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薛永应 《当代贵州》2006,(22):18-19
“欠发达、欠开发”,是贵州省委新一届领导对贵州省情的最新概括。从经济学角度理解,这是对贵州经济水平和发展方向的概括,是一个符合实际、有战略眼光的概括和指示。“欠发达”是毋庸讳言的事实,“欠开发”也未必全是坏事。因为“欠发达、欠开发”,贵州才保留了她的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2.
周感华 《当代贵州》2007,(19):22-24
“欠发达、欠开发”判断告诉我们。贵州到目前为止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这固然意味着贵州的落后和所面临的困难。但更意味着开发贵州的巨大潜力。“欠发达、欠开发”判断还告诉我们,欠发达的贵州在今后的开发和开放中不仅具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有条件做到扬长避短,这意味着贵州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3.
“欠发达、欠开发”是贵州的省情,也是贵州的机遇。贵州文化旅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堪为例证。2006年,贵州旅游以引来4747万游客,实现旅游收入387亿元,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比2005年分别增长51.83%和54.12%的成绩,交出了一张抢抓机遇谋发展的好答卷。  相似文献   

4.
“欠发达、欠开发”是贵州的省情,也是贵州的机遇。贵州文化旅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堪为例证。2006年,贵州旅游以引来4747万游客,实现旅游收入387亿元,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比2005年分别增长51.83%和54.12%的成绩,交出了一张抢抓机遇谋发展的好答卷。  相似文献   

5.
张定龙 《当代贵州》2006,(22):17-18
贵州经济近几年发展得比较快,成绩也很显著。看着贵州一年比一年好,我们这些在北京的贵州人感到很高兴,很荣耀。从贵州的客观条件和经济基础以及面临的一些环境来考虑,取得这些成绩、发生这些变化是来之不易的。贵州的资源是相当丰富的,这些年虽然进行了一些开发,但程度还是不够。贵州产业结构的层次分布还是不合理,一些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还没有充分地发展起来。在很多方面、很多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石宗源书记“欠开发、欠发达”的判断,无疑是符合实际的,是非常准确的。但不能因为“欠发达、欠开发”就感到悲观,对未来的发展而言这…  相似文献   

6.
陈恩达 《当代贵州》2007,(23):60-61
从现实和长远看,人口问题既是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状况的一大主要症结,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又是改变贵州“两欠”省情的重要途径,是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贵州”和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基础因素。因此,石宗源书记一再告诫全省广大干部:“人口问题在贵州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在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贵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要求和具体任务。面对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和党中央要求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目标,全省宣传文化战线只有更加突出地把文化建设作为全省经济社会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环节来抓,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欠开发"判断告诉我们,贵州到目前为止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这固然意味着贵州的落后和所面临的困难,但更意味着开发贵州的巨大潜力。"欠发达、欠开发"判断还告诉我们,欠发达的贵州在今后的开发和开放中不仅具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有条件做到扬长避短,这意味着贵州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9.
石宗源同志任贵州省委书记后,经过周密科学的调研,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做出了"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判断,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而言,振兴贵州经济最真实有效的行动就是"贵州大开发".拿什么来支撑贵州大开发呢?很明显,是大投资和大开放.大投资和大开放,是贵州大开发的两个"命门".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08,(7):20-20
虽然贵州欠发达、欠开发,但也使我们的原生态文化得以很好地保留下来,在开发中就是一笔资源、一种财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对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是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部分。近几年贵州省颁布实施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把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贵州原生态文化资源丰富,如何保护和发掘,如何与经济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仍然是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1.
魏兰 《当代贵州》2009,(11):9-12
贵州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省的文化资源大多处于欠开发状态。没有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以至于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贵州不缺好材料,但缺少善于雕琢材料的好工匠。”  相似文献   

12.
对于“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来说,科学地把握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城市化,是解决我省“三农”问题、提高全省经济整体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07,(8):17-19
贵州是欠开发、欠发达的资源省,贵州的优势,一方面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是因为欠开发而保留下来的天然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同时,贵州又是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只有发展才能改变贵州的落后面貌。在发展中,我们要一手抓开发、一手抓保护。工业方面要发展循环经济,农业方面要发展生态农业,同时要做到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资源,在发展中减少贫困,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开发中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从而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4.
王成仁 《当代贵州》2007,(15):34-34
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石宗源书记提出了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奋斗目标的总体构想。对于“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这一战略构想能否实现。人口问题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一、贵州近代工业的产生和早期工人阶级状况历史上,贵州属于欠发达和欠开发地区,素来被称为“蛮荒之地”,明朝洪武年间才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并且长期实行“以夷制夷”的土司统治,因此工业化的进程非常迟缓。以1886年开办青溪铁厂为标志,贵州近代工业才正式诞生。当时该厂有工人约5000人,是贵州最早的产业工人。经过清末民初近50年的发展,到1935年,贵州拥有煤炭、冶金、食品、轻工、  相似文献   

16.
省十次党代会关于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新判断,蕴含着原因结果、共性个性、优势劣势等辩证关系。深入理解这些辩证关系,有助于把握贵州欠发达的特殊本质和主要原因,有助于增强应对压力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有助于改变贵州欠发达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贵州开发利用特色资源面临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作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安排。贵州有着丰富的特色资源,但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一直处于欠开发状态。今天必须抢抓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力发扬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精神,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科学、  相似文献   

18.
杨柏 《当代贵州》2007,(5):54-54
印度在传统低效的经济模式上,借网络“基础设施”的平台,搭乘信息高速公路的“直通车”,参与发达国家的新经济,成为“世界的办公室”,分享知识经济的“边际增长”。对“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来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贵州欠发达、欠开发。欠发达,意味内力不足,借助外力推动非常必要;欠开发,意味发展潜力之大,把握发展机遇尤为重要。借助外力推动和把握发展机遇是贵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两大着力点。两大着力点的落实,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软环境作保证。  相似文献   

20.
调查显示:95%的人觉得用“欠发达、欠开发”来概括贵州的省情,符合实际。88%的人对贵州的发展持有信心。83%的人觉得虽然“两欠”的现状不令人满意,但是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73%的人认为这种状况更增强了贵州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71%的人认为这种状况只是暂时的,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