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的重大事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近年来,青浦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根据本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讨论有关重大事项,作出相应决议、决定,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总体上看,各级地方人大常委会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方面尚比较薄弱,批准性决议多而自主性决议少,即便是已做出的自主性决议实施效果也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3.
(一 )  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最重要的权力 ,特别是对于没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决定权居于各项职权的主导地位 ,是体现地方人大常委会权力行为的重要标志。从各地人大常委会的探索和实践看 ,在重大事项的界定上 ,作出的规定大体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由人大常委会讨论并相应作出决定、决议的事项。主要有 11项 :(1)贯彻实施宪法、法律、法规以及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所采取的重大措施 ;(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的修订方案 ;(3)本级财政年度预算的部分变更 ;(4)推…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某县人大常委会讨论本届五年来的工作报告。当报告中写到人大常委会先后作出26个决议、决定时,几位常委会负责人不约而同地问:“哪有这么多决议、决定?”工作人员连忙列出清单,一一说明。常委会组成人员“不知道”人大作出的决议、决定,听后“大吃一惊”,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出的决议、决定受到冷落。决议、决定受到了冷落,首先,与作决议、决定的“指导思想”错位有关。众所周知,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的决定权,时本  相似文献   

5.
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常委会上发言,是依法行使职权的一种形式,也是参政、议政的一种必要的手段。所以,每次举行常委会,都要根据本行政区域一个时期内某一重大事项或重要工作,进行讨论、审议,或作出决议、决定。众所周知,每次举行常委会会议,当对某一重大事项或重要工作不必做出决议、决定,但又要进行讨论、审议,并且需要政府和"两院"及其所属有关职能部门了解讨论、审议情况时,通常的做法是根据所讨论和审议的议题,邀请"一府  相似文献   

6.
一、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决议的范围和种类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讨论通过的事项要以一定方式公布。常见的文告形式有决定、决议和公告。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在修改地方性法规时往往采用“决定”的形式。如: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广东省城镇房...  相似文献   

7.
<正>2006年8月27日通过的监督法,将"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列为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查、撤销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不适当的决议决定。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人事任免、代表罢免、审议工作报告、批准预算决算的决议决定,应否作为规范性文件向上一级人大常委会报备的问题,一直有不同看法和做法。本文试图结合江西省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实务,就相关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林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抓大事、谋大事,围绕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等,作出了《关于〈批准神农架林区“十五”计划纲要〉的决议》、《关于批准〈神农架林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的决议》等有关决议、决定17项,其中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14项,涉及法制建设的有3项。所作出的决议、决定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始终是常委会关注的重点。近几年来,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9.
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权中有一个选举权或者任命权,而任命权,具体地讲还包括任命、决定任命和批准任命这三个概念。为了及时准确地做好有关依法选举或者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各项具体工作,保证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选举或者任命事项顺利进行,搞清楚地方人大工作中的选举与任命、决定任命和批准任命的区别是十分必要的。一、主体不同。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选举这一法律行为的主体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命、决定任命和批准任命这一法律行为的主体则是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选举产生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所以,选举是依照法律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进行;任命、决定任命和批准任命是依照法律规定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进行。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的职责,对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努力,讨论、决定了一些重大事项。然而,从总体上看,这还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多数地方人大常委会存在对重大事项决定权行使不充分的现象。一是作出有实质性、强制性的重大事项决议、决定数量不多。据有关报刊报道:某省过去10年中,共作出决议、决定141件,而有实质性、强制性的重大事项决议、决定只有5件,占4%。某市(县级)人大常委会过去5年中共作出决议、决定68件,其中有实质性、强制性的重大事项决议、决定只有3件,占4%。二是作…  相似文献   

11.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是宪法、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决定权的正确行使,对于把党的意图变为国家的意志,体现同级党委对地方国家事务的领导,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既是履行自己的法律职责,同时又是本行政区域内各族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如何依法有效地行使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决定权,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际的问题。为此,多年来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对如何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守权讲行的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马顺利 《人大建设》2002,(12):35-35
最近,在一次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讨论拟通过的决议草案时,与会人员对决议中该用“批准”、“同意”、“原则同意”哪个词,发生了争议。此事引起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不得违法为政府举债融资作出承诺或者担保等决议.”6月23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关于2016年中央决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提出了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边界.  相似文献   

14.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最能体现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根本特性的职权。实际工作中,没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归纳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类:一是审查批准决算、调整预算;二是有关人代会议案的决议、决定;三是决定任命代市  相似文献   

15.
《新疆人大》2014,(9):38-39
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有关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查、撤销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不适当的决议、决定。据此,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被依法纳入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范畴。一些地方明确要求,下一级人大每年在人代会上通过各项工作报告决议,一律须上报备案。对此,存在不同意见。有人认为,人代会通过工作报告决议,大同小异,无需备案审查;有人则认为,人代会报告决议既然是人大决议,就应当依法上报备案。  相似文献   

16.
在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以加强本地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区的进程,促进经济社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河西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了《河西区人大常委会关于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暂行规定》,界定了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的范围,明确了遵循的原则以及运作程序,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时,还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即程序性问题决定多,实质性问题决定少;被动决定多,主动决定少;讲高票通过的多,真正审查决定的少;做出决议、决定的多,事后跟踪督查的少。提高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质量,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界定范围,不模糊。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了人大及其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但什么是重大事项,哪些属于重大事项,并没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事项应及时完整会之于众的法律现定。因此,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事项,有关新闻传媒往往以防止"文山会海"为由,或不予理睬,或断章取义,或以其他形式的报道代替。例如,最近,某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政府关于科教兴市战略规划的议案后,通过了相应决议。这个决议仅有900多字,但该市日报编辑部当作一般党政文件处理。拒不刊登。时过半个多月后,有关编辑认为决议内容很好,有重要指导作用,才作了摘编,予以消息报道,但报道中只字不提"决议"二字。又如,该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市物价上涨幅度连续几个月超过10%并名列全省第一、第二位的严峻形势和市民的强烈反映,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物价控制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通过的审议意见仅有千字,也被该市日报编辑部搁置一边,而以通讯员撰写的消息作了替代。这样做,严宜影响了人大常委会通过事项的严肃性、时效性,对于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性也走一个伤害。  相似文献   

19.
肖兵 《人大研究》2002,(5):39-40
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不适当的决议”,“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不适当的决议”,“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也就是说,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级人民政府具有否决权,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人大常委会具有否决权,人大常委会对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否决权。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5月27至29日,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次会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艾力更·依明巴海主持会议。会议通过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阿拉山口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的决定、关于重新确定阿拉尔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决定;批准了2013年自治区本级预算调整方案,批准了《乌鲁木齐市城市热力管理条例》《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通过了关于接受靳诺辞去自治区副主席职务的决定,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