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肖委  王皓玉 《世纪桥》2011,(11):13-15
抗战胜利后,在国内外形势激荡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围绕中国的前途,各自提出了"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的政治主张,并为此展开了和平谈判、军事斗争等多种形式的较量。国民党政府在实质上不愿放弃其"一党训政"的政治体制,并因此发动内战,来试图"捍卫"这一逆历史潮流而行的专制体制,最终被历史无情的舍弃了。中共"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在解放战争时期因国共双方政治、军事力量的逆转,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积极筹备及顺利召开标志着中共"联合政府"主张得到了完整、彻底的贯彻和执行。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史料的基础上,试着去研讨这一时期中共"联合政府"政治主张发展演变的整体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共产党邀请民主人士参加新政协的由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后期,就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中国拥护建立联合政府的各党派各阶层的代表人士纷纷集会,抨击国民党一党专政,拥护中共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经过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争取民主的斗争,国民党当局被迫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社会贤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即旧政协)在重庆开幕。会议通过了五项协议不久,国民党政府就公然违背协议,发动内战。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提出联合政府主张是抗日战争后期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件大事,但一般史书对此总是一笔代过,对其演变过程及相关的重要疑点缺乏必要的分析,因而在教学和研究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误解,甚至有人认为中共提出这一主张不过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统战政策,是权宜之谋。这表明对有关联合政府主张的来龙去脉及相关疑点给予清楚的交待是很必要的。下面是笔者的几点考证和粗浅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944至1945年8月间,中国抗战进入尾声。当社会各阶级都在为抗战之后"干什么"积极行动之际,中共也有了自己逐渐明晰的政治设计。作为延安时期中共机关报,《解放日报》社论在宣传党的政策决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从中可以清晰把握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前后的政治主张。其时,中共最重要的政治设计在于包括国民党统治集团及各党各派在内的"联合政府",为此,中共曾积极努力力图使其变成现实。不过,中共也一直坚持中国的出路在于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并且在解放区较为彻底地实行了这一道路。在"迂回曲折"诸路不通之后,中共最终选择了剔除国民党统治集团的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另外一条"联合政府"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潘焕昭 《理论学刊》2007,1(3):20-22
自1944年初秋至抗战胜利前后,建立联合政府是中共中央一再强调的政治目标。现有论著中有将中共此时的联合政府构想作为一种单独的国家方案来加以论述,学界同行对于联合政府的定位也存有歧见。一种观点认为,联合政府是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具体形式,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是新民主主义建国理论的具体化;另一种观点认为,联合政府主张是与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不同的另一种建国思路,或者说是以新民主主义国家为发展方向的过渡性建国方案,甚至于认为联合政府这种政权形态体现着旧民主主义性质。但无论持上述哪种观点,似未见论者展开分析,故有加以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中共七大提出的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联合政府的主张,因当时尚不完全具备实现的条件,且历史的演进又导向了内战,于是就产生了提出这一主张是战略目标还是策略口号的疑问.其实,建立联合政府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探索所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略目标;中共七大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的路线,完整地提出了建立联合政府的战略构想;由于抗战后期形势发生突变,中共调整了原有的战略部署,这一战略构想未能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7.
1944年毛泽东提出"联合政府"口号,与国民党开展谈判.希冀建立的联合政府和新政协协议被内战所打破.此后.毛泽东领导的中共仍提倡建立联合政府,但此时的联合政府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排除了大资产阶级的联合政府.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未放弃联合政府的口号,因此,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联合政府的实践,是四个阶级当家做主...  相似文献   

8.
从1942年到1944年,中国共产党在如何建立政府问题上的主张,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1943年下半年提出的"20条"方案,中共在原方案基础上提出了更多要求,尤其是增加了三条全国性的政治议题,但依旧没有提出改组国民政府的问题。1944年9月的国民参政会,中共提出"联合政府"的主张,公开挑战国民政府的权威。  相似文献   

9.
中共"五一"口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五一"口号,缘起于抗战后期的民主联合政府主张和战后初期的政治协商会议实践,形成于1948年上半年政治军事各方面时机业已成熟的革命形势.各民主党派对中共"五一"口号联合发出"五五"通电,响应空前热烈.由于交通的阻隔、毛泽东对时局的判断和访苏计划的改变等原因,三个月后,中国共产党方面才对各民主党派的"五五"通电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关于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最初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提出的。综观其提出、发展、演变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35年10月至193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联合政府的最初模式——国防政府;第二阶段,1939年至1944年,提出联合政府的最高形式——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并在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实践,创立了“三三制”地方联合政府;第三阶段,1944年秋至1946年2月,提出实现联合政府的战略步骤,并在政协会议上,努力争取临时联合政府的实现;第四阶段,随着民主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最终实现了全国统一的民主联合政府,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崭新的政权形式。本文试图对中国共产党关于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作一历史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争取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口号,也是中共一直坚持的原则。对于在全国范围内要实现什么样式的民主政治,中共的追求经历了抗战初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到中期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再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选择美国式民主政治,最后确定了新民主主义联合政府的样式。这一过程,既联系着中共的理论创建,也联系着中共对国际形势发展前途的判断,同时还联系着中共对苏美民主的认识发展。选择过程中的变化,表现了中共对自身人民代表地位的强大自信。  相似文献   

12.
1945年前后,国共两党围绕中国究竟向何处去的问题都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和努力。实践证明:国民党的一党独裁政策,带给中国人民的是一个"黑暗的前途",所以注定了它以失败收场;共产党提出的联合政府的主张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是一条通往光明之路。  相似文献   

13.
成立包括国民党在内的“民主联合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在1944年8月提出,并经党的七大正式确立的重大政治主张。近十年来,随着国共关系史、抗日战争史以及中国共产党政权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民主联合政府”的研究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  相似文献   

14.
彭述之是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在主编《向导》周报和贯彻中共中央指示精神的实践中积累并形成其宣传思想。他主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无产阶级宣传的党性与阶级性统一,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坚持联合战线中的独立批评原则,坚持中共宣传言论出版自由。其宣传思想对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推进中共理论宣传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郭溪土 《求实》2006,(Z1):1-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建政,民主执政,建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立了民主联合政府,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广泛地参政议政,并开始探索党政职能分开的问题,较好地体现了中共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统一战线政权管理国家,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执政理念。周恩来是落实民主执政的典范,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并身体力行,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一、民主联合政府的杰出组建者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就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共产党决不会建立自己的一党制政权,而要建立由广泛…  相似文献   

16.
加强中共历史群体性研究,就是在中共历史研究过程中要关注不同社会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这是加深和拓宽中共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摆脱传统研究范式中的"精英史"和"事件史"藩篱束缚的必然要求。在中共历史学界,张静如率先提出了加强社会群体研究的主张,并围绕这一主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详细阐述了中共历史群体性研究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加强中共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等问题,为中共历史群体性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一、坚定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里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  相似文献   

18.
罗玉兰 《世纪桥》2012,(7):20-21
谈判就必然有让步,只有坚持就不成其为谈判。在重庆谈判中,国共双方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让步:中共方面在承认蒋介石的领导、国民党第一大党的地位,不直接提联合政府等问题上都做了让步;国民党方面也承认了中共以及其他党派的合法地位;在军队,解放区等问题上也做了相应让步。  相似文献   

19.
蔡和森作为中共早期杰出的代表之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不仅积极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且还极力主张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国情;他主张创立无产阶级政党,并要求党坚持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不懈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诞辰130周年。宋庆龄的一生坚定追随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伟大事业;忠实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坚决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积极投身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独特而卓越的贡献;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的正确主张,满怀深情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被周恩来誉为“国之瑰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