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担任红四军前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特委书记等重要领导职务;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担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等党政军重要领导职务。在井冈山、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领导开展了反"进剿"、反"会剿"、反"围剿"战争和苏区各项建设,进行了发动群众、武装群众、  相似文献   

2.
1932年10月上旬,在宁都小源召开的苏区中央局会议,全盘否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政治战略思想,错误地撤销了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给中央革命根根地的发展带  相似文献   

3.
宁都会议     
《党史天地》2007,(8):42-43
项英执行临时中央左倾路线,撤销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政委 毛泽东坚持正确意见,并提出:“我留在前方不再合适” 乐安、宜黄大捷后,按苏区中央局的训令,应西去取吉安,这才符合临时中央精神,但毛泽东却是向东出发,去攻南城。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对中央苏区的历史贡献罗惠兰中央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最大的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的中心区域,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书记的周恩来对之予以高度的重视和极大的支持。尤其是1931年底亲赴中央苏区就任苏区中央局书记、红一方面军总政委...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1893—1976),湘潭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简称“一师”)学生,新民学会发起人和实际负责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主要成员,党的一大代表。历任中共湘区委书记,中央农委书记,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央政治局主席。从七届一中全会起直  相似文献   

6.
1930年苏区中央局成立时,政治局决议周恩来为书记。由于当时周恩来在上海实际领导中共中央的工作不可能分身,苏区中央局书记一职先后由项英和毛泽东代理。1931年,顾顺章叛变后,周恩来转移到江西苏区,书记一职自然回到他的肩上。  相似文献   

7.
晓农 《党史文苑》2004,(5):8-11
项英曾经在党内有着非凡的地位——历任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理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副主席、中共东南局书记、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等要职。20年来,项英为革命殚精竭虑,可谓功不可没。然而,在他43岁被叛徒杀害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他的政治评价持保留态度。党的“七大”期间,在通过《关于死难烈士追悼大会的决议》时,毛泽东对项英说了一段这样的话: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咸酸甜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作《兴国调查》1930年10月下旬的一天,时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和总前委书记的毛泽东,从江西新余县罗坊镇街上的木行店驻地出来,前往相距不远的陈家闹。途经彭家洲时,看到兴国县的农民集体报名参加红军,毛泽东满意地笑了。  相似文献   

9.
刘峰 《湘潮》2011,(3):49-49
1932年10月3日至8日间.苏区中央局全体会议在宁都小源召开.吏称宁都会议。会议解除了毛泽东军事指挥权。10月12日,又决定毛泽东回后方主持临时中央政府工作,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由周思来代理。  相似文献   

10.
正滕代远作为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兼红三军团政委,参与指挥了1930年12月至1933年3月期间中央苏区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一、二、三、四次"围剿"战役。前三次作战是在朱德、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完成的,从第四次反"围剿"开始,滕代远是在朱德、周恩来直接领导下指挥部队作战的。一1933年1月下旬,中共中央由上海迁至瑞金,博古(秦邦宪)以临时中央负责人身份兼管苏区中央局的工作。他对前方反"围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三○年八月下旬,刚刚组建的红一方面军奉中央命令向湖南省会长沙发动第二次进攻,久攻未克,于九月十二日撤围。十三日毛泽东率总前委进驻株洲。为了总结红军两打长沙的经验教训,部署以后的作战方向和行动方针,当天下午,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株洲协丰长绸布店楼上召开了总前委扩大会议,史称“株洲会议”。会议由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兼总前委书记  相似文献   

12.
1931年4月上旬,中共苏区中央局、中革军委和红一方面军总部从黄陂观音排转战来到青塘。青塘因四面环山,中洼如塘,蔚蓝青秀而得名。毛泽东和苏区中央局、红一方面军总部等红军首长一来到青塘.在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何记生的安排下住进了河背新屋里的老何家。老何家一幢9间的客家民房呈“凹”字形镶嵌在素有聚宝盆之称的青塘盆地中央。青塘河、青龙河绕房而过,犹如“二龙戏珠”。  相似文献   

13.
拥护王明“进攻路线”1931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在上海被捕叛变。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指定王明为中共中央代理总书记,主持党中央工作。这样,王明借此加紧推行他比“立三路线”更加“左”倾的冒险主义错误路线。本来六届四中全会决议对以毛泽东为首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是充分肯定的。王明代理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于9月1日给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发出长达1.2万余字的指示信(即“九月指示信”),以大量篇幅严厉批评苏区中央局和总前委及其领导人“缺乏明确的阶级路线与充分的群众工作”,句号于立三路线的错误尤其是国…  相似文献   

14.
吴珏 《湘潮》2006,(10):4-7
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此时,随队转移的毛泽东尽管已经被撤销苏区中央局书记、红军总政委和前敌委员会书记职务,被剥夺了对红军的指挥权,但他仍以大局为重,以高度的责任感,“不在其位”仍坚决反对“左”倾错误的指挥。从1934年10月到黎平会议召开,毛泽东与“左”倾错误的斗争至少有7次。会昌之争,毛泽东实事求是:我们应该到敌人力量薄弱的湘南去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8.6万余人从瑞金出发,开始战略…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宁是中央苏区县之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建宁战斗、生活和实践过。周恩来时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他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6.
1934年在一场绵绵细雨中不急不慢地来到了瑞金,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驻地,周恩来的眉头越发紧蹙了。3年前,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的周恩来奉令从上海来苏区就职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继而又担任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军委副主席等要职,所经的挫折和苦衷真是一言难尽。但可以说,没有一次比现在更糟,心情更沉重。周恩来在临时中央的指令下接替毛泽东指挥前  相似文献   

17.
一、“中央代表团”的派出及其使命1931年春,中央政治局决定向中央苏区派出由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三人组成的“中央代表团”.它的形成及派出有一个过程.早在1930年8、9月间,中共中央政治局曾两次讨论成立苏区中央局.10月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了苏区中央局组成人员,并决定派项英先去苏区.10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最终确定苏区中央局由项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吴振鹏、余飞,再加上当地二人组成,周恩来为书记,暂由项英代理.10月29日,中共中央致信红一、红三军团前委,告知在项英未到苏区之前,苏区中央局可先成立,暂以毛泽东代理书记.这时,任弼时即被指定为苏区中央局成员之一.项英于1931年1月初到达江西苏区的宁都县小布.中共苏区中央局于1月15日在小布正式成立,宣布由周恩来、项英、毛泽东、朱德、任弼时、余飞、曾山及湘赣边特委一人、共青团中央一人组成.同时成立了由苏区中央局领导的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项英任主席,毛泽东、朱德任副主席.此时,周恩来、任弼时还在上海,共青团中央一人和湘赣边特委一人名单尚未确定,余飞因故不能去苏区,曾山因发生“富田事变”与苏区中央局失去联系.当时在苏区中央局工作的,只有项英、毛泽东、朱德  相似文献   

18.
1932年10月宁都会议后,毛泽东请病假回到后方长汀,周恩来接任红一方面军代总政委,与朱德迅速赶往闽北前线指挥反“围剿”斗争。  相似文献   

19.
刘少奇1942年3月奉调回延安后,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第一副书记、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并在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代理党中央主席职务.在这几年的日子里,刘少奇与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一 1932年10月,时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毛泽东,因坚持真理,在宁都会议上,被剥夺了军权。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宗派集团的排斥、打击和压制下,毛泽东“赋闲”数年后,终于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