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处决弱智者违宪? 1996年8月16日,18岁的阿特金斯为弄点儿钱买啤酒喝,与同伙威廉·琼斯挟持了空军军官埃里克·内斯比特。内斯比特为求活命,从自动取款机里取出200美元交给了阿特金斯二人。但是,阿特金斯还是用车将内斯比特载至郊外,并连开8枪将他打死。  相似文献   

2.
《江淮法治》2009,(4):38-38
1608年的某一天,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在宫中闲坐无聊,便打算到皇家法院去看看,审审案子,解解闷儿,也顺便体察一下民情。  相似文献   

3.
弗朗西斯·培根在担任英国大法官期间,通过发表“大法官法院就职演说”、颁布《大法官法院命令集》以及进行积极的司法审判实践等方式对英国衡平法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培根的大法官生涯无论对其自身法学理念的发展还是对英国衡平法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侯猛 《法学》2006,(4):18-30
理论上,法官声誉与法院公信力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但是,由于中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声誉并不是通过审判活动来对法律和司法制度做出贡献,因而很难通过大法官声誉来提高最高法院公信力。事实上,与美国以及同属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台湾地区相比,中国大陆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有效制度来激励大法官乃至所有法官关注个体职业声誉,也没有建立起测评法官公信度的机制。因此,现有一些改革措施的实际效果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5.
侯猛 《法律科学》2006,24(2):95-100
大法官流出最高人民法院的背后,反映出来的仍然是法院体制的官僚化、法官的公务员化。从知识的角度来看,这破坏了上诉审与初审司法知识的分工,以及司法与其他部门知识的分工,不利于司法知识传统的形成;同时也强化了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控制,以及法院与其他部门的同质化。  相似文献   

6.
王学堂 《政府法制》2012,(20):27-27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布雷耶就被贼惦记上了。布雷耶今年5月遭窃贼再次“光顾”。说是“再次”,是因为此前的2月9日,布雷耶夫妇在加勒比海内维斯岛私人宅邸度假时,一名男子持刀闯入屋内抢走大约1000美元——3个月内两次遇窃,布雷耶法官真够倒霉的。  相似文献   

7.
在原始"法"字的字形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氛围,而这种精神氛围的核心乃是"巫","巫"存在于神话、传说、宗教、历史、天文、服饰中,乃至与原始法字的发音和字义具有深刻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新年伊始,中国首席大法官肖扬同志发表讲话强调,作为法官,要将公平和正义融化于自己的血液中,烙印在自己的脑海里,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要倍加尊重法官的职业,倍加珍惜法官的声誉,倍加爱护法官的殊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响应党、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贡献力量。作为律师的专业期刊,我们与广大律师一样,自然非常关注法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关心法院系统的改革创新。应当说,我国法官队伍的职业准入、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机能、职业形象、职业修养、职业监督,均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常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还是让我们听听美国大法官的真知灼见吧。  相似文献   

9.
姚俊廷 《北方法学》2009,3(5):59-63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兼及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要求,折衷于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能坚守科学性与客观性而又不忽略价值的意义与理解。他既不同意实证主义把人类行为化约为可观察的外部表现的做法,也不赞同完全回到人的主观世界,进行没有任何验证标准的“思辨式”研究。马克斯·韦伯是一个穿梭于科学客观性与主体价值之间、因果解释与意义理解与阐释之间的智者。这为法学研究或法律实践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基础和指导。因为,建构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而又能够保证其客观性的社会科学方法,是法学或法律运作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或追求。  相似文献   

10.
在整个法官职业等级体系中,最高人民法院这个位置本身决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有着不同的地位和影响力,该文汇总并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历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年龄、籍贯、履历、任职经历以及主要法治思想。在共和国第61个华诞之际,在此展示9位首席大法官的风采。  相似文献   

11.
申欣旺 《政府法制》2013,(28):38-39
因为法官嫖娼事件和“敌对势力”论,让今年4月刚刚调任上海市高院代院长的崔亚东成了关注焦点。上海高院法官嫖娟事件发生后,崔亚东在一次针对上海法院系统的“集中教育专项整顿”大会上说,“虽然只是少数法院干部严重腐化堕落,但却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上海良好法治形象和法治环境的质疑,也给境内外敌对势力借机攻击党和政府、攻击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供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2.
甘正气 《法庭内外》2012,(12):59-60
在人们心目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硕学通儒,融精深的法学思想、精密的逻辑思维和精妙的文笔于一身,简直是智慧的化身,神一样的人物。首席大法官作为他们的“头儿”和“班长”,那就更加了不得,要知道,美国建国200多年来,有43人担任过美国总统,但只有17人担任过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他们能脱颖而出担此重任,除了天赋异禀、天授机缘,所受的教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国人素来重视“文凭”,  相似文献   

13.
8月10日,全国法院大法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题研讨班在最高人民法院培训中心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出席开班仪式并作了《对人民法院人民性的几点认识》的重要讲话。王胜俊强调,坚持人民法院的人民性,必须切实增强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真正从指导思想到司法实践完全体现人民法院的人民性,应当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相同,在食品召回制度中,监管模式是制度核心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历时性研究和诸发达国家的共时性研究,反思我国当前的共管模式,站在否定共管论和扬弃折衷论、肯定统一论的立场,结合食品召回制度的基本原则与技术性操作的特性,可得出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当采单一部门监管的"统一论"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刑事案件财产“执行难”一直是困扰人民法院的现实难题。近年来一些法院开始尝试将对被告人的财产保全措施前置到案件侦查阶段,最大限度地保证被害人民事赔偿权利的实现。云南高院院长许前飞日前建议将此做法在刑诉法中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6.
何帆 《法律与生活》2011,(17):32-33
美国大法官多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有些还来自司法世家,自小家境富足,几乎没尝过贫苦滋味,更未受过排挤,歧视。但他们中却有一位命运多舛的女性——索尼娅·索托马约尔。  相似文献   

17.
启信  佳甄 《法治纵横》2014,(17):45-47
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参战人数最众、付出牺牲最大的战争,将永远留在人类的记忆中。远东是那一场大战的重要战场。与欧洲战场互为依存:日本法西斯是远东战场的元凶.与德、意法西斯狼狈为奸。由中、美、苏等15国人民共同组成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成为埋葬日本法西斯的掘墓人。中国是远东大战的主战场,在那一场战争中,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被迫倾全民族之力,浴全民族之血,打了一场历时14年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在那场战争中的作用,早有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8.
石渝 《法庭内外》2006,(2):37-38
美国总统布什已经提名哥伦比哑特区联邦上诉法院法官约翰·罗伯茨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总统的提名于2005年9月29日获得了参议员的确认,罗伯菠在同一天晚些时候在资深大法官史蒂文斯的主持和布什总统的见证下。宣誓就任美国第十七任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相似文献   

19.
1981年9月25日,时年51岁的桑德拉·戴·奥康纳被任命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宫,首席大法宫沃伦·伯格挽着她,一步步走下联邦最高法院的大理石台阶。奥康纳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女大法官,她的任职向全美乃至全世界表明,女性同样可以在最高层级的政府机构服务。  相似文献   

20.
周叶中  祝捷 《现代法学》2008,30(1):136-146
我国台湾地区"司法院"大法官凭借所谓"释宪"机制,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针对两岸关系,已作成"法统"型、权利型、制度型三类共16个解释。大法官在解释两岸关系时,综合运用了文义、论理、历史、体系等传统解释方法,以及"政治问题不审查"、"结果取向解释"以及"宪法解释宪法"等新兴解释方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大法官在选择解释两岸关系的方法时,表现出所谓"去政治化"倾向。而"台独"分裂势力也正是利用大法官解释两岸关系时的"去政治化"倾向,力图通过维持形式上"中立"的法学方法,为其"台独"目的提供"正当化"外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