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民政部门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职能作用,是需要我们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刊筛选、编辑了一组稿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探讨民政工作如何配合、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以期引起广大民政工作者更广泛的讨论和更深入的思考,共同推进民政工作的新发展、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论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理念对经济法发展的指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持续发展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核心思想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永续不断。其经济哲学的战略思想,尤其是其公平理念,恰恰能使经济法调整社会、环境与经济的发展达到融合与统一,使经济法治能够更加理性地运作。故把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理念引入经济法的研究视野,显得必要且重要。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是规范国家经济调节之法、分配之法,具有保障国家调节的再分配功能,能够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利于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应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的经济法律制度,逐步完善收入分配的调控监管法律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充分发挥经济法的功能,助力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城乡统筹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和新实践。本文站在城乡统筹的角度,研究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为实现社会公平,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需要纳入国家目标和国家规划,需要中央财政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为兼顾效率,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应在具备人口规模、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络、需求集合等社会基础条件的村庄先行建设。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06,(11):35-36
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中,锦江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培养创新型农民为主要任务;着眼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薛愿兵 《前进》2007,(8):46-47
在全面把握、准确理解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二十字"方针的基础上,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经济强县、农业富县、文化大县、城建名县的"四县"目标,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把循序渐进和统筹城乡作为重要前提,把提高农民素质和加强领导作为重要保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特色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努力在产业发展上形成新格局,在农民生活上实现新提高,在乡风民俗上倡导新风尚,在乡村面貌上呈现新变化,在乡村治理上健全新机制,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理念以实现秩序、正义、效率等价值为目标,通过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加以确立。具体而言,经济法理念包括社会本位、适度干预、实质正义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文化方面来讲,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好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把农村文化建设好、发展好。  相似文献   

9.
邓云峰 《湖湘论坛》2006,19(6):18-20
新农村应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城市化应是包涵着农村发展的城市化。以城乡统筹的思路科学定位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城乡互动、城乡交融、城乡一体的现代化道路,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养老的域外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制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顺岐  张波 《求索》2013,(5):238-240
一般认为一个地区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该地区就是老龄化地区。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32%,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92%。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国家的行列。随着经济成长和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我国也成为进入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老龄人口绝大数在农村地区.所以。农村养老问题必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而又重大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工业化国家农村养老立法的引鉴和分析,希冀为我国新农保政策提供有益借鉴.并为我国农村养老制度制定献力。  相似文献   

11.
农民权益保护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经济法视角下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权益保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土地归属,规划土地市场,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明确经济补偿依据,提高经济补偿标准;以"市场均衡"为目的,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国家经济干预,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开通利益表达维护渠道,构建司法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2.
万玲 《岭南学刊》2011,(3):38-42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广州市农村地区公共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出来。从协作型治理视角出发,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与农民、农村社区之间多元互动的供给机制是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映 《求索》2006,(10):75-77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剖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供需结构失衡、城乡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10月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今天,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湖州模式"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是党和国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进步,增加农民收入而提出的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和要求,对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农村而言,由于资源秉赋、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模式和道路选择上,必然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6.
左信  刘永生 《人民论坛》2014,(10):152-154
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农村城市化趋势明显,城市社区文化大量传播到农村并得到快速发展。但这种嵌入式文化因缺乏本质上的一体性而不能完全融入农民的生活。文章剖析城乡统筹的现实环境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真实内涵,并通过梳理历史上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就来审视问题,提出解决当前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康春明 《山西政报》2008,(19):30-30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目前的起步阶段,应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在实践中涉及到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农村信息市场的经济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息市场是随着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起来的生活消费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农村信息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市场调节失灵,信息资源配置不当等问题。经济法对于农村信息市场中各个主体活动的法律规制,为农村信息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湖北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大省。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工作,对发展农村经济、保持农村稳定,对统筹城乡、工农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产品责任法自诞生伊始便处处充斥着经济法的理念,而此后的每一次演进,均是经济法理念支配下的产物。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产品责任法的经济理念进行了分析:产品责任法是权利与效益相平衡的产物;产品范围的确定体现了国家的意志;产品质量标准的确定是国家干预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