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理论导刊》2006,(1):20-22
经济增长是就业的根本途径,是就业增加的函数,就业增长率根植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现阶段,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GDP就业弹性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进行相应的对策分析,增强就业弹性,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帆 《理论参考》2009,(5):41-42
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解决就业问题,无疑要以较高的经济增长为基础,通过增长的就业创造效应来尽可能地降低失业率。所以,2009年中央政府提出GDP增长率保持在8%,其中就包含了对就业创造问题的考量。经济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传统的正规就业岗位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尤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非正规就业以其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和低成本等特点成为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体制因素、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就业观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荣 《理论参考》2009,(5):18-19
迅速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经济增速趋缓、出口下滑,对就业造成了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国务院还专门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5.
由于就业经验缺乏、就业能力不足、就业心态不成熟,青年往往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伴随我国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包括大学生就业难、高级技工短缺等青年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我国就业战略研究的重点已经出现新的转移,有关青年就业的研究成为关系到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6.
对政府促进就业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指出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应当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解决长期以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忽视就业率提高的问题 ,构建相对独立的就业政策体系 ,实施积极、主动的就业政策 ,建立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把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作为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并指出 ,各级政府应从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双增长和良性互动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扩大内需 ,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等方面着力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7.
北京就业弹性系数以2000年为界,之前不断下降,之后大幅上升;论文认为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的改革是引起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主要因素,由此,进一步提出了北京经济和社会政策的调整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徐捷 《学理论》2012,(23):200-201
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给上海经济带来一系列良好效应。基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大环境情况及当前理论研究现状,要持续世博会前、世博会中的就业创业促进作用,利用好"后世博"的多种经济机遇,为创新就业创业指导模式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为解决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难提出具体的政策路径,对于共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氛围营造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理论模型表明,就业风险是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且创新性地发现就业风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传导机制是间接的;基于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表明,自身能力、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显著影响。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风险较大,形势不客乐观。我国需要尽快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改善城镇就业环境、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风险,以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序性、平稳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当口,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吹响了"再工业化"的号角。面对中国制造业渐渐萎缩的成本优势,本文认为,目前外资制造业的回归主要是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企业,而制造业的转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虽然都对上海的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上海的经济结构及发展来说,影响更大的则是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心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霜霜  吴文平 《学理论》2009,(7):158-159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迅猛变革,就业问题,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从自身因素和社会组织因素分析出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问题成因,并加以分析,并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鑫 《民主》2013,(8):18-20
创纪录的699万高校毕业生今年夏天走向就业市场,加上往年未能成功就业的求职者,今年的就业形势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根据知名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跟踪调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企业用人规模缩减,2013届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11)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模式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教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就成为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振兴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努力构建新经济业态、建立促进创新创业的有效机制,在创新驱动的过程中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的历史时期 ,就业问题日益严重。过去单一的依靠国有、集体单位等传统正规部门吸纳劳动力的就业模式显然不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重大、低技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基本国情。因此 ,非正规部门就业必将成为我国解决低素质劳动力就业的最主要的渠道。非正规部门就业不仅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而且能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针对我国目前非正规部门就业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转变政府职能、推动非正规部门发展、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促进非正规部门就业 ,实现就业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的就业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得就业形势发生逆转,在去年底导致大批农民工失去就业岗位提前返乡。(一)农民工提前返乡数量估计  相似文献   

16.
李小芳 《理论探索》2006,7(2):71-7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农村分离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邓小平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扶持小城镇和乡镇企业、节制农村人口以及调动农民积极性等一系列探索,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农民就业思想。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逐渐增大,造成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缓解就业压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也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面对危机,工会应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完善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深入推进就业援助服务,以缓解金融危机对职工就业产生的冲击,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13)
高校贫困生根据贫困程度,一般分为一般困难、困难、特殊困难三种类型,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支付教育和生活费用。受家庭经济因素和就业严峻形势的影响,他们是就业中的弱势群体,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助困的工作,它的理论和方法在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个案工作法、小组工作、效果评估等。同时,社会角色观念作为社会工作理论之一,能很好地连接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要素,整合这些资源是促进贫困生就业的良好渠道。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纪录新高等不利形势,客观上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者必须在准确把握就业形势科学决策、大力开发毕业生就业市场、打造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才能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20.
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严重影响,世界经济恢复缓慢,全球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中国经济增长也出现下行,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呈现就业规模庞大、失业率高、就业结构性问题突出、就业风险高、就业市场城乡二元结构渐趋分解等特征,要应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问题,需从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升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强职业培训、完善失业动态监测及就业信息传递机制建设以及加强就业保障力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