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序正义有两个维度:客观程序正义和主观程序正义,传统的法学研究主要关注客观程序正义.司法信任及其评估与民众的主观认知是无法割舍的,所以主观程序正义可以成为研究司法信任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基于法学和心理学交叉的实证研究发现,主观程序正义影响到人们对司法的反应和态度,如果人们感到司法机关的运作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他们便会更乐意接受该结果、遵从该结果.对浙江、江西、四川等地的实证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程序性因素明显地影响着人们对司法的信任.  相似文献   

2.
诉讼一词在中西方法律文化中的含义不尽相同,通过对其进行语义上的考察经比较会得出,中国的诉讼价值理念体现为解决纠纷、澄清案件事实的实体正义,而西方的诉讼价值理念更多地注重于人权保障、维护法律权威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3.
眭翘 《法制与社会》2013,(35):17-19
法治是指对公共权力的法律控制,也是指以法律规则对社会的规范化治理。潜规则的盛行,是法治的异化,也是法治建设中的一块绊脚石。导致司法潜规则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将从正义价值出发,简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与司法潜规则的相互影响,以及面对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价值冲突与平衡,我们该如何对待司法潜规则。  相似文献   

4.
耿利航 《法学研究》2006,28(3):63-76
群体纠纷人数众多,法院采取某种形式的合并审理,使一个司法判决对多数人具有约束力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然而,随着判决约束人数的增加,不但诉讼代表者越来越有可能脱离法院和多数当事人的控制,而且伴随着司法裁决涉及利益的纬度、参与社会决策和资源分配的社会功能的不断扩大,司法所固有的局限性就越发凸现出来。诸如证券欺诈诉讼等群体诉讼是否能够采用集团诉讼模式,首先不是一个理论构建或者如何和本国民事诉讼法相衔接的技术问题,而更多的是一个司法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5.
何军兵  黄敏  周斌 《政治与法律》2012,(12):156-161
远程诉讼是一种新兴的诉讼方式,实现了方便快捷、低耗高效及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诉讼价值。远程诉讼是司法机关把握时代气息和特点,积极发挥司法能动性的产物。但由于受现有立法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远程诉讼也暴露出低法律保障、低程序保障、低物质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局限性。因此远程诉讼的正当适用也需要能动司法予以保障,通过相应司法解释明确其适用范围、确立适用规则;通过司法行为的能动以及提高技术、设备和法官自身素质等来确保远程诉讼适用的程序保障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6.
朱宏哲 《法制与社会》2013,(2):127-128,153
我国民事纠纷数量快速增长,其中由于微小权利受到侵害而需要救济的情形频繁,法院的民事审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试点的成功经验证明,小额诉讼程序是成功解决小额诉讼纠纷,实现司法公平,兼顾司法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司法制度完善不可或缺的部分。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订案颁布,其中规定小额案件实行一审终审,体现了对小额案件的特殊关注。由于相关规定尚未作出,所以目前的小额诉讼程序尚不完善,运行也难以做到效率与公平兼顾。本文在阐述我国司法现状的同时,对我国小额诉讼程序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7.
仲裁与诉讼是两种解决法律纠纷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解决民商事问题的有效规则和法律程序。实践中可以看到,二者之间的特点、优势不同,其作用、价值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近年来,我国民事仲裁程序出现了一些非良性诉讼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而且其自身优越性也渐渐的弱化,所以正面临着争议解决方式改变之威胁;诉讼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维权时间拉得太长,而且费用也比较高,容易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本文将对仲裁、诉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以司法有限干预为切入点,就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民事程序选择权是在全球民事诉讼以“接近正义”为改革目的的背景下,为满足当事人的个性化的利益需要,由当事人在发现真实与促进诉讼之间权衡并作出选择而设计的制度。本文拟通过“功能主义与系统论”的方法论,以尊严诉讼的视角对民事程序选择权的合理性进行研究,并通过其功能定位、配套环境、隐性约束等方面的分析,试图构建中国的当事人程序选择权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针对修订后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之规定,从诉讼的角度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本文的视角:一是诉讼当事人;二是解散程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程序正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我国诉讼程序制度改革的深化, 特别是在当前程序正义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已经表面化的冲突之后,我们发现,程序正义实现的关键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并取决于诉讼程序中的职权(含权力与权利)配置。无论是民事诉讼中的原被告双方平等的诉讼权利义务关系, 还是刑事诉讼中对控辩双方的特殊地位, 或是在行政诉讼中对行政行为合法性举证责任的特别安排, 无不都是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审判权或司法的功能定位,向来众说纷纭,存在着"纠纷解决说"、"规则之治说"、"程序保障说"以及兼收并蓄的"多元论"等多种主张.[1]尽管如此,当前的研究,绝大多数或是偏重从规范的角度展开论述,或是仅停留于对司法实践和个案的经验描述,而缺乏宏观、整体的实证探究.  相似文献   

13.
吴英案在羁押、律师会见、开庭准备、涉案财产处置等环节存在诸多程序违法问题,使该案深陷舆论漩涡。这一场民意与司法的激烈博弈,将我国刑事司法过程中的程序问题暴露无遗。表征法治文明程度的程序正义,不仅能从维护法的独立性、促进实体公正性、保障法的安定性等方面提升民众司法的品质;而且能从促进实体结果被接受程度、吸收败诉方的不满情绪和提升对司法信任度等方面促进民意趋于理性。  相似文献   

14.
雷绍玲 《行政与法》2003,(11):91-92
本文认为,法院仅仅因为诉讼标的微小便以节约司法资源为由拒绝当事人的诉讼的做法,第一,没有法律根据,且构成对现行法律的公然违反;第二,节约司法资源并不必然证成拒绝小额诉讼的正当性;第三,法院并无确定自己“门槛”高度的权力;第四,少数人的“小额”权利同样应得到保护;第五,如果法院拒绝的是行政诉讼,则有可能构成对行政腐败的公然放纵。  相似文献   

15.
司法信任是人们基于相信司法机关能够公正、高效处理案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心理预期,依照法律规则的指引积极利用和参与司法,并对法官、司法程序、司法裁判及司法制度表示充分的认同与遵从。司法信任的有无与多寡将决定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建设的兴衰成败。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转型对原有信任环境及信任基础的破坏、司法亲和力的下降、职业法官专家系统尚未建立、对司法有限性的认识不足、对司法程序的参与度不够,是我国司法信任缺失的主要原因。要增进我国的司法信任,最终建立高度的司法信任,必须坚持增进司法信任与促进公正、高效、权威相统一,推动人格信任向系统信任延伸,促进交往信任向普遍信任拓展,激励依存性信任向主体性信任转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程序正义理论为框架,以罗尔斯的“纯粹的程序正义”为核心概念,提出程序效力的概念。本文所论程序效力是指,诉讼只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所经过的程序就应当发生约束力,程序主体(如诉讼中的当事人、法院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等)不得随意否定已经过程序所发生的法律效果,或者要求推翻重来。程序发生效力的条件是具有正当程序,正当程序以程序保障为核心特征。最后,本文还谈到程序民主与程序效力之间的关系,指出:如果没有程序民主,正当程序同样可能成为权力的工具。此时谈程序效力无异于使程序沦为另一种暴力。  相似文献   

17.
林鹰 《法制与社会》2013,(28):286-287
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类在不断的向大自然获取利益时,也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片面追求经济指标造成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生态失衡等问题日趋严重,环境污染不仅给经济发展带了负面效应,而且严重影响了民众的日常生活。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环境争端司法救济制度的分析,发现诸多问题,并为完善通过公益诉讼保护环境为主的司法救济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群体诉讼快速增长,但1991年设立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却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该制度的运行障碍主要来自法院与当事人。示范诉讼尤其是职权型诉讼因其契合能动司法的精神,而且可以节约诉讼资源、提高诉讼效率,适合作为代表人诉讼制度的补充,而成为域外群体诉讼解决的有效途径。引入该程序时应当注意示范案件的选择、公告和权利登记、未参加示范诉讼的当事人权利保障及判决的扩张等程序问题的规范。  相似文献   

19.
人事制度改革是当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目前处理人事争议的“一裁两审”司法模式,对保护当事人权益和提高司法效率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客观上要求人事仲裁程序和人事诉讼程序作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当下,司法的公信力普遍偏低,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已成为司法建设中的一项重大难题.造成司法公信力偏低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尤其是在社会利益结构复杂,人民思想观念不一,实体正义越来越难以形成一致认识的今天,社会程序吸收不满的功能和其所特有的独立价值功能日益突出,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程序正义对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引言、司法公信力解析、程序正义与司法公信力联系、我国司法审判程序现状及改革建议和总结五个部分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