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博渊 《南风窗》2010,(5):77-79
若将为联合国工作的中国人比作一支军队,那就是一个将军,几个校官,一堆士官和寥寥小兵的失调比例。1.12海地地震让创建65年的联合国遭遇了史上最惨痛的人员伤亡,然而秘书长潘基文宣布的联合国遇难者名单并不包括在联海团总部大楼内遇难的4名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因为后者代表中国,并不属于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非研究日本问题且从未到过日本的中国人,我对日本的主要印象,一直停留在日本遣唐使赴唐学习域外先进文明、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华灿烂文化以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日两国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的历史层面。2011年2月底,  相似文献   

3.
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近30年来日趋兴盛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是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扩张主义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挑战的理论回应。其理论核心生态发展观以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标,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生态重建模式,为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实践既是人与自然的物质性实践,也是人的生态伦理实践。生态实践的道德要求不仅指向自然价值的伦理认同,更需要自律性的生态诚信。生态诚信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的道德自我的生态重塑及其对象性实现。生态实践的伦理辩证法是对象性的自然价值认同与内在的生态诚信观的实践性统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宏观背景,试图从破解环境刑事司法问题的角度,探讨生态法益的刑事法律保护问题。期待为生态文明建设与法治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贡献点滴力量。  相似文献   

6.
生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移国内的环境成本,通过掠夺资源、转移污染企业、垃圾出口以及设置环境壁垒等方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生态掠夺,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这种生态帝国主义行为不仅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破坏了全球生态平衡,威胁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深了全球发展的不公正性,使得全球环境非正义现象持续加深。面对生态帝国主义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应对,倡导环境正义,完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源于欧洲环境实践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其目标是对现代工业化社会如何应对环境危机进行分析,要求采用预防和创新的原则,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转型和市场机制深入发展,生态现代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演化出不同的模式和特征。结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对源自西方的生态现代化理论进行批判和超越,中国式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实践逐渐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生态殖民扩张是生态社会主义者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我国作为连续15年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生态殖民主义也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以各种形式彰显出来,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我国应对内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领导干部的"生态审计",对外采取动态的外资政策,加大对资源的保护力度,积极抵制生态殖民主义在我国的扩张。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化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按生态规律运行的人类生存方式。作为一个整体研究范畴,生态文化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通过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的追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文化观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合理继承与超越,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的坚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法制博览》2018,(8):222-223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造成了主流文化受到冲击,信息泛滥等负面影响,外来文化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腐蚀等都造成了文化生态失衡,加大了文化生态治理难题。文化生态具有遗传性。变异性和多样性的典型特征,从多角度分析把握文化生态的特征以此把握治理文化生态的研究,对于治理文化生态失衡问题,重构良好的文化生态体系,构建利于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文化生态和谐健康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法制博览》2019,(28):35-37
生态执政是政治文明生态化和生态文明政治化的双向互动过程。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了执政方式的生态化,但同时也面临着瓶颈约束。如何有效实施生态执政方略是党进京赶考的一道重点考题。贵州省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提高政治能力为主线,完善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以四维度为框架加强微观层面的运行机制调控,当好生态执政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而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化建设具有普遍性和规范性的特征,要求人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深入研究和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展规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又重要的历史课题。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表明,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对环境观点相对不足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张的有益补充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诉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社会主义不仅指称一种未来理想的社会形态,更指称一种建立在真正人性基础上的合理社会目标和价值追求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应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理性与生态理性的相互统一,这也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高兹的目标.高兹通过对经济理性的现代性批判与对生态理性的合理性建构,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一理想鲜明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我国面临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一系列危机。针对我国生态补偿的实践的现状和缺陷分析,取得关于长三角流域的生态补偿法律保障机制的启示。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为目的,从法律的角度去研究长三角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流派,虽然提出废除资本主义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地球等激进观点,但其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态危机的批判根本没有走出马克思主义洞察和预示的视野而缺乏新颖性,在寻找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力量和途径上因找不到依靠的阶层和明晰的道路而存在茫然性,在未来理想社会的构建上因带有浓重的乌托邦色彩和无政府主义倾向而缺乏可操作性。这三个因素导致其前景并不乐观,最终可能会转向生态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人格的考察具有立足于现实并指向未来理想的双重维度,他一方面强调人格作为人之本质特征可以归结为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一方面强调人格是现实的、社会的人所具有的特质,注重人格的现实性维度。由于时代的局限,虽然马克思当时并没有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是,他认为未来理想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双重和谐的社会,而在这个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主体,并且能够自觉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展开行动,并自觉承担起对于他人包括后代人的责任,注重自己行为对社会和自然的长远影响。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马克思的这些设想对于我们进行新型人格的塑造,无疑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原则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必然会造成人与自然的紧张和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在资本逻辑支配下产生的“人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现象,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解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之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是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发展之路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元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生态文明的发展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生态执法保障的水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应该具备问题意识,从问题出发强化生态文明的执法能力,保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