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饱蘸生态笔墨,绘就绿色华章。辉映建党百年伟业,黔贵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画卷,显得无比俊逸与闪耀。7月12日,多彩贵州、爽爽贵阳又一次走到世界的聚光灯下。以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开幕,全球及国内政商领导人和专家学者齐聚贵阳,问道生态文明。论坛必将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行动,展示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发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深化生态文明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从大自然的母体中孕育诞生开始,就立刻产生了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须面临和妥善处理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共存共荣关系进行了科学的阐释。事实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辩证法和历史观。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越来越开始追求美好的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成为关乎人民福祉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实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当代构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3.
4.
作为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发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畏自然的理念。为消解生态危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扬弃、规避资本逻辑,实现从攫取资源型向再生资源循环型转变,从扩张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变,从过度消费向适度消费转变。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9,(11)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资本对自然的宰制日渐加深,生态困境日趋严峻,人类的创造性力量呈现出摧毁人类生存根基的危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推动我国在新时代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建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全球性生态危机暴露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化解生态危机就在于探索出一种更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新样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一种整体性、结构性理论,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共存、共生、共荣的内在逻辑关系。从“生命”与“共同体”横向视角出发,揭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自然共同体”“生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明共同体”四重理论内涵;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论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逻辑,指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入探索的理论成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8.
9.
呵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贵州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呵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呵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治水护山"换来"绿水青山"  相似文献   

10.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生态系统功能整体性提升”。株洲市渌口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农地非农化整治、河湖“清四乱”、打击取缔非法混凝土搅拌场、打击取缔非法洗沙场和矿石开采场所专项整治行动(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1.
12.
13.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科学地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遽然暴发和肆虐蔓延再一次警醒我们要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给予高度重视。正确把握“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可从主体的一体性与多样性的角度出发理解尊重自然的内涵,在顺从规律和违背规律的利害比较中把握顺从自然的内涵,在保护与开发的实践中显化保护自然的内涵,这要求我们在保护自然的实践中兼顾生产与需要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日前,我国发布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介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理念、重要举措和进展成效.那么,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哪些成效?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取得哪些进展?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魏辅文,以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徐靖.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主席指出:疫情给我们带来一系列深刻启示。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冲击下的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临更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这场攸关人类健康福祉、世界发展繁荣的疫情防控斗争中,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间正道。各国应以团结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见,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维护人类共同家园。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     
说起和谐社会,人们总是充满期待。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28字所勾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五六千年前,世界文明四分天下,中国有其一。两千多年前,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相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以原子论、机械论为代表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对人类的行为模式和世界秩序建构产生了较大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和对立.世界历史已发展到用共同体思维扬弃原子论、机械论思维的时间节点.共同体思维,并不是要简单回复到过去那种没有分化、抹杀个体与部分的混沌整体,而是要根据自然本有的系统整体性...  相似文献   

18.
<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这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个新征程是在吸取各国现代化经验基础上,继续走中国现代化之路。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对中国现代化的概括,  相似文献   

20.
生命共同体建设与乡村生态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基于生命共同体建设的乡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包括以乡村家庭农场为单元,构建乡村农业清洁生产模式,建立"点"上生产经营小循环;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单元,构建有效延长农业产业模式,建立"线"上生产经营中循环;以高优产业集群为单元,构建共生互利生态经济模式,建立"面"上生产经营的大循环。促进乡村生态经济发展要应用高新技术提升绿色生产水平,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应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生产,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应用现代组织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着力提高整体竞争力;应用科技普及推进农业发展,着力提高成果转化率;应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农业,着力提高共赢融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