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主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国际活动空间极其狭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适时分析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及时制定和调整党的对外政策,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的抗战环境,同时也使中国共产党突破了解放区的狭小天地,走上了世界政治斗争的大舞台.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干部,对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并成功地执行了正确的对外政策,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外交工作的经验,对党在当今的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的外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一、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外交工作的开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9,(11)
延安时期指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13年时间,此时的外交活动与现在意义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是有区别的,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指的是对外活动,即对外联络与交往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冲破国民党政府的封锁、邀请中外记者来延安、与苏联、英美等国取得外交联系等方面的对外活动,这一时期的外交活动对于宣传我党的主张、争取对敌后抗日的支持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外交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都发挥着重大作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断开拓、发展。90年的政党外交取得了辉煌成就,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是同步的。依据任务、时代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论和实践在三个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执政兴国是政党外交的一条主线。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原则和这一主线。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了新中国在外交领域的战略构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的文章、著作及会议文件中。这些珍贵史料清晰反映了新中国外交构想的逐步演变,深刻体现了党在外交领域建国构想的现实主义考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外交领域建国构想的当代价值,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适应新情况做出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外交决策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李兆杰 《党建》2021,(7):90-94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对外交往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交往之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特别是遵义会议后,党逐步减少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影响,开始独立思考国际问题和国际局势,并独立制定方针政策、自主谋求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时候起,就把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谋求中华民族的解放作为奋斗目标之一。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明确提出:“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1931年11月在瑞金举行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任命王稼祥为外交人民委员,这是革命根据地最早设立的外交职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旗帜,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国际影响迅速扩大。从这时起,党开展了实际的外事工作。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  相似文献   

8.
王炳南,1908年2月2日出生于陕西省乾县阳洪乡好畴村,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统战工作和外交工作,忠实地执行中共的方针政策,团结了杨虎城,参与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外交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等职。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6,(2)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始终重视宣传工作,本文分为四个时期,即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建国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就毛泽东的宣传工作的实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杨公素(1910-2015),原名佘贻泽,重庆市巫溪县人。早年求学期间参加学生运动,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第93军做地下工作,后撤退到太行山八路军总部任秘书。1941年6月,为躲避国民党追查,借用老友之名,改名“杨公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从事外交工作,先后任天津市外事处副处长,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外事处处长,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副司长,中国驻尼泊尔、越南、希腊大使等职,是我国第一代资深外交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共产党一贯非常重视民间外交工作的开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外交理论体系;在民主革命时期,成功地宣传了自己,实现了由封闭走向世界的转变;1950-1970年代,在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方针的指导下,通过民间外交工作的开展,成功地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孤立、包围和封锁,与世界上绝大多数主权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1970年代以来,民间外交坚持以官带民、相互促进的方针,得到了更为长足的发展;面向未来,由于民间社会的日益成熟,民间外交的发展空间将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孟庆仁陈建军周恩来是世界公认的无产阶级的外交家。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他就是中共外交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又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奠基者。他作为新中国外交的主要领导人,不但直接组织和指挥了所有的重大外交行...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史上,帝国主义的军舰不只一次在中国横行霸道,挑起事端,他们倚仗强大的火力,将中国视为弱国,任意欺凌。中华民族曾经有过一段饱受屈辱不堪回首的外交时代。然而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军人却是铁骨铮铮,在解放战争时期,在百万雄师渡江之际,对擅自闯入我军防区的"紫石英"号等四艘英舰予以痛击。"紫石英"号事件不仅象征着即将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中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也昭示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人民忍受屈辱外交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日战争的需要,重构了自己的外交战略,将联合、拥护苏联,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战略转变为既联合苏联又积极争取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的新战略。在新外交战略的重构过程中,以斯诺为代表的国际友人对延安的访问、报道,不仅宣传了中共的新主张,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共外交战略的重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正在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和复杂险恶的政治环境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利用在国统区工作的便利条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统战工作,不仅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开展外事工作的先河,还通过艰苦的外事工作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专业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刚刚筹建的政务院外交部所属机构的基本骨干,大多是当年南方局领导的外事组人员。  相似文献   

16.
曹芳 《理论研究》2020,(3):64-68
延安民族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建立的第一所专门培养民族干部的院校,自成立起经历了成立与初步发展时期、延安大学时期、三边时期和城川时期四个阶段。延安民族学院是民族教育的典范、民族政策的智库和民族干部的摇篮。当下,传承延安民族学院的红色革命历史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坚持民族工作的特殊性和坚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相似文献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除了重视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和联共(布)的关系,还适时将国际交往扩展到莫斯科以外的广阔世界.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富有远见的中国共产党人仍积极同资本主义世界的进步力量、主流政治势力和国际友人发展关系.这些国际交往不仅有力配合了当时的革命工作,更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和党际交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西行漫记》是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的开端。它适应了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的需要:成功地向西方公众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真情实貌,拉近了中国共产党与西方公众的距离;激励和指引了一批国际友人同情和投身中国革命事业;促使美国政府重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外交决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执政思想。其实践和经验十分丰富,体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廉洁执政和执政为民的思想,探索了执政体制,培养造就执政人才,不断壮大和丰富党的执政资源和提高执政效率的途径,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精神,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建国后的前7年,毛泽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和谐思想。毛泽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