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政党体制出现危机、对制度能否满足人民需求的疑惑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公民社会和社会运动成为主要的政治行为体。本文分析了公民社会在拉美政治辩论中的作用,以及它与民主化进程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本文还讨论了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探讨了公民社会是否有能力在无意取代政治机构的前提下构建普通公民与国家的良性关系,使前者成为真正的主权所有者而非国家的臣民。  相似文献   

2.
2003~2008年,拉美经济经历了一轮强劲扩张,这得益于世界经济的强劲增长、中国及亚洲新兴经济体对拉美能源及原材料的巨大需求、贸易比价的大幅改善以及海外劳工汇款的大幅增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拉美经济造成冲击,出口收入大幅下降,但由于大部分拉美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稳固的金融体系、积累了可观的外汇储备,通过实施反周期的刺激政策,拉美经济很快就开始复苏并步入正常增长的轨道。近10年来拉美经济之所以能够由衰退转向繁荣,除了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外,拉美国家自身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拉美国家普遍实施了强调增收节支与可持续增长的财政政策、着眼于抑制通胀与货币升值压力的货币政策、注重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政策以及重视包容性增长的社会政策。未来拉美经济还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出口收益下降,制造业缺乏国际竞争力,投资率偏低,社会挑战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3.
当前,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拉丁美洲相当活跃。奉行这种主张的一些政党已成为反帝反霸,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解决拉美事务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这支政治力量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拉美局势有何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上半期,拉丁美洲经济确实陷入了危机。这是国际舆论普遍承认的客观现实,没有必要避讳“危机”的提法或采取不承认主义的态度。1985年联合国拉美经委会认为,“拉丁美洲遇到了三十年代以来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危机。”1987年初在墨西哥首都召开的拉美加勒比国家部长级特别会议,也认为“自八十年代起,拉美经济陷入了五十年来最严重、最深刻的危机”。现在的问题是,这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危机。我认为,这不是任何一种单一性的危机,而是多重性的危机。它是发达国家的周期性危机和结构性危机,以及拉美国家的发展危机相互交织,而以债务危机为集中表现的一场深刻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拉美文化是印第安土著文化原体与欧洲天主教文化、非洲黑人文化等异质文化之间经过挑战—回答运动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模式,它在以天主教文化为核心的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即边缘性和从属性、混合性、运动性、外源性。拉美文化的前述特征,决定了该地区民主政治的独特性——它模仿了新教文化下代议制民主的外表,却行天主教文化下委任制民主之实,纸面上的民主往往为事实上的独裁或集权所取代,这也正是该地区民主化进程曲折发展的根源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联合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调停提供方。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后,联合国逐渐介入并提供国际调停。目前在叙的联合国调停已经过了依次由安南、卜拉希米、德·米斯图拉参加的三个阶段。在调停进程中,联合国的身份经历了从处于边缘的关注者到联合调停人再到调停的单独牵头者的转变,此间联合国的作用则发生了由以提供和解方案为中心到以提供谈判便利为中心的变化。联合国身份及作用的变迁,受到危机局势的演变、阿盟立场的转变、联合国有限的能力以及国际社会分裂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五年来联合国的调停,既需要肯定其成绩,也应该对之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7.
20多年前拉美民主化进程启动时,拉美精英阶层、普通民众以及国际社会都对拉美民主化发展充满期待。然而,进入新千年以来,拉美民主化进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拉美国家已有多位总统迫于民众压力提前卸任;一些国家的选举投票率下降,民众示威抗议等活动时有发生。2004年4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了由专家学者完成的关于拉美18国民主现状的报告《拉丁美洲的民主:公民民主的未来》(UNDP,DemocracyinLatinAmerica:TowardsaCitizens’Democracy,Argentina,2004)。这份理论与事实并重的报告对拉美民主问题进行了独到的解析,为深入了解拉美民…  相似文献   

8.
语言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认知,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媒介,也是安全研究的重要维度。特定的话语可塑造威胁身份,叙述危机故事,对言语对象制造话语障碍,形成话语压力,建构话语危机,影响相关政策,使特定问题安全化,并影响安全程度的高低,导致不同的安全政策,甚至助推战争。中国在近三十年来一直面临来自西方世界的话语压力,在国际舆论场中经常陷入不利境地,有时由于某个话题成为舆论焦点,遭遇话语危机,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威胁南海航行自由”“中国威胁世界秩序”以及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等。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亟须研究和应对话语压力和话语危机。中国需要加大世界发声力度,提高话语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大中国文化理念的国际宣传,重塑中国话语的国际语境;努力提升国际话语权;避免话语与行为的盲目自大,避免不必要的话语攻击和误解、有针对性地做好美国关于中国话语的改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话语障碍和话语压力,有效缓解和化解话语危机。这是为中国塑造良好外部环境、提升中国国际形象、使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更加顺畅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10.
新千年伊始 ,人类社会正满怀希望地迈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谋求 2 1世纪崛起的中国正进入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让中国走向世界 ,让世界进入中国”,成为时代的呼声和历史的趋势。增进国际间的了解与交往 ,总结和借鉴外国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 ,是谋求发展的中国所需、是立志现代化的中国所求。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家哲先生撰写的《拉丁美洲 :从印第安文明到现代化》( 1 999年 6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一书 ,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拉丁美洲国家孜孜不倦地谋求发展、致力于现代化的风景图。它对于人…  相似文献   

11.
拉丁美洲幅员辽阔,面积为2,070多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8%,超过了整个欧洲加上美国面积的总和,人口达3.7亿,共有32个国家和11个尚未独立的地区,资源丰富,是第三世界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近二十年来,达一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同美国矛盾非常尖锐,同苏联也展开斗争,在第三世界反霸事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主流理论认为,制度决定了行为体的行为,但同时又建立在行为体本身的行为基础之上。学者如何避免内生性陷阱呢?本文强调一种具有一定程度外源性的因素的重要性,即制度模式及其设计。由于这些概念框架并非出自行为体的偏好,因此它们在制度建设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独立作用。事实  相似文献   

13.
拉美民主向何处去?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迥然不同的回答。从拉美民主的现状来看,政治文化中非民主的成分仍然很大,公民社会发育不健全,公共机构腐败严重、运转不灵,选举缺乏实质意义,政党丧失社会信任,政策导向具有严重的倾向性,国际环境的影响也很不确定,权力高度集中于新兴的经济精英手中,权力结构出现严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拉美社会不平等的程度会进一步加深。在宏观经济形势较好时,拉美的民主尚可保持稳定。一旦经济形势逆转,拉美的民主体制便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14.
海湾危机与战争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从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起至1991年2月28日多国部队与伊拉克之间的地面战争结束止,前后只有7个月。但是,由于拉美多数国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关系密切,与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也有不少联系,因此,拉美各国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这次危机与战争的冲击和影响。一、海湾危机与战争对拉美经济的影响弊多利少海湾危机导致国际石油市场一度紧张,价格上涨,每桶原油价格由危机前的15美元涨至20多美元,1990年9月下旬曾一度突破40美元。拉美5个石油出口国(委内瑞拉、墨西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因石油提价和增加出口量而增加了收入。据德国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拉美民主化进程的研究已经从关注民主转型转变为分析民主体制的巩固、质量和治理问题.民主政治体制确立以后的具体制度安排与运作是一个社会能否实现可治理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民主政治的竞争、参与、问责等诉求与民主体制的稳定、秩序和效率等要求构成某种紧张的关系,体现在拉美国家政府组织的基本形式即总统制及其与政党、选举、司法等制度的相互关系之中.这种情况在拉美各国虽有差异,但探讨其一般特征仍不失为分析民主体制现状和前途的一种思路,也是民主化以后拉丁美洲可治理性研究中首先要加以认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84年2月23日至26日,第三世界社会经济研究基金会和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城联合主办了南南会议。这次会议以《地区一体化在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作用》为中心议题。会议期间,来自亚、非、拉的代表就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对拉美地区的影响、拉美地区一体化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本刊应国内许多读者的要求,从这次会议的论文中选译了四篇,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1月,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在阿根廷参加第4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期间,受到了来自民众的强烈抗议。这是自1958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理查德.M.尼克松在委内瑞拉被愤怒的民众投掷石块以来,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在拉丁美洲受到的最差的待遇了。在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和玻利维亚总统候选人埃沃.莫拉莱斯的鼓舞和煽动下,数万名民众举行集会,谴责美帝国主义和已遭搁浅的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布什会受到强烈抗议,事先并非毫无征兆。在他出访前夕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53%的南美洲人和87%的拉美“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s)对美国总统表示反感,…  相似文献   

18.
奥巴马上台后提出了“巧实力”和多边主义的外交政策,实际上这一政策是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再次回归.之所以出现这一回归,原因既在于小布什政府推行的过度理想主义的政策没有收到成效,又在于金融危机使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出现下降.尽管奥巴马政府对拉美地区采取了更加现实、手段更加巧妙的政策,但美国政府追求的目标和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实质并未发生变化.奥巴马政府试图改变美国的霸权形象,缓和与委内瑞拉等敌对国的关系,但仍继续打压这些国家和激进的民选左翼政府.奥巴马政府加强了在打击贩毒问题上与拉美的合作,并在拉美提倡“民主治理”,让民主给人民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19.
本书收集了十位作者研究拉丁美洲的文章。作者论述了欧洲卷入拉美工会、政党、宗教等方面的问题,对拉美国家为反对本国的不公正和剥削而进行的斗争表示支持。作者认为,虽然目前美国仍是拉美地区最大的直接投资者,但在过去十年里,欧洲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一直稳步增长。拉美是欧洲的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和重  相似文献   

20.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欧元区的制度缺陷是危机发生和久拖不决的重要根源。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盟以加强财政纪律为目的,在现行框架内进行了制度改革。欧元区并无退路,通过继续深化地区一体化实现更紧密的财政联盟是从源头上解决危机的关键。然而,在欧洲货币联盟内在的政治经济逻辑支配下,欧元区的制度缺陷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