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青云 《学习论坛》2004,20(3):15-16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是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重大课题之一。目前 ,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还有许多需要改革和完善的方面 ,高度集权的传统执政方式仍然存在 ,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不够协调 ,尤其是党政关系缺乏制度化、规范化 ,条块分割 ,部门权力垄断 ,难以监督。采取切实措施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坚持党委“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原则 ,建立和完善一个核心、三个党组的组织机构 ,处理好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 ,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 ,形成合力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2.
执政党执政方式即执政党领导、执掌政权的方式,本质上是执政党与政权两者职权的配置状态及其相互作用的运转模式。执政党执政方式可分为三种模式类型:党政职权分开型、党政职权混合型及党政职权合一型。中国共产党目前的执政方式有党政职权混合型执政模式的某些特征。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向党政职权分开型执政模式方向转变,要处理好执政党、政权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执政党与政权两者职权关系的科学配置及其职权运行的法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以党代政到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创新.坚持依法执政是革除传统执政方式弊端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按照依法执政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确立"法律至上"的执政理念,规定执政党的执政权限和执政程序,强化对执政党权力的监督,规范党政关系,发展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4.
以改革和改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执政方式认识的新的深化和拓展。本文通过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问题上的探索和实践,阐明了党的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从党政分开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5.
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执政党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本文试从分析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必然性与紧迫性入手,在执政理念创新、党政关系格局的创建、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关系执政党建设的全局,必须从国情出发,面向未来,规划和设计改革方案,加快推进依法执政、党政分开和权力下放、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党的纪检领导体制、党代会常任制度、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体制、政党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张彦玲 《新视野》2003,3(6):41-43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党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本文从三个角度阐述了变革的主要内容:改变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领导方式,理顺党政关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协调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以上变革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执政方式的核心问题是执政党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国家权力结构不同,执政方式也有所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要求党充分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对国家政权的领导。第一,党组织与人大及其常委会实行一定程度的“合一”;第二,实现党政职能分开;第三,加强党的政党功能建设;第四,健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9.
段兵  李政敏 《世纪桥》2006,(8):10-13
执政方式是执政党掌握、运用国家政权实现其特定目标的方法、形式的总称,集中表现为党政关系或党政运作机制。执政方式的改进和完善对于一个政党的革命和执政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以历史实证方法考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演变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于我党新时期执政方式的创新。本文拟从民主革命时期、建国后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四个历史阶段对这一问题作概略述评。  相似文献   

10.
党的执政方式建设要遵循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一民主政治建设的一般规律,在这一规律作用下,党的执政方式在党政关系方面要实行党政分开,在执政手段方面要实行依法执政,在执政保障上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1.
党政关系与党的执政方式前沿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中国共产党要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以保证通过科学发展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进而完成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必须要有先进的、科学的、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潮流相适应的执政方式作保证,尤其是在加入WTO已经对我国各级政府的行为提出严峻的挑战之后,在各级政府适应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已经明确提出建立有限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的目标以后,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更成为党的建设中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而这一重大课题的关键则是如何在制度安排方面建设好党政关系。一、党政关系与党政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毛泽东从"三三制"原则的政权构成、民主选举制度的民主政治建设、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权力运作机制、党委不直接向政府施令的党政关系和执政方式法制化等方面对党的执政方式进行了探索。这一时期,毛泽东对党的执政方式的种种探索,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为建国后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对今天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也有着重要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3.
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必然要求党的执政行为以宪法为根本准则,这就要在党群关系上解决好从代表人民当家作主转到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在党法关系上解决好从以党的政策代替国家法律转到严格依法执政;在党政关系上解决好从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转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从而促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执政方式及其法治化进行了局部和初步的探索.建国后我党执政方式法治化的探索与演进,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其特点是政策化、运动化、人治化、党政合一化;第二阶段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五大召开前,其特点是政策的法制化,从主要依靠政策转到主要依靠法律,法治化执政方式开始确立;第三阶段为党的十五大到现在,其特点是从以法治国向依法治国转变,从"法制"向"法治"转变.我党对执政方式法治化的探索及其演进的过程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肖桂林 《党史文苑》2004,2(4):38-40
目前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全面性、直接性和集权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党代政,对人大工作 的越俎代庖。笔者认为:党的领导应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转变,党政关系应向分工协作、协调规范转变,党和人大的关系应向充分发 挥人大权力机关作用方面转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整合了行动者的分析向度和自组织的分析向度这两种分析向度,将转型期执政党的能力建设化约为其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执政网络这三个层面的努力。执政能力建设中的科学整合,其要义在于:不仅要将理念、方式和网络融于一炉,而且要考虑执政党与国家、社会的双向需求。建立起执政党和民众间的紧密联系、注重执政党与其他主体间的制度性关系和扩大党组织覆盖面这三个方面对提升党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是党执政能力提升进程中的价值理念,它有助于党扎根社会、推进民众参与制度化和有效回应社会;执政方式的科学化要求在保证党在公共权力领域、社会领域等领域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要尊重这些领域的运作逻辑和具体规则,使党政关系、党与社会的关系规范化、法治化;建立和健全组织网络并推进其有效运转也是执政能力提升应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议题。由于执政环境变动不居,执政党的能力建设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这三重要素在相互融合中逐渐积累、渐进推进。  相似文献   

17.
谢耕 《求实》2005,(2):21-22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也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必须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实现党的执政目标 ,保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就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行探索.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探索,改革开放后的反思与改革,为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甄小英 《前线》2014,(6):41-42
<正>选人用人关乎人心向背、社稷安危。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必然要求实现执政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必然要求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的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有鉴于此,中央出台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正处于政党政治时代,各国政党的执政方式复杂多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条件下,科 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必须 科学看待党政运作机制,以民主执政扩大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改善权力配置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 和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