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体系是由服务价值、公正和公平价值、廉洁政府和政府生产力价值取向构成。在这一价值体系中,服务价值是位于这一价值体系的中心,而公正、公平价值、廉洁政府价值和政府生产力价值则处于这一价值体系的边缘。绩效评估功能的实现需要将这一价值体系贯彻到绩效评估的实践之中去。  相似文献   

2.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维度之一,马克思主义自创立开始就贯穿和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精神,人文精神与其整个理论体系所具有的科学精神紧密相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依法治国方略都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在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体现。同时,我国政府在施政中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主题转变论”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只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主题”,这一主题早已不符合我们时代的现实,因此必须“使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来一个根本转变”,提出应当“把是否有利于全社会与全人类和谐一致的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笔者认为,这一观点的基本前提和主要论点是站不住脚的。“主题转变论”把无产阶级革命仅仅理解为取得政权,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进而否定无产阶级革命是始终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这表明论者既没有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真,也没有认真思索全部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我们党在分析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变化时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两大主题,这与“主题转变论”的作者所讲的马克思主义主题也应改为和平与发展,完全是两个不同范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多姿多采的,而“主题转变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解为对以往马克思主义主体内容的否定,把坚持和发展对立起来,这显然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的科学体系。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理论精髓,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结构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 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系列重要思想成果的总和,是对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揭示。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深刻阐释了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实质上就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为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根本立场和基本原理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有重要地位,但不能把它简单地归结为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与我国古代民本思想与西方人本主义特别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有原则界限。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原则。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把以人为本的理念置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地位和全过程,作为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和要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妨碍以人为本的一切陈腐观念。  相似文献   

6.
<正>一、“城市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域而不是现成的理论体系本文想从讨论“为什么是城市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从追问“什么是城市马克思主义”开始。之所以称为“城市马克思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首先是因为这一问题的开放性而不是体系性。我们并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着现成可用的城市理论,也并不认为有一个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理论。其次是因为这一问题的历史性。城市的重要性在西方是与生俱来的。西方古代文明即“城市的”。众所  相似文献   

7.
王宝林 《学理论》2009,(31):19-20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系统阐述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内容,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的高度重视与系统安排。社会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工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必然包含三个层次的内涵:一是社会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三是社会建设必须体现公正这一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关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路径问题,即它的实现形式问题,不涉及对这个体系的具体概念、理论的理解。这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一、从两个层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意义,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验一个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目前存在的三种具体理论形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分别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另一个层面是由这三种具体理论形态或者以后产生的理论形态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其中,政治建设要以人为本,这是中国共产党一个新的执政理念,也是需要政治学者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刘俊祥所著的《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一书,就从人的政治主体性与人本政治的一般理论;“劳动人”的政治主体性与马克思的人本政治思想;马克思人本政治思想中国化与中国政治人本化的理论及实践这三个视角,对“政治建设要以人为本”的有关基…  相似文献   

10.
王新  李阳 《理论探讨》2003,(2):20-21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之时起就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 ,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格。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 ,到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发展而来的。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及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价值目标定位确立了立论基础,人的自由与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价值的基本蕴含,这一价值取向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公民主体、利益主体和道德主体等形式。  相似文献   

12.
高放 《理论探讨》2012,(3):168-170
“始作俑者”是贬义词,不宜用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创始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内容创始人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提法创始人,这是两个概念,不宜混同.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但是马克思从未表示过他的理论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协同马克思创立马克恩主义理论的恩格斯,有过马克思主义含有三个组成部分的思想.列宁第一次明确亮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提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十几个组成部分,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说明和表述,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有待进一步深刻阐明.  相似文献   

13.
梁树发 《理论视野》2009,(12):52-5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产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它们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不断的理论提升中实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理论提升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发展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并反复提到七次进行科学概括和精辟论述。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求是杂志社管民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该文认为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贯穿着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的精髓,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改革和完善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6.
“人民至上”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和时代表达,它内在地蕴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体现了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的互动过程,并在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中,激发出新的理论意涵和实践活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索中国人民的主体精神和主体力量,形成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并以构建中国式美好生活为现实途径,通向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愿景,这一价值理念彰显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本体论与方法论、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激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活力,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7,(11)
正数说之“一”一个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一个重要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李德顺教授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上撰文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完整理解和把握,是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建设,而不是企图寻找或构造一套一成不变的话语体系,更不是要借此提供某种“万应灵丹”。文章说,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它自己并且始终不变的根本原则,其实就是两条: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启动了中国社会发展从重视物质财富增长到重视人的价值提升的范式转换。这一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本位的发展范式蕴涵着诸多价值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而全面是人的发展的价值诉求;有效高速是经济发展的价值诉求;和谐是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全面协调是实现人、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经济的高速有效增长以及社会的和谐等价值理念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存在方式辨证统一于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实践,共同构建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理念体系。理解并把握这一价值理念体系内各价值理念及其相互关系是正确解读和全面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课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正: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兴衰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政策的优劣。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是政策系统分析的一条主线, 而价值分析必须确定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公共政策基本价值目标的探讨理应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正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正是我国公共政策社会公正原则的具体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