警察是国家暴力机器的组成部分,其角色被定义为“打击犯罪的战士”;警察又是社会公共安全服务的提供者,从这个角度看,警察是“服务民众的公仆”。除此之外,警察还被赋予了其他多种角色,但是也多与其工作性质和内容联系在一起..对于西方警察角色的界定,有助于我国警务改革过程中界定警察的核心职能。  相似文献   

20.
文章是对狭义的校园暴力即在校学生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进行的研究与探索.通过对暴力文化的社会学分析及其与校园暴力关系的剖析,重点研究了暴力文化环境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出暴力文化泛滥是校园暴力愈演愈烈的内在动因,同时以"马加爵案"为例在社会文化环境层面分析了暴力文化的负面作用.最后借鉴国外一些校园暴力的预防理论,提出了我国校园暴力主、客观双向预防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