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小丢 《工友》2014,(1):50-51
正方文山说:"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愿意当自己。"如果你要问本书作者李沐泽他为何选择在三十岁的当口辞职去远行,他的答案大概就是想去真诚地面对自己。他说:"我并不害怕这个世界的边界,从一开始就不害怕。那些道理十年前我就知道,可我依旧懦弱而犹豫,在自己的世界边界里徘徊,无法突破。我花了太多时间与这个糟糕的时代一起劝慰自己该做怎么  相似文献   

2.
在江西瑞金提起夏复兴,人人都要竖起大拇哥称赞他,这个人称江西“蛋鸡王”的农民企业家,命运多舛,却不改初衰,用辛勤的汗水打造了一片独有的天地。他创办的养殖基地,就像一个天然的绿色世界,处处生机勃勃。就让我们走近这个令人钦佩的农民企业家,看一看他这一路走来的艰辛……  相似文献   

3.
钟天竺 《工友》2013,(8):58-58
我喜欢吃橘子,而我父亲,再好的橘子也不吃。有时候我们劝他,诸如橘子富含维生素C啊,这个品种的橘子特别好吃啊等等时,他就强调说:"再好的橘子我也不喜欢吃,因为我根本就不喜欢橘子的味道。"他的话突然让我有了想法。是的,作为一个橘子,哪怕是再好的橘子,也照样有人不喜欢。这个世界上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所爱的萝卜青菜,通往罗马的道路有千千万万条,很  相似文献   

4.
隐形恋人     
海钢在昏迷前只跟我说了一句话:“帮我照顾好风儿……她就在我家里……“之后便不醒人世。海钢是我最好的朋友,尽管许多人认为他这个人学究气太重,性格也有些与众不同,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我和他的友谊。我很喜欢海钢,喜欢听他讲科学世界里一切神奇的、让人惊叹的故事。偶尔我当然也会有些迟疑,觉得海钢的故事有些大概也只不过是他本人的幻想,因为它们听起来跟现实实在太远,那样  相似文献   

5.
谢岚 《工友》2013,(9):50-51
一先把工作、买车、按揭买房的事情放一放,用一年的时间,前往25个陌生的城市,采访25个陌生的同龄人,问问他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写成一本书。25岁的时候,西班牙人马克·塞雷纳做了这样一件事。2008年,世界发生了金融危机,西班牙也弥漫着萧条、不安和恐慌。就在这一年,25岁的塞雷纳想出去看一看,了解这个世界上和他同龄的年轻人是怎么生活的。当时,他是西班牙国家电台的记者,工作稳定,而且他的勤奋——手头永远同时忙碌着好几桩事情——也让他有了一些储蓄,可以买车,付得起住房按揭。"然后我问自  相似文献   

6.
潘荷花 《工友》2007,(6):36-37
周水桥,湖北武穴人,现任黄冈供电公司总经理,黄冈市人大常委、黄冈市企业家协会会长。他在主政黄冈供电公司期间,抢抓机遇,开拓奋进,使公司实现了跨越发展。他先后获得黄冈市劳动模范、黄冈市优秀企业家、湖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风行 《工友》2007,(1):64-64
本以为医生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职业,不料,竟有人敢对我们这白衣天使动粗:那天深夜,有个人被车撞成重伤送至医院,当时已是生命垂危,我们赶紧采取紧急措施,催促护送前来的他的哥哥赶紧交纳押金和救护费。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当代的诗歌坐标上,樊忠慰也许是最孤独的一位。2002年夏天,他在昆明远郊安宁县的一家精神病院养病,我和几个朋友去看他。他患有严重的幻听,已经从人类的世界里孤立出来了。他安置自己的那个山头十分荒凉,属于前工业时代的一处遗址,只是在经过重新平整的土地上点缀有一些植物和花草。在地理上,我一眼就发现,这基本上是一个被抛弃的地方,一个正常的人不会来到这里。我们去看他的时候,他的病已经不算严重,看来药物和环境对他的身体有帮助。他立即就认出了我们。看见了,他也不是忙着跟来人说话,而是搬来椅子、水壶和茶杯,他在每个来人面前的玻璃杯子里倒满了热水。我是第一次见到诗人樊忠慰。在我看来,这个传说中的深陷在“地狱一季”里的疯子举止正常,他看起来什么病都没有。他的目光有如儿童。他的眼睛是我在成人世界里所看到的最为清澈的一对。我打量了一下前来看望他的几个人,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暧昧不  相似文献   

9.
《工友》2007,(12):43-43
先后以免费性家教,认乞丐为干爹等极具轰动性的事件进入公众视野的珠海斗门区政协委员、地产商人贾永清近日再出高招,在第20个世界“防艾日”来临之际,他将旗下的一招待所辟出专门的房间建设“农民工性福之家”,十元一晚为农民工提供爱巢,凡有当地务工证、携结婚证的农民工夫妻可以大大方方住进低于成本价的招待所。  相似文献   

10.
死别     
夜里三点来钟,老穆的老伴厌倦了这个世界,忽然离他而去了。老穆没想到老伴会走,昨晚临睡之前他还给她喂了水,两人还说到了看病的事。老穆就是觉得一切都还正常才睡下的,也搭着这几天他被老伴折腾得实在太累, 一睡下去他就没像往常似的警醒。就这么睡到了后半夜, 老穆觉得肩膀上被老伴拍了两下,好像还听见她唤了他一声。起初老穆没怎么在意,等他意识到老伴可能有事, 急忙坐起来朝老伴那边看看,老伴已经走了。  相似文献   

11.
绿叶 《农村青年》2013,(5):21-24
八甸岳父意外在车站走失,他抛下生意,和妻子驾车行程三万公里,到处寻找亲人。旅途中,只要见到流浪老人,他都会收留,并千方百计帮老人寻找亲人。如今,岳父仍杏无音信,他却先后收留了98名流浪老人,帮助35人找到了家,因为生意暂停,并负债十多万元,他被人讥讽为“疯子”、“傻子”,而他不以为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天下流浪老人都活得有尊严——  相似文献   

12.
在重庆,有一位被称为“阿炳“的盲人音乐家张治平。在他的身后,先后走进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让他音乐的翅膀开始飞翔,进入了事业中的辉煌。世界模糊了,心里有一盏灯将他默默牵引张治平出生在重庆市北碚区一个工人家庭,但从小便显出天资聪颖。7岁时,张治平进入北碚区天生桥小学读书。开始,他坐第四排,老师在黑板上写的粉笔字在  相似文献   

13.
朋友小仪两眼放光地对我说:“我从来没有这样全心全意地爱一个人……他占据了我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我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我痛心疾首地看着她:“别爱那么多,八分就足够了!”太爱一个人,会被他牵着鼻子走,动辄方寸大乱,如被魔杖点中,完完全全不能自己。从此,你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你以他为中心,跟他在一起时,他就是整个世界;不跟他在一起时,世界就是他。太爱一个人,会无原则地容忍他,慢慢地他习惯于这种纵容,无视你为他的付出,甚至会觉得你很烦、太没个性,甚至开始轻视、怠慢、不尊重你……  相似文献   

14.
周丹 《工友》2015,(2):55
成功的山峰其实并不是遥不可及。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他是否有自信。生命是顽强的,在面对人生诸多挫折磨难时,能坚韧不拔、顽强勇敢地对抗生活所赐予的一切,就需要有足够的自信。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有一对兄妹,兄长因为长得丑而感到自卑,并且常常想,希望从来没有到过这个世界;然而,妹妹长得丑却自信开朗,并且帮助哥哥解开了这个心结,从而使哥哥重新认识生命,更懂得了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并且热爱生活,阳光成长。我想这就是自信的力量吧!没有自信,刘邦也不可能成就帝业,建立汉朝,成为后来的汉高祖。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同处困境  相似文献   

15.
李淳风 《工友》2014,(11):17-21
正环卫工的生存境况——那是主流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存在于我们的心里。当很多人遗忘了他们时,我们愿意做出记录,"回应他们的存在"。夏芝元是一个68岁的老人,湖南蓝山县人。他见人总是憨憨地笑,右侧掉了一颗大牙,笑起来更显出他的朴实。他死的时候,身上还穿着那件绿色的环卫服。那天早上5点多钟冒着雨出门工作,回家以后很快就爬不起来了,上午10点多钟来了一个做医生的老乡,给他看了看。下午3点多,他躺在床上"呜呜"地  相似文献   

16.
谢国渊 《工友》2013,(6):44-44
有这样一位画家,一生只画花卉,尤其钟爱玫瑰。任凭世事风雨,他都潜心绘画,沉迷其中。几十年来,他孜孜以求、不断探索,把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美感融入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之中,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他的作品清新典雅、明快生动、色泽自然,让人叹为观止。由于他的执着与专注,他先后记录了169种玫瑰的姿容叶貌,绘成了举世闻名的《玫瑰图谱》。这本被称作"玫瑰圣经"的图谱,在  相似文献   

17.
黄敏 《中国工运》2014,(10):56-57
平等相待,夯实与职工沟通的基础。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不管他的地位高低,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在工作中,领导和职工既是上下级关系,也是合作伙伴关系。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放下架子,平等对待每一位职工,重视与职工的平等交流,增强干群之间的互动、沟通。平时,管理者一个鼓励的眼神,  相似文献   

18.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交通部劳动模范许振超同志是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明港公司桥吊队队长。他在30年的平凡工作中,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刻苦钻研的精神,勤奋学习,苦练技能,不断创新,成为港口装卸领域的行家里手。他带领的桥吊队,“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首次提出和实现了装卸货物无声响操作,打破了世界桥吊装卸记录,“振超效率”响誉世界航运界。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斌是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他爱国爱企爱岗,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先后设计制造了许多生产急需的加…  相似文献   

19.
碟讯     
《时代风采》2010,(15):31-31
《唐山大地震》/中国 电影里,灾难的场景并没有被反复渲染,冯小刚讲述的是他一向擅长的平民故事。只不过,这一次的故事,被放在了唐山大地震的背景下。影片时代跨度是三十年.然而社会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俱被轻轻带过,亲情的价值和作用被放走,理解和原谅作为桥梁,成为弥补心灵伤痕唯一的也是最有效力的良药——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最终都会归结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谭立独  冯国权 《工友》2013,(10):28-30
独闯异乡,普通农民工干上了专为农民工服务的活儿他曾是一家企业的厂长,却放弃高薪,致力于保护农民工的权益,当上了浙江东阳市杨家村农民工租住地工会专职副主席。他叫杨发念,巴东县清太坪镇人。2004年8月,34岁的杨发念随着滚滚人流踏上了从巴东开往浙江东阳的长途汽车。到达东阳的第二天,便四处寻找工作,先后做过一线工人、车间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