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求。中部地区既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集中地;又是承东启西,南北互动的关键区域,其发展可以惠及整个中国。现实中的“中部塌陷”主要受制于中部“三农”。求解中部“三农”的途径主要有:拓宽国家中部政策;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带动产业向中部的梯度转移;加强中部地区的基础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在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中部地区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数字经济时代,中部地区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部地区交通、地理位置等优势有利于网络直播营销发展,网络直播营销有助于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崛起和重构中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中部地区网络直播营销起步晚、发展较慢,存在直播营销定位局限、直播营销专业性不足、后端供应链匹配不力等具体问题,必须以法治保障中部地区网络直播营销的发展。通过深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正当程序理论和情境监管理论的先进理论,可为网络直播营销发展的法治保障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中部地区网络直播营销发展的法治保障架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研究湖北保康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探索,分析保康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方法和措施,进而有力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相似文献   

4.
中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城乡发展存在着许多不协调、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这些制约着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进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在深入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中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问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发展是一个梯度开发格局,先东部再中部再西部。在东部已经实现高度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情况下,应进行全国甚至全球配置资源,从而优化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分工协同发展。随着东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和承载容量不断减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力量必然理性进行产业转移或者产业布局,加上中部地区丰富的各种资源以及相对较低的各种成本等优势禀赋,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内生性。国家主动对中部崛起进行政策支持,特别是中部地区外资成功发展案例以及即将出台的各种新政,必将使中部崛起具有外在性。中部地区先发展起来的企业和产能也继续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外资完全可以同中部资本联合开发第三方市场。外资参与中部崛起具有巨大潜在空间,外商投资中国必须有新思维新举措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柯影 《海南人大》2010,(1):50-51
2009年12月8日至11日,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由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昌元任组长,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符桂花任副组长,我省部分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四届人大代表组成的联合视察组,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有关情况,就如何加强中部地区生态保护以及发展中部地区特色生态产业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与企业共生发展的基础在于谋求共同的利益。文中引入生态学的共生理论,对中部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进行共生结构特征分析,通过分析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建立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共生发展机制,以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区域经济发展新阶段中,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面临着与以往阶段不同的新背景——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划分。在新导向、新背景下,中部地区要抓住机遇,主动参与全球分工,直接接受世界先进生产力的辐射,有重点地着力推进“无梯度”共进式增长,先行在某些具备条件的、带动力较强的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再通过区域梯度传导和激发“蝴蝶效应”,实现跨越式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首先分析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科学发展战略,然后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把推进城镇化作为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大结构性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并将“质量”标准引入城镇化的评价和衡量体系。近年来,中部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但偏重于规模式扩张,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中部地区提高城镇化质量,必须做好总体规划,坚持“化人”与“化地”的统一,推进户城融合互动发展,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与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中部地区是经济欠发达而又人口众多的“微缩中国”的真实写照,人力资源既是最大的优势、潜力,也是限制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的瓶颈。立足中部特点,加强中部合作,用足用活政策和法律是现实充分就业,确保“中部崛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规划对我国未来五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一个中肯而务实的筹划.当我们站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十一五"规划,有两点特别引人注目:一是规划重申了"中部崛起"和"自主创新";二是进一步强调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当我们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去审视这两点:前一点强调中部地区要创新突破和占领产业高地;后一点强调中部地区要利用承东启西的产业转移的机会,加速经济的发展.而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颇地去贯彻这两点.如果过分地强调前一点,中部地区就可能被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封闭化和边缘化;如果过分地强调后一点,中部崛起和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不可能实现.因此,怎样把这两者协调统一起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六稳”、“六保”的政策目标下,稳定房价具有较大现实意义。基于中国267个地级市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地方财政支出、人口迁移以及预期对房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市场对房价上涨的预期是推升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此外,全国层面的房价受到地方财政支出资本化的正向作用,东、中部地区房价受到人口迁移数量的显著影响,西部地区房价受到第三产业占比的支撑。因此,稳定房价的关键途径是维持购房者的市场信心,确保人口流入有助稳定东、中部地区房价?确保第三产业发展则是 稳定西部房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给中部六省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也面临着现实困境与严峻挑战。因此,中部地区摆脱困境的关键是选择一种适宜的战略思路,寻找快速崛起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区域内经济的振兴、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也关系到全国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宏伟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这个大局。因而,研究探讨如何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是一个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图以江西省宜春地区为背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要把握好的两个重要问题作以下粗浅探讨。一、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搞好生产力布局合理分布社会生产力,对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搞好生产力布…  相似文献   

16.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1980—2009年间中部六省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中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显著。此外,能源消耗带动GDP增长的效率在逐年上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追求低能耗高产出增长模式的转变。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正处于临近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拐点的阶段。加速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区域低碳发展的目标,中部地区政府必须进行有效的职能和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7.
论中部崛起在区域统筹中的三大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湖 《理论前沿》2005,(12):15-17
中部崛起战略的规划和实施,必须站在宏观决策和国家战略层面上。正确应用国家政策、资金、项目的扶持手段,科学处理好中部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布局中的战略定位。在确保我国整体经济运行良性健康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对中部本土经济与社会资源要素的充分整合、开发与利用,来提升中部经济的自我发展与创新能力,从而在推进我国中部地区在国家的区域统筹方略中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的严重缺乏长期制约着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引洮工程的建成 ,将实现中部地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根本上解决当地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对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在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和发展,本文用竞合博弈模型和SWOT分析法得知,基于主导利益的相关性和互补性,省级政府间实现合作更有利于中部地区的长远发展,建立起政府间合作机制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下省级政府间实现合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关系,运用修正后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全国30个省区市2011~2019年的发展指数进行分析,探究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全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滞后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发展仍处于中等水平和失调状态,且均存在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次之、东北部和西部地区较差的不均衡现象。建议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向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缩小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差距,增强耦合关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赋能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