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文华 《学习论坛》2004,20(4):26-28
从创新思维的非理性要素和创新行为的非理性特征两方面来看 ,创新活动中存在着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的思维因素和行为特征都对创新活动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面对知识经济条件下人的非理性能力滞后 ,理性与非理性结构失衡的严峻现实 ,应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提高和完善人的本质力量 ,以推动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2.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发生的“非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到执政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该类事件具有冲突肇因的偶发性、事件规模的扩大化、参与主体的非上层化、参与行为的非理性等特点。其体制机制的原因有利益分配制度的失衡导致阶层分化、政治权力制约缺失造成政治权威的失落、流动机制不健全导致阶层结构固化、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引发行为冲动;其社会心理原因有贫富差距拉大的社会现实强化了中下阶层的挫折心态、抑强扶弱的民族道德传统助长“同病相怜”的互助心态、新旧思想观念的交错撞击催生参与冲突的放纵心态、社会群体行为的盲从效应引发参与冲突的宣泄心态。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深入,社会管理体制、利益关系和活动领域等都处在深刻的变化之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原有模式逐渐被打破,利益冲突普遍,社会矛盾比较多,从而导致因心态失衡而产生的非理性化情绪和过激行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上升趋势。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就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4.
刘学军  马越 《世纪桥》2009,(5):68-69
决定股价短期波动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从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角度分析了股票价格的波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公仆:请自重     
鄙人于医学可谓一窍不通,但也知道,人的心理和身体都失衡不得。人的心理一旦失衡就会导致人体机能紊乱,就要出毛病;而身体一失衡则要跌跤。可见,把持住自己,避免心理和行为失衡不是一件小事。 可是平心而论,这岁月叫人保持平和的心理也很难。比如耳闻目睹有人花钱如流水,一掷千金,竞豪斗富,大摆什么豪门宴、黄金宴之  相似文献   

6.
盛新德 《党建文汇》2002,(11):23-23
人的精神能源是客观无形存在的,对人的行为产生巨大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开掘精神潜能,应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从近年的情况看,很多人产生了困惑心理、冷漠心理,甚至是抵触心理等心理失衡现象,由此导致人们工作热情不高、效率不高的结果。因此。客观形势要求我们要重视对人的精神能源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7.
理性并不像理性主义所标榜的那样是万能的,它也有非理性的一面,在政策活动中也会导致一些非理性的行为,而且将理性绝对化本身就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什么是理性,怎样思想和行为才是理性的,其理解和回答很难说就是真正理性的,由此出发的政策决策也很难说是理性的。确立科学合理的议事规则,推动法治基础上的宪政才是“理性化”政策决策的根本,也是中国政策决策“理性化”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8.
纵观西方公共行政百年发展的过程,就其方法论而言,理性的线性思维与经验的实用分析方法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公共行政的研究方法中,理性只是一种途径,非理性的研究途径也是理解公共行政领域行为的重要方法。非理性的研究方法,对于促进公共行政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提升公共行政学者的研究品质与研究质量,拓展公共行政研究的新领域,促进公共行政研究方法的多元化,适应公共行政研究客体的基本特征。但是,由于非理性从总体来说是属于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的范畴,因此,学界在继续推进非理性研究的同时,要注意从处理好公共行政理性研究与非理性研究之间的关系、加强公共行政非理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公共行政非理性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加强多学科研究的协作攻关力度和进一步拓展非理性研究的国际视野等方面,着力提升公共行政非理性研究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发生在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的城管打人与被打事件,演变成了执法冲突诱发街头愤怒。这在建设法治中国、完善现代治理的语境中,此类事件的上演,令人心情沉重.少数城管人员的粗暴执法、抗拒监督本已是有错在先。由此导致的更大范围的非理性行为.更将应有的文明意识和法治思维赶出场外.形成了一个戾气循环的怪圈。这样的彼此伤害,加剧了公众对城管固有的负面印象.也给城管从业者心灵蒙上阴影,甚至可能让其在今后的执法过程中心态失衡、进退失据。  相似文献   

10.
腐败心理是支配腐败行为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贪婪心理、从众心理、失衡心理、侥幸心理、移情心理和双面心理。要有效地预防和消除腐败心理,必须高度重视官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廉政心理教育力度,提高官员的心理素质,为官员恪尽职守、拒腐防变构筑牢固思想防线。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进程是一个社会变迁的过程 ,会引起社会生活方式及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也必然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对急剧变化的环境不适应常常会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偏差。不重视心理调适 ,不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就难以实现现代化。文章论述了健康的心理状态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分析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增进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引导和规范网民的非理性行为,对于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畅通网民诉求表达渠道等意义重大。网民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为"群体极化"和网络暴力等方面,其对公众合法权益、主流意识形态及现实社会秩序等带来了挑战,成为引发网络社会风险的重要诱因。从主观原因来看,网民的非理性行为与其自身存在侥幸心理、法治意识淡薄、心理认知不成熟等因素有关。新形势下,应着重从培养网民的媒介素养、塑造网民的公共理性、提升网民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质等方面入手,以引导和规范网民的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3.
腐败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心理是造成腐败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目前腐败心理呈现出补偿心理、失衡心理、侥幸心理等多样性特点。腐败心理的形成和行为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其个人需要极度膨胀,欲望动机发生扭曲所致,同时领导干部对权力认识的偏差也强化了腐败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在选拔和任命干部时应进行心理测试,对干部要进行心理健康和心理代价方面的教育,适当满足干部对物质的需求,关心他们心理发展状况,从心理源头防止腐败。  相似文献   

14.
正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理调适工作,多次强调要加强对民众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提出要把心理干预等工作做到位,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新冠肺炎疫情具备重大灾难事件重要特征,容易引发民众两种应激反应,一是身心应激反应,二是社会性应激反应。社会性应激反应因具有内隐特点,在早期容易被忽视,这会导致后续更为严重问题的发生,如价值衰落、反社会行为、集群倾向等,并最终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1]。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需要深入分析各种社会心理失衡现象,进一步揭示社会心理失衡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5.
因特网构筑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认识、情感、思想和心理,使青少年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网络信息的存在方式与叙事模式导致青少年人格与心理的失衡;网络空间虚拟化导致青少年行为失范;网络文化霸权导致青少年民族情感偏移;网络的平等性导致青少年道德认知的虚无化;网络消极价值观侵蚀青少年健康的价值目标。必须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构筑适应网络时代精点的德育框架,使道德教育贴近现实,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导致部分党员干部的心理失衡、道德滑坡,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滞后导致党员干部道德知识缺乏、判断力减弱,干部体制的弊端导致部分党员干部道德行为失范、部分党员干部放松思想改造,出现思想道德水平下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小微企业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解决其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共识。科技小微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基本上依赖于企业家个人作出市场决策,其融资决策必然会受到融资认知偏差的影响,进而导致企业出现非理性融资行为,融资决策难以生效。在融资契约理论的指导下,可以识别科技小微企业家融资认知偏差导致的非理性融资行为,通过对科技小微企业家融资前、中、后三个阶段所存在认知偏差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一是科技小微企业的最优融资渠道需要政府来进行提供;二是减少科技小微企业非理性融资行为主要在于其融资前、中、后三个阶段的防范。  相似文献   

18.
智敏 《学习月刊》2010,(3):50-51
“被告人辛恺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50万元。”2009年10月30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大厅,庄严肃穆,随着审判长“啪”的一声法槌重重落下,江苏省疾控中心原财务科副科长辛恺贪污248万元惊天大案终于尘埃落定。站在被告人席上的辛恺.听到宣判后,禁不住痛哭流涕.他为自己当初的心理失衡引发的贪污行为而深深忏悔:“面对花花绿绿的世界.心理失衡的我没能抵挡得住金钱、美女的诱惑.成了人民的罪人,这其中的教训太深刻了!”  相似文献   

19.
行为金融及管理决策行为的研究推动了行为公司财务的兴起和发展。行为公司财务理论对于公司投资决策背离理性投资决策的解释在于,公司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如自负、嫉妒、短视等等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如过于乐观或者过于悲观,都会扭曲公司实际的投资行为。阐释非理性投资行为背后动因,对公司建立更好的投资决策系统,创造企业价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姗 《当代贵州》2011,(8):19-19
交通拥堵 公交尊严:许多一线城市的有车族宁愿独自驾车堵在路上,也不愿乘坐公交或地铁。同时无车族表示希望拥有自己的汽车,以告别拥挤不堪的“公乘岁月”。乘车的空间太过拥挤,导致愤怒、不耐烦甚至丧失尊严感等强烈的失衡心理,破坏掉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