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的违法犯罪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具有组织的稳定性,经济的敛财性,行为的暴力性,非法的控制性等特征。一个犯罪组织,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四个特征,才能界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  相似文献   

2.
刑法典第294条对黑社会性质组织规定并不完整,于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2年4月28日通过了相关的立法解释。立法解释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界定可以概括为组织性特征、经济实力特征、行为手段特征和非法控制性特征,其中非法控制性特征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一般的犯罪集团最显著的特征。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时准确地把握立法解释,四个特征需要同时具备,既不可随意降低标准,也不可刻意拔高标准。  相似文献   

3.
刑法没有对黑社会性质组织作界定,司法缺乏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实质标准,导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认定的疑难。为此,应将非法控制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核心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其他三个特征围绕着非法控制特征证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对内采用非法手段控制成员形成稳定的组织结构,对外针对不特定的人或多数的人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非法控制一定的区域或行业获取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4.
黑社会性质组织依靠严密的组织结构和诡秘的组织行为,正缓慢地对常态社会一定区域或行业展开非法控制。而以黑社会性质犯罪原因为基石的传统防控体系,由于设计视角选择的非针对性,在实践中极易导致反黑成效的不理想性。因此,应该对现行反黑防控体系进行反思和修正,并建立以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性和非法社会控制性两大特征为视角的新型防控体系,以便快捷、高效地指导反黑实践。  相似文献   

5.
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黑社会组织犯罪在中国刑法中的确定罪名。罪名的政治属性应当服从法律属性。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与黑社会组织罪具有同质性。犯罪的社会控制性是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成立黑社会性质组织,应当同时具备组织结构特征、经济实力特征、暴力行为特征、非法控制特征等四个特征。科学地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内涵,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其他相关犯罪组织(如,黑社会组织、犯罪集团、恶势力、恐怖活动组织等)之间的界限,按照犯罪构成的要求,在司法实践中,才能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对此罪与彼罪以及定罪与处罚等问题作出正确地裁量。  相似文献   

7.
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司法认定,要从构成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本质特征、组织特征、经济特征和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控制特征即本质特征时,应注意把握对行业、区域、控制程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一种有组织犯罪集团,是犯罪集团中的一种高级形态,其组织性比普通犯罪集团更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是非法控制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犯罪与成员个人犯罪的区分标准是是否为组织利益实施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积极参加者应仅限于骨干成员。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同样应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法应从多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判断失灵及对其犯罪实体的错误认识,导致目前司法实践中立法目标与实际效果的失谐。社会化的组织运行模式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根本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立与这一组织所造成固定的非法控制危害共同构成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实质条件。  相似文献   

10.
依靠主体社会的资源和营养生存、发展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凭借其内部非正式群体力量对主体社会进行局部区域和行业的非法控制,极大地威胁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必须要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载体--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合理界定.探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称谓、厘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概念和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对防控和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吉林省黑社会性质组织多为中等规模,成员以无业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和进城农民为主,"村霸"型、"垄断特定行业"型、"商黑一体化"型、"经营地下行业"型、"官黑一体化"型和"恶霸"型组织是其主要类型,黑恶势力向经济领域、农村基层政权或政治领域渗透的趋势日益突出,已影响到基层政权的稳定。其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滞后和社会管理不到位,所以应根据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暴力性特征弱化而经济特征和非法控制特征强化的发展趋势,对刑法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标准作适当调整;同时,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行为、领导行为、积极参加及其他参加行为作出明确的界定,以有效规制其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2.
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危害性最为严重的犯罪形式之一。基于我国仍将处于特殊的社会转型期,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所依赖的客观环境依然存在,而我国有关这方面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为有效预防和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应尽快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从而有力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杨学荣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是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特大案件,该涉黑集团的组织结构、经济基础、作案手段等极具典型性,对该案的侦查在指挥督导、侦查谋略等方面获得了重要经验,但侦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应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14.
目前 ,在中国大陆具备高级形态的完整黑社会组织尚不是多数。尽管大多数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较固定 ,组织较严密 ,在一个地区拉帮结派、欺行霸市、胡作非为 ,以暴力聚敛财富 ,且注重将触角伸向党政、司法机关 ,不惜以金钱、美色收买腐蚀国家干部 ,营造“保护伞”。但与境外黑社会组织相比较 ,尚属于初级形态的黑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5.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有组织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历史因素、外来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市场因素、政治因素、法制因素等。通过分析黑社会性质犯罪产生的成因,以期为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入世后的涉外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我国入世后的涉外犯罪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涉外犯罪进行界定,在刑法学意义上应着眼于犯罪主体和犯罪地两个方面。涉外犯罪主要集中在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毒品犯罪、走私犯罪、黑社会犯罪(含黑社会性质犯罪)、洗钱犯罪。涉外犯罪将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刑法理论、刑事政策、刑事立法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