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知识经济呼唤人力资源开发创新  1、知识经济要求人力内涵升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向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开发转化。 (1)具有宽阔的知识面: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为核心构造新的生产力系统; (2)具有较高的知识融和度:知识数字化、编码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经济虚拟化须融汇贯通; (3)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  2、知识经济要求推进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工程向纵深发展,二者互为动力。  3、知识经济要求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培养与使用的激励机制。这一机制至少应当包括人才生成机制、职业发展机制、双向选择机制、竞争上岗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兴盛之本。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杨乔萍 《理论月刊》2003,(10):63-65
知识经济是知识为基础的智力型经济,人才是智力资源的载体,人力资本的利用开发是实现知识经济的先决条件。对即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人力资本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江泽民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思想则为我国人力资本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力资源是一种可持续性的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仅关系到一个组织的兴衰,更影响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公共部门承担着提供公共产品、维持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职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公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公共部门的关键性要素。因此,分析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依此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十分重要。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第一,重视和加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人力资源的…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的知识经济世纪,必须切实认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意义,找到一种激发全民族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积累热情的机制,动员起全民族的人力资本积累积极性,特别是在教育投资、技能开发投资、人力资源流动投资和职业经济信息投资等方面建立正常的经济机制,掀起一个全民族的人力资本积累热潮。多年来我们在强调教育培训、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时,从宣传鼓动角度下功夫多,从经济体制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与人力资本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我国经济快速、持续、有效增长的重大举措。尽管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西部的优势,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培育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关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来稿中指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西方国家纷纷加强本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采取各种手段掠夺国外高素质的人才。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要确立以人力资源优先开发的战略,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逐步实现由普通劳动力大国向人才大国转变;加快建立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为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1.加…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凸显到非常突出的地位。而掌握知识的人成为社会最热门最抢手的资源。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开发配置人力资源必须有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时代。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面对着国际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也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所带来的机遇,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推动海南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新技术的兴起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是先进生产力的表现,也是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素质的强劲动力。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逢勃兴起和飞速发展主要取决于科技人力资源特别是青年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贯彻落实党的“三个代表”的思想,营造高新技术领域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良好环境,为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1.
“得人才者得天下”、“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建国兴邦如此,企业发展亦然。知识经济的勃然兴起,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聚焦于人才,面对日益白热化的人才竞争,不遗余力的开发人力资源乃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和重中之重。 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中外企业成功的范例都证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决定企业的成功,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也是企业克敌制胜的根本。美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也是成功企业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席殿晋 《前进》2001,(4):25-26
如果说,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是经济发展主角的话,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本则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适应这个经济发展时代主题的转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应当具有新的内容。这就是要正确审视我国的资源优势,明确人力资源优势的力量是人才资源,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要把开发人才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把人才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就是说,一定要占领人力资源开发的制高点——大力开发人才资源。  我国资源的最大优势,既不是物力资源,也不是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湖北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新机遇?简言之有三:第一,为发挥科技大省的优势提供了大好时机。因为知识经济是高技术经济、信息经济、智力经济,它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研究是高新技术的源泉,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主要依靠教育。第二,知识经济为湖北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创造了难得的机会。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自然资源虽然仍是经济的物质基础,但高新技术能够节约和保护旧资源,综合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富有资源代替稀缺资源,使经济发展不再过分依赖于稀缺的自然资源,更何况知识经济主要依靠的是智力…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科技、信息 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更趋激烈。而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为此,十五大报告从战略的高度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重点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应当是高级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使人才资源总量、结构和素质都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向集约型发展的需要。从这一要求出发,近期内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应当是以下几个方面: 扩大总量。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之…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从产业化时代过渡到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主体是人,通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知识来创造高附加价值是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国家、地区、组织以及个人  相似文献   

16.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因素。人才是兴国之源,创业之本,没有人才就没有一切。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认真分析我国人力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以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尽早实现我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世界各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新的历史时期 ,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 ,更为突出地表现在知识和信息方面。要缩小差距 ,当务之急是西部民族地区要切实把人力资源开发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在知识、技术和信息上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探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 《前沿》2005,(9):99-101
结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工作实践,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工作必须转变旧观念、确立工作新思维、强化人力资源战略性开发,创新培训方法,让员工真正成为培训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文明走向知识经济文明,对人力资源的争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今各类社会组织时刻关注的焦点,赢得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持,是领先时代的关键所在。本文论述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和作用,分析了美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态势,还论述了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并指出其缺陷,借鉴美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最后得出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其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认为 ,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现阶段我国人口众多 ,劳动力资源丰富 ,但人口本身并不是人力资源 ,仅仅是人力资源形成的基础。因此 ,我国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为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和智力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