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治是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模式,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官德培育思想。中国古代官德培育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忠"、"仁"、"公"、"廉"、"勤"、"信"、"慎"和"畏"八种规范,其实施途径为教育明德、制度立德和修身养德。中国古代官德培育思想对新时期干部的官德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这就是个体应强化道德自律,社会应创新教育模式,国家应完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庄子》中的道就是"理之共相"或"理的理式";德是纯朴的自然本性,其主要内容是本真,平和,恬淡。本文把道与德同庄子的人生哲学相联系,认为道与德是庄子人生哲学的认识基础之一端。  相似文献   

3.
官德作为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德,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针对官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官德体系,坚持德法并举原则,推动制度创新,是搞好官德建设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官德建设。官员的道德修养,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兴衰存亡。为了保证官吏能够按照官德的要求去为官行政,朝廷推行保障官德的教育——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并举、入仕新人学习为官之道、重视官员的家庭道德教育;实行保障官德的体制——"以德为先"的选任标准、"彰善瘅恶"的监察制度、"奖廉惩贪"的考核机制、"严于治吏"的法律制度。借鉴历史经验,必须进行现代官德教育,加强当代官德的制度化建设,改造旧时代官德建设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官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其文以"为政者警戒,示以为官为人之道"为主旨,集合了历代对于居官要领与为官之德的归纳与总结,对官吏具有鲜明的教育、警示与督励作用。其中,"廉"的理念是官箴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官吏清廉节操的特殊重视,上升到"官德之始""为政之本"的高度。官箴书还总结了一系列为官之法,处廉之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廉政建设也将具有一定的启示与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德为官之魂,“官德”就是行政道德。当前,部分政府官员中存在着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等违背“官德”的问题。官德缺失,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还有主观原因。加强“官德”建设应从教育和增强行政的透明度、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则不兴。一个国家官德的好坏,事关民生福祉、社会和谐,甚至于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国古代吏治理论推崇"为政以德",而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更重视道德立法。借鉴古今中外关于官德考核与建设的历史经验,结合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德的考核的做法和实践,增强干部"德"的考核的历史性和现实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传统的官德思想很好地诠释了官的本义,体现了中国古代德治的历史蕴含。要深刻认识传统官德思想的价值,必须秉持科学的态度,既要看到其局限性,又要看到其超越性。文章简要梳理了中国传统官德思想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中包含的积极内容和消极内容,并指出了实现传统官德继承与超越的途径。只有真正实现传统官德的扬弃,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道德价值,并推动中国官员道德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礼》中的"六廉"思想是指"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它们突出体现中国古代官吏考课制度中的德能兼顾、以德为先的特点,不仅为中国古代官员为官从政确立了基本的行为准则,而且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奠定了基本的内容框架。借鉴《周礼》的"六廉"思想,有助于我国加强法治建设、推进反腐倡廉,进行官德教育和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0.
官德,自古以来便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中国古代深厚的德治传统使得古代官德思想异常丰富,但受人治思想的影响,古代官德思想与现代民主法治相对立。新旧社会的转型使得古代官德被现代官德所替代,但由于人治思维依然存在,加之法律制度还不完善等原因,现代官德中的民主与法治内涵并没有真正体现,尤其当经济体制发生转变,官德失范现象更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古代官德,理性地分析转型时期的官德失范现象,以便在法治文化下进行现代官德重塑。  相似文献   

11.
德乃立业之本。领导干部不仅要常思官德,还要注重常修后天之德,有为民之心、修德之念、造福之举。  相似文献   

12.
古代儒家官德思想内涵丰富,其主要内容有公忠为国、以民为本、立身持正、勤勉尽职、清正廉洁等方面,其中进步的、有价值的官德思想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坚持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官德,对于增强干部道德建设的民族文化内涵、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养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治国就是治吏"。"官德"是官员的立身之本,为政之要,中外古今政治治理都十分重视官员官德建设。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官德更是建设廉洁政治的根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剩余产品,腐败就同人类如影形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腐败现象花样百出,反腐方式也各具特点。概而言之,中国古代反腐有四种:"权谋"反腐、清官反腐、重典反腐、"台谏"反腐。综合这些反腐模式,可以得出两点启示:即从技术层面吸纳古代一些反腐之"术",从"道"的层面建立现代民主的"权为民授"体制。  相似文献   

15.
高尚的“人品官德”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集中反映了干部的思想作风和思想品质,是践行“三个代表”思想、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本要求。“人品官德”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既指一个干部的人格品行又指一个干部为官之德。实际上干部的人格品行表现在从政上就是官德。作为青年干部,其“人品官德”应该有更高的起点和更高的标准。把加强“人品官德”修养的基点定在提高自身素质和促进自身健康成长上,切实不辜负党的期望和人民的重托,才能确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代代相传,才能确保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  相似文献   

16.
"道"观念经过先秦诸家尤其是道家老庄丰富发展,演变为中国古代哲学重要范畴。它所包含的宇宙万物之普遍规律、恍惚超越、顺道而有为等思想被《黄帝内经》直接汲取,并根据医学实际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成为指导中国传统医学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病理变化、诊疗之道、养生方法的思维规律,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力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丛树伦姚玉金目前,我国道德领域中存在着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道德滑坡等问题,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已刻不容缓,这是当前我国搞好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一、加强官德建设是领导干部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迫切要求所谓德,就是道德、...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传统廉政文化蕴含的主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廉政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以德养廉、以法促廉、制度保廉、勤俭助廉和爱民兴廉等重要廉政思想。对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具有传承作用;对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具有借鉴作用;对当前党员干部官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9.
如何建设新时代官德是这个时代的大课题。古代官员的培养制度、选拔制度和管理制度闪烁着中国传统官德建设的智慧,是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对于当今时代仍然有着借鉴和启示意义。需要培养全社会官德培养的意识,需要灵活选拔任人唯贤且唯能,更需要加强官德建设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党的领导干部要常思忘本之害、常固为官之德、常为利民之事。牢记孝德,不丢官德,坚守仁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