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农民工,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一个群体。长期以来,农民工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在权益诉求和政治参与方面也处于弱势。据统计,目前中国的农民工数量已达到两亿多人。有专家说,到二○二○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百分之五十五左右,这意味着今后每年将会有一千三百万农民进入非农产业,融入工人阶层。  相似文献   

2.
薛莉 《青年论坛》2007,3(3):13-15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为我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待:从理论上,农民工确实是工人阶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上,还有很大的差距,有待发展。农民工是从农民到工人的过渡阶层,是潜在的工人阶级。  相似文献   

3.
邬小平 《前沿》2008,(11):138-142
本文通过作者近年来在几个城市与农民工的接触沟通,对农民工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和认识,结合自己的感受,产生了如果条件允许愿意为农民工做心理咨询的想法。文中主要讲述了如下内容:农民工的奋起,不仅改变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而且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加速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这其中有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那就是,他们的起步是靠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而不是靠哪一方面的投资;他们的发展是靠自身的吃苦顽强,而不是靠哪一方面的照顾;他们的创业是从一点一滴开始,而不是在固有的模式上运行。他们的进步对城市人的就业和发展产生着冲击,带来了挑战。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种劳动力大迁移现象。农民工是一个群体,但不是一个阶层。农民工的称谓就像当年人们对下岗职工的称谓一样,是过渡性的,不会永久地存在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民工在城市各行各业的融入,农民工这个称谓必将被职工这一通用的概念所取代。从长远来看,对农民工最大的爱护应该体现在与同一岗位的其他职工的平等上。让他们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待遇。对农民工最大的关怀应该体现在给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上。为他们办理应有的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应该体现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成长机会上。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应该体现在建立所需的维权机制,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上。让他们的权益不因个人文化素质高低、法律意识强弱而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社会农民工阶层政治参与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参与的扩大被视为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社会农民工阶层作为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群体,由于自身的阶层构成特点,必将在成长过程中积极介入中国政治生活.如何在中国社会现实情况下规范和促进农民工阶层的政治参与,使之成为中国社会民主进程的重要推动力.是当前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作者近年来在几个城市与农民工的接触沟通,对农民工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和认识,结合自己的感受,产生了如果条件允许愿意为农民工做心理咨询的想法.文中主要讲述了如下内容:农民工的奋起,不仅改变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而且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加速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这其中有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那就是,他们的起步是靠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而不是靠哪一方面的投资;他们的发展是靠自身的吃苦顽强,而不是靠哪一方面的照顾;他们的创业是从一点一滴开始,而不是在固有的模式上运行.他们的进步对城市人的就业和发展产生着冲击,带来了挑战.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种劳动力大迁移现象.农民工是一个群体,但不是一个阶层.农民工的称谓就像当年人们对下岗职工的称谓一样,是过渡性的,不会永久地存在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民工在城市各行各业的融入,农民工这个称谓必将被职工这一通用的概念所取代.从长远来看,对农民工最大的爱护应该体现在与同一岗位的其他职工的平等上.让他们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待遇.对农民工最大的关怀应该体现在给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上.为他们办理应有的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应该体现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成长机会上.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应该体现在建立所需的维权机制,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上.让他们的权益不因个人文化素质高低、法律意识强弱而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
邬小平 《前沿》2008,(10):118-122
本文通过作者近年来在几个城市与农民工的接触沟通,对农民工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和认识,结合自己的感受,产生了如果条件允许愿意为农民工做心理咨询的想法。文中主要讲述了如下内容:农民工的奋起,不仅改变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而且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加速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这其中有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那就是,他们的起步是靠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而不是靠哪一方面的投资;他们的发展是靠自身的吃苦顽强,而不是靠哪一方面的照顾;他们的创业是从一点一滴开始,而不是在固有的模式上运行。他们的进步对城市人的就业和发展产生着冲击,带来了挑战。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种劳动力大迁移现象。农民工是一个群体,但不是一个阶层。农民工的称谓就像当年人们对下岗职工的称谓一样,是过渡性的,不会永久地存在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民工在城市各行各业的融入,农民工这个称谓必将被职工这一通用的概念所取代。从长远来看,对农民工最大的爱护应该体现在与同一岗位的其他职工的平等上。让他们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待遇。对农民工最大的美怀应该体现在给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上。为他们办理应有的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应该体现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成长机会上。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应该体现在建立所需的维权机制,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上。让他们的权益不因个人文化素质高低、法律意识强弱而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个别到整体,从新闻到平常,农民工当选为人大代表已是大势所趋。 中国目前的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亿多人。按照国家确定的2020年城镇化率要达到56%的目标。今后每年还会有1300万农民进入非农产业,跨入城镇。融入工人阶级队伍。作为一个新兴阶层,他们虽然没有显赫的头衔,但同样心系国计民生:他们虽然来自基层,却同样对改革充满期待。 为了满足这一阶层的政治诉求,中国将首次在不断壮大的农民工队伍中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而各地方,农民工代表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 对于人大代表组成结构的变化。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选举理念的重大变化,是对农民本身的宪法权利的一种保护。是对宪法原则和宪法理念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最早通过社会流动的途径来改变社会地位的新阶层.因此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党中央强调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然而.这一新的阶层毕竟不同于传统的产业工人,他们具有自己显著的心理特征,阐明和揭示其心理特征对于党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维护进城就业农民工的利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井 《人大论坛》2008,(2):38-38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现象产生:产业移民。于是,在中国社会结构内部,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农民工。  相似文献   

10.
刘力  程千 《求索》2010,(1):110-112
农民工群体是城市中的生存特殊群体,他们既不属于城市人也不属于农村人的特殊地位使其处于城市和农村的夹缝之中。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他们经历着多重的尴尬和矛盾。而城市人也对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和偏见。这种看法直接影响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作为我国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新移民群体,农民工与城市人融合程度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媒体的影响。主流媒体话语中的农民工表征,对于人们头脑中的农民工阶层的形象意义的建构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宗晓虹 《理论月刊》2007,(12):180-182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农民工问题主要表现为户籍歧视、就业歧视、政治歧视、权益歧视。农民工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待遇上的不平等,又有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也有生产关系上的不畅。为此,必须多管齐下,才能真正破解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12.
闻英 《青年论坛》2011,(3):34-38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相比较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表现为:打工动机的发展取向;消费的多元化取向;留城意愿强烈,更适应城市生活;法律意识和自我意识较强等。  相似文献   

13.
易应  童庆赞 《理论月刊》2002,(11):57-58
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农民也面临失业,农民失业是不必与剩余劳动力相一致的概念,因为农民就业出现了一些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现象。本文试图站在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劳动经济学的交叉领域认识农民失业的内涵,并寻求积极治理,这不仅是当前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更是对我国谋求经济发展的长远考虑。  相似文献   

14.
试析蔡和森对农民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革命时期,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蔡和森通过对农民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科学分析,揭示了农民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工农联盟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现实性,并在如何实现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问题上提出了独特的理论见解。他的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探索,成为党制定关于农民问题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Weixing Chen 《当代中国》1997,6(14):101-115
Peasants constitute about 73% of China's population. To a large extent, the suc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gram and transition depends on where peasants are heading. Peasants have posed new challenges fo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in the 1990s after 17‐year economic reform.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se challenges derive from the empowerment of the peasants since the mid‐1980s. How well the CCP could deal with these challenges directly concerns China's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reform.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peasant‐CCP relations and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hallenges for China in the 1990s and beyond, this article raises an open question for China scholars to address.  相似文献   

16.
小农经济是中外历史上绵延了几千年的生产组织形式,直到今天,中国的小农仍然蕴含着顽强的生命力,而无消退之意,欧美国家的家庭农场也早已成为现代化农业的载体。联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对小农强制性地消灭所导致的失败,促使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小农经济理论再作系统学习,对农户的内在潜力机制再作深刻认识,进而指出对小农未来政策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阶层人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其人权现状不容乐观。在农民工阶层存在着阶层歧视、低工资且无保障以及工伤、职业病高发和工作时间长、健康无保障等问题。农民工阶层的人权内容包括宪法层面的平等权、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迁徙自由权、政治权利和民法层面的健康权、财产权以及劳动法层面的工作权、社会保障权等。农民工阶层的人权必须得到政府、政策、司法和社会组织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最后的农民"与政府的乡村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今活跃在乡村田野里的大都是上世纪60年代及其以前出生的农民,60年代后期及其以后出生的农家子弟很多已脱离农业,他们成了“农民工”。“农民工”是从身份上定义的,即农民出身的工人。既然是工人,就不能把他们归为农民的范畴。因此,可以大胆地说60年代及其以前出生的农民,也就是35岁以上的农民很可能是中国“最后的农民”,即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随着这些人退出农业生产,中国的农村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而政府的乡村政策要适应这些变化。一笔者之所以把35岁以上的农民称为中国“最后的农民”,主要基于如下事实:其一,农村外出务工的主体是35…  相似文献   

19.
张跃进等人撰著的《中国农民工问题解读》一书获得学界好评。在有关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该书具有选题上的时代性、研究思路的创造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是当代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最好研究成果。《中国"农民工"界定的理论创新》一文指出,该书有情境性与语用性统一、客观性和科学性兼具、全面性与综合性统合、矛盾性与动态性辩证统一等四个方面的创新。牟君发认为,该书回答了时代对农民工的准确定位、政法工作对农民工问题的准确定位和政府部门对农民工管理的准确定位等问题。《中国农民问题解读之解读》一文认为,该书选题重大而意义深远,而且篇章结构宏大,内容详细,研究方法恰当,语言朴实,通畅流利。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作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农民的社会流动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应通过对农民社会流动过程中利弊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探求一条适合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