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湖北省委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省委已经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标志着湖北进人了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当前,湖北已经基本形成省委领导、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体系,正在谋划、部署和推进2014年改革,湖北的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全面展开。在全面推进湖北改革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是把握湖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全局使命和任务。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绘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军号。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又是我国面临国情和世情现实的必然选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需要我们做“坚定改革”的先行者,唱响改革发展主旋律;做“推动改革”的先行者,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做“实践改革”的先行者,提振改革发展精气神。  相似文献   

3.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比以往更为敏感和复杂,任务也更加艰巨。要保证全面深化改革这艘历史航船胜利到达理想的彼岸.就要最大限度凝聚改革正能量。凝聚全面深化改革正能量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累积、由量到质的聚变过程.这是道路的力量、制度的力量、人民的力量、领导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精神的力量的萃取、汇集和升华,由此形成的极大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大合力就是改革的正能量,最大限度的凝聚就是把这种合力发挥到最大和最优。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在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因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思路.解放思想以闯出改革的新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以确保改革决策的落实,密切联系群众以赢得人民对改革的支持,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以提升领导改革的本领,是习近平基于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全面从严治党思路.  相似文献   

5.
《理论导报》2015,(5):30-32
编者: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改革史,一部全面深化改革的文明史。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突破性地为中国改革"升级",并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战略。改革就是利益调整,如何在人民利益第一的基础上寻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实现社会利益的合理调整是改革的关键所在。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破冰之年,这一年势必有众多的利益藩篱被打破……  相似文献   

6.
董德福  沈辰辰 《探索》2015,(2):10-16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改革方法论的学习、研究与运用,在改革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改革方法,赋予全面深化改革方法以深刻的哲学意蕴,具体表现为唯物主义向度、辩证法向度和人本向度三个方面。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全面深化改革和不断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广度和深度都前所未有的改革,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的方方面面,牵涉到上至党和国家、下至人民群众的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选好改革突破的方向、确定改革的方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直接影响到改革的进展与成效.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定位进行了说明,共包括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框架、立足点、重点、重要经验、近期愿景等7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全会对改革作了系统部署,包括15个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召开的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新形势下四川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吹响了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新的伟大征程。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总揽全省改革发展大势和全局,立足四川实际和未来发展,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明确了改革的总要求、目标任务、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线路图,勾画了  相似文献   

10.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一次盛会。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本文分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分析了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并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愿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观的科学把握和逻辑延伸。从逻辑层面看,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明确人民是改革的价值主体、人民是改革的认识和实践主体、人民是改革的评价主体;从实践层面看,要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改革,要以“四个全面”保障改革,要以实现人民的核心利益作为改革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2.
赵凌云 《学习月刊》2014,(13):24-26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这个阶段是党、国家、民族进入关键历史时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局面已经全面展开,呈现出三个"前所未有的形势"。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之大前所未有、改革的推进力度前所未有、改革布局之广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个新阶段有很多特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宣言,其部署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前所未有。《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为未来改革描绘了"时间表"和"路线图",理论亮点频出。  相似文献   

14.
当下,许多领域的改革面临“两难”甚至“多难”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其复杂程度、紧迫程度、艰巨程度,丝毫不亚于30多年前。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打好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关键在于打造一支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8,(12)
正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内蒙古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坚定改革方向,把握改革目标,掌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锲而不舍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如何准确把握"全面"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是顺利推进这一改革的前提。事实上,党中央之所以在党的十八大后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是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啃硬骨头之时,再靠单打独斗式的改革已经很难奏效,必须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全局性,以及改革实施的协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  相似文献   

18.
宋福范 《前线》2014,(4):31-33
提高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能力,是确保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特别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为此,我们必须着眼于落实《决定》提出的改革思路,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在战略层面上认识好解决好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4,(7):38-46
【党课背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做出重大战略部署,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新一轮改革蓝图已经绘就,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去具体实践,进一步凝聚深化改革的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为此,有必要针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上一堂关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党课。  相似文献   

20.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广泛,需要方方面面的不懈努力奋斗,才能使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重大突破。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必须科学把握好改革的重点、关键点、着力点、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