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民事执行机制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民事执行难的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对民事执行机制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是造成我国民事执行难问题的根源之一,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解决民事执行难问题的标本兼治的方法,是健全和完善民事执行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社会信用体系是民事执行体制发挥功能、防止民事执行难的基础,民事执行机制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功能、提高全社会的信用道德水准的重要推动力。根据解决民事执行难问题的现实需要,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新 《理论月刊》2005,(11):84-8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是法治和德治相统一的经济。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构建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首先是政府信用。没有政府信用,就没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也就没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200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7,(22)
正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国家多次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江苏应当抓住契机,着眼未来,发挥自身人才、信息和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培育社会信用服务机构,促进社会信用服务业快速发展。建立规范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势在必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新经济业态发展的必要条件。分享经济模式的发展亟需信用体系的完善。实际运营过程中,既有押金不退的商家,也有暴力对待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200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当前信用混乱问题给我国经济生活带来了大量危害性后果,社会信用体系的匮乏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构建我国国家和地方的社会信用体系势在必行。政府在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营造很好的法律支持环境。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制是信用的保障。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提供完备的法律环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前提。例如,美国在管理个人、中小企业信用……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  相似文献   

8.
施歌 《群众》2021,(3):65-66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要推进诚信建设。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8次会议上强调,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2020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确定完善失信约束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武根 《前沿》2004,(12):211-213
建立和完善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地方信用体系,是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什么是地方信用体系、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原因、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功能定位以及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政报》2007,(5):23-2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信  相似文献   

11.
构建政府现代信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元庆 《桂海论丛》2002,18(6):43-45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信用机制是建设社会信用制度的关键。政府信用机制包括 :规范政策机制、规范权力运作机制、承诺机制、政务公正公开机制、责任机制。还包括政府对社会信用建设的推动与管理机制 :对社会信用环境的综合治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民间信用中介机构建设、建立诚信惩戒制度、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陆滢 《桂海论丛》2005,21(4):71-73
诚信是经济社会和谐的基础。维护诚信,必须构建一个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而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建立信用档案体系。  相似文献   

13.
黄家良 《桂海论丛》2003,19(2):82-84
我国正面临着重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问题。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客观地看待和防范地方政府失信现象便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刘德智 《桂海论丛》2005,21(5):63-65
诚信不仅是我国传统道德体系的根本和基础,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诚信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源泉。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加强社会诚信教育:一是要以个人诚信教育为重点,更新诚信教育的内容;二是要重点加强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诚信观教育;三是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努力提高诚信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核心机制,失信联合惩戒在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功能,对于营造诚信的社会经济环境意义重大。实证分析显示,囿于全国性法律的暂时缺失,地方立法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出现对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本身的规制缺位、失信行为的种类划分标准参差不齐、失信主体的救济措施缺失以及失信联合惩戒体系互异等现实难题。对此,应当以合法原则、后果与行为相当、必要限度以及责任自负为基本遵循,通过明确区分标准,将失信行为分门别类,完善立法设计,建立失信主体救济机制以及加强法律控制,对相关法律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推进社会信用法律出台,构建统一的失信联合惩戒体系等举措,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推国家治理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中共中央下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大学校园长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要认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用诚信建设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7.
张家寿 《桂海论丛》2009,25(4):52-57
我国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金融组织机构体系不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立法和法制建设滞后、金融创新不足等问题的制约.要加快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构建与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8.
张家寿 《桂海论丛》2009,25(3):53-58
我国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金融组织机构体系不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立法和法制建设滞后、金融创新不足等问题的制约.要加快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构建与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9.
陈玉光 《桂海论丛》2002,18(4):38-40
信用危机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陷阱,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转型期道德上的缺位、信用观念的弱化和信用体系的残缺、企业的短期行为以及我们对各种严重失信行为打击力度不够所造成的.欲使中国经济走出信用危机的陷阱,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建诚实守信的伦理规范;二要加强对企业或法人经济行为的道德监察和监督;三要尽快建立起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以制度约束失信行为;四要健全立法,严肃执法,强化对各种经济败德行为的经济和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20.
田天  刘青 《中国发展》2008,8(1):34-38
该文研究了培育诚信、建设信用经济的渊源及必要性问题;阐述了创新性地在中国全社会探索构筑和建设社会信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