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正确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矛盾的理论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总趋势的思想武器 ,我们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新变化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问世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但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强大的生命力。《资本论》不仅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理论基础,而且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南。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资本论》中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李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系统工程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也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成败与否的根本性问题。这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是内在的...  相似文献   

4.
刘武根 《理论探讨》2004,2(2):17-18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件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全面地、系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思想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据此,我们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相当一部分同志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认识不清,特别是对当前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效益低下、负担沉重、经营困难感到迷茫和忧虑。要坚定广大干部职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必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遇到的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如何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切实推向前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把握好的。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7.
从1956年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可以大致分为三个22年.正确认识这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在民族问题上进行拨乱反正,不断认真地落实民族政策,使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判恢复和进一步发展。但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理顺民族关系,依然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是我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及诸多具体矛盾,并提出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和途径。正确认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矛盾理论,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矛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我们过去没有完全搞清楚的论断,既不是说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说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性或基本特征没有搞清楚,而是说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性或基本特征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现形式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这个论断还阐明了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性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打破了原来统一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正在探索和创造适合自己特点的经济体制。研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多样化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性质,对于我们加深理解《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确认识我国正在深入开展的经济改革;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又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和创新重新审视,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利于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宋淑瑾 《学理论》2013,(6):274-275
回顾和思考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们不断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特别对当代青年学生——成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进程中的一代青年人来说,引导他们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并能客观理性地对待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肩负起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在人民共和国光辉而曲折的三十多年历程中,有许多历史经验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总结。其中之一,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群众同领导者的矛盾。它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个人民内部矛盾,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于团结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石仲泉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块理论基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解决了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基本国情问题,社会主义发展到了...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关系寇炜材①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的统一关系,对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正确认识和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顺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中心”离不开“两个基本点”,离开了“两个基本点”,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就不可能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实际,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矛盾,对于正确地认识我国国情,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不能把我们的认识停留在这一点上,必须进一步回答它是怎样的一个社会主义社会。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4)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进程方向。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将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进一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辩证看待马克思发展理论对于中国发展现状的指导意义及影响,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将马克思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以期更好地发挥马克思发展理论对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