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益冲突是公共行政与公共服务存在的普遍现象。利益冲突的核心在于公职人员透过作为或者不作为等不当手段,为自身或者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利益冲突分为显现的利益冲突、表面的利益冲突以及潜在的利益冲突三类。对利益冲突缺乏有效管理,无疑将侵害公共利益、破坏政府合法性、侵害公共服务理性、诱发腐败问题、降低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从国际经验并基于我国情况,应从管理、控制、引导三个层面构建本土化的利益冲突预防机制,通过制度体系与道德伦理的结合,内化公职人员对公共价值的追求,提升职业伦理、道德素养,增强社会责任,促进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
民族伦理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历史变迁中形成的稳定的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社会主义道德是以中华伦理文化为根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价值准则和规范体系。在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民族伦理与中华伦理文化的同质性和同一性不断增强,这种同一性构成了民族伦理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在一致性。而民族伦理的独特性特征,则使它既表现出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互补性,同时又在两种不同的身份建构中表现出一定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3.
公共伦理教育是高校青年学生树立伦理观念、健全伦理人格和生成伦理素养的基本途径,具有“软法”规范、公共精神塑造和个体道德激励等实践特质。考察高校公共伦理教育实践,目前仍存在把伦理知识教育与伦理教育相互混淆、专业课程教育与伦理教育相互割裂、伦理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较为落后和专门性规范化的伦理教育体系尚未形成等现实问题。对此,应从推进伦理教育与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彰显伦理责任与风险教育的价值特色,创新伦理教育教学的实践模式,完善专业性规范化的伦理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升高校公共伦理教育实践品质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杨贵春 《学习月刊》2009,(10):13-14
公共管理伦理是整个公共管理系统的特殊要求,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特殊表现,是公共管理主体在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时所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旧的经济体制的作用正在削弱,新的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经济的转型要求公共管理伦理的转型与之同步,而我国现阶段却未能克服这种转型时期的脱节。  相似文献   

5.
"伦理的终结"与"道德的解放"——后现代伦理的宗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东亮 《探索》2006,(4):172-175
后现代伦理是一种对待现代伦理的态度,以及力图超越现代伦理的一种努力;它批判现代伦理学的规范主义或规则主义倾向,要求终结"伦理的暴政",还原"道德的本相",使道德审美化,建构一个"审美化"的道德世界.  相似文献   

6.
于海溶 《世纪桥》2007,(2):71-72
在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经济伦理越来受人们和社会的重视。经济伦理中的“双赢”理念作为经济发展中的最高目标符合伦理学的优良道德。从总体上看,“双赢”符合道德总原则理论三方面内容:人性,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本性的理论;道德本性,道德目的、道德终极标准的理论;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善恶原则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刘云林 《求实》2004,1(1):63-65
道德法律化作为我国法治进程中学界所持的一种立法主张,需要从理论上加以进一步的辨析.由于作为伦理科学核心范畴的伦理和道德的区别,决定了在立法过程中伦理和道德与法律的不同关系伦理与法律之间存在着由此达彼的可能性,即伦理可以被法律化;道德和法律则根本不存在沟通的桥梁,从而道德不可能通过法的创制活动而上升为法律.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3,(4)
在法伦理视域中,"弱者权利保护"命题实际意味着对弱者权利保护道德基础的追问、对相关法律制度的道德批判以及对弱者权利法律实践中道德因子的探寻。确立弱者权利保护的道德哲学根基,应立足于生活世界本身,尽量消除工具主义思维,实现道义伦理与功利伦理的有机结合。重新昭示个体德性,确立弱者权利保护的公共伦理,并以内含伦理精神的法律运行过程来整合公共伦理与个人伦理,是破解弱者权利保护道德困局,实现弱者权利保护法律与伦理统一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9.
聂火云  梁敏 《求实》2003,1(1):24-27
市场运作既表现为一种经济机制的运行状态 ,也表现为一种伦理机制的功能状况。伦理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和调节机制 ,动力机制以功利追求和伦理追求为市场运作提供驱动力量 ,调节机制以道德他律和自律的方式来调节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关系 ,统合功利与道义、公平与效率 ,从而造就出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和道德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与其相适应的道德秩序日渐瓦解,而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与其相适应的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伦理秩序尚待健全。其中政治伦理与伦理政治化、经济伦理与伦理经济化、传统伦理结构的解体是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选择的几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和道德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与其相适应的道德秩序日渐瓦解,而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与其相适应的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伦理秩序尚待健全。其中政治伦理与伦理政治化、经济伦理与伦理经济化、传统伦理结构的解体是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选择的几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雷锋的道德关切与陌生人的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陌生人社会里如何提倡一种道德关切,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雷锋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蕴含着这样一种作为行事规则的"在意他人、顾及他人和帮助他人"的道德关切,它体现了陌生人社会应有的一种普遍的伦理气质与价值存在。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的经济性、共同性、渐进性从不同维度促生了共同富裕的伦理精神。道德是经济关系的反映,共同富裕最基本的是经济富裕,共同富裕的经济性揭示了道德深厚的物质基础。关切人是伦理学的基本使命,共同富裕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关心每一个人,而且在精神生活上尊重每一个人,共同富裕的共同性关切了每一个个体的价值尊严。渐进性共同富裕具有的民族必然性进一步激发了共同富裕的民族进取精神。加强对共同富裕伦理精神的探讨,理论上对于深化共同富裕的价值合理性研究,实践上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实现美好生活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长安  丁雪枫 《唯实》2002,(1):11-15
科技领域的道德困境,要求对科技伦理予以探讨。儒家伦理的优良 道德及其方法,使这种探讨成为可能,并为中国科技伦理的建构提供了深厚的底蕴。儒家伦 理中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现代科技伦理的建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理论上,它有利于增进科技伦理与民族精神的融合;在实践上,它有利于促进科技生产者 和使用者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5.
蒋大力 《世纪桥》2008,(11):60-60,62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根本特征,和谐的校园文化的根本特征是和谐校园伦理。和谐校园是具有和谐伦理精神的校园,它具有校园政治伦理、校园文化伦理、校园人际伦理、校园生态伦理等方面丰富的伦理意蕴。和谐校园伦理特征具体体现为:公平正义性、真诚关怀性、创新有序性、绿色生态性等。构建和谐校园,应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人道与和谐协调发展等基本伦理原则;加强校园人文道德精神教育与先进伦理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制度和管理的伦理建设;发挥师生在建构和谐校园中的主体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简称党依法执政)不仅是一个制度与法律的规定,更是一种道德自觉。党依法执政始终在中国现实的社会道德环境中得以实施,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支持。探寻党依法执政的伦理属性、道德原则与执政者的道德规约,无疑是道德支持党依法执政的重要话题。本文研究不在于以我们的道德理想取代依法执政,而在于党依法执政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吕秀峰  陈春燕 《新长征》2008,(10):49-50
企业伦理是人们在企业经济生活中形成的道德关系的反映和概括,是人们对企业行为道德遵循的判断和评价善恶的尺度。我国企业在适应转型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伦理失衡问题,这不仅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对社会造成了危害。因此,有必要对现今我国企业管理中所存在的伦理问题及其成因作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以培育企业伦理精神为重点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企业行为的伦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兵 《探索》2002,2(5):98-100
在提倡诚信原则的今天,企业行为的伦理问题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围绕企业行为的伦理学前提、规范性环境、道德的实现以及道德逻辑结果等基本性和根本性问题,本文做了初步的思考。其分析方法和基础性结论,对当前各类企业的伦理道德教育管理和制度创新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伦理素养简单的说指的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基本伦理修养,主要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实践等因素以及一个人在伦理道德方面的行为能  相似文献   

20.
从日常生活伦理走向现代公共伦理--腐败的伦理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俊 《求实》2006,(2):38-40
当前的腐败现象折射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我国的行政文化还处在现代化的过程之中,传统伦理和传统行政文化中的许多陋习仍旧在延续,日常生活方面的伦理习惯依旧极大地影响着现在的政府官员,而腐败的发生与这种陋习有很密切的关系。因而,要过渡到现代公共生活伦理、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必须逐渐培育官员内在的法制意识、平等意识、契约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建立一支职业化程度很高的现代公务员队伍,形成一个具备现代公共意识、符合现代公共伦理要求的行政文化环境,从而大大降低腐败发生的频率和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