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韶山的乡亲获知毛泽东就是一国之主,奔走相告:“今后天下姓毛了!” 毛泽东的堂弟毛泽连、表弟李云凤赶来了中南海探亲。毛泽东很高兴,破例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和他们聊天、谈话。没想到要送他们回去时,遇到难题了:当时快过年了,买票的人很多,连续三天都没有买到票。警卫人员不得不到车站“安营扎寨”加入长列排队,费尽周折才买到车票,送两人回乡。  相似文献   

2.
夏昕  乔昱 《新湘评论》2009,(7):52-54
他们是中国大地上级别最低的“官”,“管”着几百到几千号人:然而他们又不是“官”。但实际上他们什么都要管,国家政策要在农村落实得好,离不开这群“不是公务员的公务人员”。而“大学生村官”在近年更是一个热门词。诚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言,对青年学生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我听到了几个读者的相同感慨:他们称爱看贪官落马,最近一年多来都“看得很开心”。但长此下去,感觉这些原因基本上大同小异,他们对这类新闻也感觉到了“疲态”。不过在过年7天里一下子少了这些新闻,突然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  相似文献   

4.
范富文 《先锋队》2011,(1):39-41
“干部廉不廉,不妨看过年”,这是时下坊问流传甚广的一句民谣。在我国,历来有过年长辈给小辈发“红包”的习俗,寓意让小辈来年平安、发财、高升.而如今,这一习俗在官场上已被演绎成为一种交易的手段: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着国人崇尚礼尚往来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走进春天     
倪虹 《共产党人》2007,(4):55-55
过春节又叫“过年”,“年”字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是写作“禾”下一个“人”,属会意字,是人把庄稼举过顶;而代表庄稼的“禾”像一株庄稼四片叶子一个谷穗。古人物质水平低,庄稼收上手就是最大的幸事,一茬庄稼就是一年。  相似文献   

6.
我之所以发出这样的吁请,是缘于今年春节期间,我家在西安的亲戚一行6人到安徽我这儿过年。因为听专家说,今年是暖冬,没想到他们在我这过年却冷得要命。我连忙到街上买回一台大的取暖器,也没法应付今年的“冷冬”,亲戚在我这儿过年真是遭罪。近年来一些专家到处发表“高见”,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前不久,“苏丹红”食品安全事件一曝光,几位食品专家在2005年3月23日的北京《竞报》上就“苏丹红”一事发表一致的专家意见:“传统的烤制食品、腌菜的致癌性往往要大于‘苏丹红一号’,我们不应在‘苏丹红’事件上过分纠缠,对其他食品安全也要予以应有…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8,(3):109-110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看上去很像一个成功人士”。这就是所谓的“职场魅力”。这里提供5种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你的职场魅力。  相似文献   

8.
左进  董婷 《当代党员》2013,(9):50-51
“‘张妈妈’,这学期我考了全班第三。”“我爷爷熏了您最爱吃的香肠,过年给您送来……”“我好想过年哟,过年就能见到‘张妈妈’了。” …………  相似文献   

9.
黄燕来  袁林 《党课》2007,(8):71-73
在天津市自行车链条厂下属瑞兆链条有限公司,有这样一句口号:“远学孔祥瑞,近学黄燕来。”孔祥瑞是当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是天津港的“蓝领专家”。对链条厂的工人们来说,黄燕来正是他们身边的“孔祥瑞”,是实实在在的榜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工人,靠自己实实在在的劳动,赢得了身边人的一致认可和赞扬。  相似文献   

10.
甘犁 《红岩春秋》2008,(6):93-95
过年本质上是一种感情的抒发,精神的放松。不要看老百姓平日里规行矩步,过年的时候花样就出来了。酒肉要吃,鞭炮要放,锣鼓要闹,秧歌要扭,“车幺妹”要逗,至于玩龙灯,更需要喷焰火,打“铁花”,玩龙的人着“火窑裤”,赤膊其身,一个劲地在火花中跳……据说一年中就得这样忘却一切地狂欢一次,才有利于除病保健,才有利于来年全身心地投入新的劳动。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6,(1):13-13
曾几何时,对一些官员来说,GDP是图腾,是一切,是发展的全部,是政绩,也是他们晋升的“硬杠杠”,以至于官场上出现了“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之说。有些人为此而搞层层加码,管他实际效益怎样,先把“大数”(GDP)搞上去再说别的,甚至个别人不惜欺上瞒下,异虚作假。这方面最典型的.当敷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据统计,  相似文献   

12.
百言堂     
《正气》1997,(10)
百言堂﹃贤内助﹄莫成﹃先内主﹄于崇良记得欧洲一国家元首曾说过:“政治家的妻子对他们的丈夫来说往往是一大祸害!”在一些人看来,如此刻薄的语言同“唯小人与女子难养”的封建思想没有多少差别。然而,古今中外确有不少女性变成丈夫的祸害,把“官人”推上道德法庭,...  相似文献   

13.
《廉政瞭望》2012,(4):28-31
2012年,多个省份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开始履新,他们将面临不同的挑战。对于先发地区广东来说,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而对上海和北京来说,前者要解决人才困境,后者是如何找到治疗“首都病”的药方。西部正在“弯道超越”,陕西、内蒙又面临各自不同挑战。一切只能在数年后或者更长时间内才有答案,但是对于省委书记们来说,他们最大的挑战,是让民众更有尊严感地生活。  相似文献   

14.
过年说年     
过年说一提到“年”字,有些人就会想起有关“年”这个怪物的传说,以为“年”是一个很吓人的动物。其实,“年”不是动物,而是植物,是谷类的统称。这可以从“年”字本身的结构演变中看出来。在最早的甲骨文中,“年”字是在“禾”下连写两笔,整个字型颇像穗长根深的禾...  相似文献   

15.
山乡年味浓     
过年,正规的称呼应该叫过春节,但民间还是叫过年,叫得亲切。有一句俗话:"高兴得像过年似的。"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的确是一件大事,一件高兴的事,一件热闹的事,一件喜庆的事,一件团圆的事。春节,每年都过。但每年的春节,却都是那样地令人期待,令人盼望。孩子如此,大人也是如此;在家的人如此,在外的人更是如此。春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成为溶化在中国人血液中的一种浓浓的情结。  相似文献   

16.
我今年整整40岁了。屈指算来,我从孩提时代便乘上了祖国改革开放的列车。比起老辈人,我没有“文革”那隐隐作痛的沧桑记忆;比起晚辈人,我没有他们那在幸福浸泡中的个性张扬。改革开放的30年,对于我个人来说,似乎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上学、工作、娶妻生子,就如张爱玲所言是“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但我知道如果没有这“底子”,人生的飞扬也许只能是浮沫。  相似文献   

17.
文章开始,有必要对“工商业知识分子”这一概念作一番解释。我们知道,知识分子作为一个阶层来说,主要是从事脑力劳动,这是他们从事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从一个社会成员来说,他们是以脑力劳动为职业而取得生活资料的,脑力劳动是这个社会阶层谋生的工具;其劳动成果中...  相似文献   

18.
韩磊 《奋斗》2002,(5):55-56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是啊,这话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要不俗语怎么说“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呢。但我也发现在人生的道路上关键是遇上一个或几个好人,这好人可能改变你的命运.改变你的一生。这样的事例古今中外都有,特别是有些名人,在名满天下时又发现抬举凡人成为名人,他们的事迹特令人感佩赞美。  相似文献   

19.
年后说过年     
过年期间,朋友们在一起议论最多的还是怎么过好年的问题。人们在欢度春节的同时,普遍认为传统的中国年应改变某些旧的方式,赋予新的内容,让年过得更有意义。习俗不应是庸俗春节对中国人来讲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它沉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庆祝节日的方式和习惯。但传统的过年方式也留下了一些陋习,应该改革。过去,中国人盼着过年,是因为生活贫困,过年时能吃上好东西。人们在过年时大摆酒宴、犒劳自己一年来的辛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人逐渐富裕起来,平时生活也过得不错,过年时大摆酒宴也就没有…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认真”。早在1957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对一般人来说,讲“认真”是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讲“认真”反映的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责任意识和思想境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讲‘认真’不仅是态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