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右翼势力1月23日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演出了一幕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反华闹剧。他们举办所谓的“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彻底验证集会”,企图彻底否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恶历史,并且反诬受害的中国人民制造了人类20世纪最大的谎言。这是日本右翼势力又一次跳出来兴风作浪,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向历史事实、人类良知和世界和平挑战,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谎言制造者正是日本右翼势力自己 究竟是谁制造了“20世纪最大的谎言”?请看看日本右翼势力围绕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胡言乱…  相似文献   

2.
在侦查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谎言不可避免地存在。心理测试作为甄别谎言的专门技术,适时适度地用于辅助审查犯罪嫌疑人,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尤其对于那些前期工作中缺乏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证据的案件,甚至还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心理测试技术介入侦查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不仅靠其原理的科学性、仪器的先进性以及测试人员的权威性,还需要侦查与测试工作有机衔接、默契配合。  相似文献   

3.
今年1月23日 ,日本的一伙右翼分子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上演了一场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反华闹剧。他们打着“彻底验证南京大屠杀”的旗号 ,公然把南京大屠杀说成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彻底地暴露了他们篡改历史事实 ,美化侵略暴行 ,破坏中日友好的险恶用心。铁的历史事实表明 ,制造“世纪谎言”的不是别人 ,恰恰是这一伙居心叵测的反历史、反和平的右翼分子。“大阪事件”说明了什么日本右翼分子挑起“大阪事件”决非是孤立的事件 ,而是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原因。首先 ,这次事件是近年来在日本政治趋于保守化、右倾化的背景…  相似文献   

4.
善于规避风险,敢于承担风险,是成熟的全球公民所应具有的意识和心态据最新消息,中石油公司在苏丹被绑架的9名工作人员中,4人遇害,3人获救,2人仍失踪。中国政府处理善后事宜工作组已经前往苏丹。近年来,中国公民在海外遇险、遇难事件时有发生,公民在海外的安全问题备  相似文献   

5.
吴艳 《学理论》2011,(11):218-219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探究谎言产生及说谎者心理空间的动态变化过程,重点分析成语和电影《假结婚》中的谎言产生机制。谎言的整合过程分四步进行:事实间矛盾的意识建构;建构替代品;形成新的概念和结果;说谎者进行认知运作。旨在为谎言的产生机制提供认知机制和认知动力,并为探究说谎者在说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认知活动提供一个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6.
金钟 《各界》2011,(6):70-71
翻阅中国历史,发现历史上的中国人信奉“胜利哲学”,秦汉以后的中国历史其实是一部胜利者编导的谎言。 中国人对“胜利”的热情远远大于“正义”。但胜利者未必就是正义者。这方面最生动的例子是项羽和刘邦。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律传统是否有法治之因素,法治如何生成,是进行法律移植,还是利用本土资源或寻找第三条道路。本文认为,处于后发的中国法治进程,不能简单地移植西方现代的先进、成熟的法治,而是要立足于本土,构筑中国特色的现代法治的深层的、内在的根基。中国法治的生成在于法学理论、法律制度及其与人的结合和法的价值观的转变等层面的演进。  相似文献   

8.
郭韶艳 《学理论》2012,(32):57-58
康德对"不许说谎"这一完全义务给出了一个苛刻的绝对的理性论证,说谎不仅违反了人是目的的原则,有悖于诚信规范,而且从长远角度看对受骗者和行骗者双方都无益。但事实上我们无法杜绝谎言,有时会不得已地说谎,并且这种"谎言"是被允许和谅解的。当然这种谎言永远是一种"万不得已",我们须尽力减少它,并不假思索地坚持诚信的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9.
一个中国农民与扬子鳄吴晓波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扬子鳄”──这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级”被保护动物。也有不少人知道,在安徽宣城有一个“中国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然而,却很少人知道,就在与宣城处于同一纬度,相距100公里的一个浙江小村庄,还有着一个由...  相似文献   

10.
"抗争政治"是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解释概念。现有研究大多基于公民及公民社会立场,较少关注抗争事件中另一个重要行动者——地方政府的行为及其内在策略。少数探讨抗争事件中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则主要关注地方政府某些特定的行为模式,注重对微观过程的分析与解释,而较少涉及具体有效的行为策略。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在应对社会抗争事件时主要运用了"摆平"的行为策略,即地方政府较为被动、消极地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根据对特定社会抗争事件是否超出管辖范围的可能性估计,选择性进行应对;在应对社会抗争事件时,运用拖延、收买、欺瞒、要挟、限制自由等方式,尽量实现属地社会表面上的暂时性稳定。这是因为,受到"上下分治"以及"经济发展主义"和"有限任期"、"一票否决"等体制机制的共同影响,地方政府运用制度框架内的方式应对社会抗争的动力较小,甚至无法使用。同时,刚性压制的方式受到了中央的严格控制,并且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社会抗争。"  相似文献   

11.
杨明 《瞭望》2008,(30)
即使知道小偷抓不尽,但警察也必须有20年前,兴奋剂对于多数中国老百姓而言,还是个陌生的词。随着中国参加国际大赛的增多,这一词汇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这届奥运会是否能举办成功,其中一个衡量标准就是是否能避免兴奋剂丑闻。据悉,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查数量将是奥运会有史以来之最,检查数量将达4500例,比雅典奥运会的数量增加20%。大家都知道,药是治病的,不是害人的,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医生开出的普通药物,弄不好就包含有违禁药品成分。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经过40多年摸索,列  相似文献   

12.
彭涛 《瞭望》2005,(51)
人们在经济研讨辩论中,体会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复杂与成熟。 中国经济是否在滑向通缩? 从2003年下半年以来,有关宏 观经济的冷热之争就没有停止过。 如果说此前争论的主要焦点集中在 经济是否过热上,那么进入2005 年,中国经济是否正在走冷则成为 新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心轩 《民主》2009,(8):15-16
乌鲁木齐市“7·5”事件,是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疯狂而血腥的一幕幕彻底戳穿了热比娅之流所谓自由、民主、人权、非暴力的谎言,剥去了其所有精心伪装的画皮。血淋淋的事实也再次证明,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三股势力”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  相似文献   

14.
与其他使用测谎技术的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中国不仅对测谎仪器的技术性问题的研究起步晚,理论研究薄弱,对规范其使用的法律制度基本上也处于空白状态。加之对测谎技术知识的匮乏和宣传上的一些误导,人们对测谎技术理解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如测谎技术是测试人说的话是真是假、良好心理素质的人能逃过测谎、测谎结论是没用的、测谎技术是万能的、测谎技术就是仪器测试、测谎结论是仅从测试图谱得出的等,这些认识误区制约着测谎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本文就常见的测谎技术认识误区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关于企业文化,我们知道它的理论是美国人提出来的,但它的根却在日本。日本企业家运用中国儒家的“和为贵”等思想,形成了企业劳资真诚合作的氛围,产生了一种和衷共济、努力进取的精神。正是这种经营理念和精神,被美国人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并称之为企业文化。因此,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企业文化的渊源之一。可以这样说,只要全  相似文献   

16.
《廉政文化研究》2022,(1):48-58
公共危机事件问责是责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问责事件为例,运用回归分析与定性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导致公共危机事件问责的影响因素和关键变量。研究发现,责任类型是影响问责强度的核心变量,责任类型、问责职级和政策环境三个变量的组合是影响危机事件问责结果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从责任政治理论的观念、结构、行为三个维度,阐释了公共危机事件问责的发生逻辑。对中国应对公共危机事件背后的问责机制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化对问责实践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7.
花鼓三通出凤阳方承国都门金秋,兰佩紫,菊簪黄,是一年一度最为赏心悦目的季节了。我们落坐在中央音乐学院大礼堂,听旅美乐人周文中先生作学术讲演。周先生讲完了美国音乐历史与现状之后,插入了一个话题:“你们一定想知道.我们在美国的一些音乐场合是否唱‘中国歌曲...  相似文献   

18.
从红卫兵到一代思考者 T:许多当年曾肓目而狂热地投入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和坎坷后,又以极大的热忱投身到改革的行列中。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社会历史现象。我们需要研究,从单纯而盲目的红卫兵到成熟而理智的思考者,他们的思想经历了哪些变化?从红卫兵的狂热到投身改革的热忱,这之间又有什么逻辑联系和区别?这些人的思想变化是否代表和揭示了这一代人思想和性格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G:我认为有这样三个事件可以大致勾勒出我们这代人自文革以来的思想轨迹:“八·一八”、天安门事件和改革。“八一八”是我们这代人置信不疑地卷入文化革命的象征;天安门事件是我们这代人殊途同归普遍觉醒的标志;而改革则是我们在共同的经历和思索中的必然选择。在这二十年中,我们这些文革初期的红卫兵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19.
分两阶段调查广州地区的泰国留学生,考察他们对中国人刻板印象的内容、方向和强度,探究在华时间、汉语水平、是否华裔、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泰国留学生对中国人既有正面刻板印象,又有负面刻板印象;前者内容比后者多,强度比后者高;"好学"和"粗俗"是最深刻的正面和负面刻板印象;是否华裔与对中国人的正面刻板印象显著相关,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与正面和负面刻板印象显著相关。最后分析了刻板印象背后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智慧与道德     
天赐智慧于人,是用来创造和利他的。把智慧用在何处,怎样去运用?这里要有一个取舍和选择的前提。对一个正常人而言,道德永远先行于智慧。对一个缺乏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