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闻媒体不时传出这样的信息:某人清正廉洁,拒贿多少次,拒收人民币多少元,实物若干,折币多少元。见到这类报道,许多人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不过也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老是有人给他行贿呢?他是不是拒绝了所有的贿赂呢?李润五生前担任过北京市经委副主任、区长、副市长,手中权力可谓不小,但他周围的工作人员却众口一词:李润五没有拒贿事迹。李润五没有拒贿事迹并不是说李润五  相似文献   

2.
蒋光宇 《奋斗》2005,(9):56-56
清朝时江南总督张伯行,自律甚严,为了拒贿,他在家门口自题一块匾额:“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分一毫,民之脂膏;宽一文,民得益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每天早上,他必面对题文念三遍以自勉,以保持清醒的头脑、洁净的心境。张伯行在江南为官数载,始终清正廉洁,深得平民百姓的爱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清官。  相似文献   

3.
个人拒贿四千元为国聚财十万多华阴市税务局纪检检察室主任任登科同志,先后五次拒贿4千多元,为国家增收税款1,06732元.在一些人的眼里:他"憨、呆、傻",一天只知道埋头工作,不知道发财致富。的确,别人放在门前的几十斤清油他硬是不要;有人看他家寒酸要给...  相似文献   

4.
古代清官廉政轶闻韩映南廉洁奉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重品节、轻钱财,拒贿戒贪、居官清廉者不乏其人,其方式也是各具一格,绚丽多彩。以诗拒贿明代监察御史吴纳,奉朝廷之命巡按贵州,考察"三司"吏治。返京路上行至四川境内时,后面追来一位骑马的人,声称...  相似文献   

5.
做官先做人赵化南山东省临邑县委书记王佑成上任两三年,清廉为官,拒礼拒贿,让不少跑惯了官门的人讨个没趣。书记带头刹邪气,临邑的送礼行贿之风很快就得到了遏制。王佑成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百姓冷暖时刻记在心头,为帮助养猪大户查找猪瘟病因,他能在臭...  相似文献   

6.
古人的幽默拒贿宋朝的吕蒙正,在担任户部尚书期间,属下有一官吏得知他有喜欢照镜的癖好。于是把家里收藏的一面珍贵稀有的古镜,送到吕蒙正府上。进献时殷勤地解说,这面古镜能如何将二百里以内的事物照得一清二楚。然而清正廉洁的吕蒙正却巧言拒贿道:“我的一张脸不及...  相似文献   

7.
话说古人拒贿漆应得拒贿,是为官者清廉自持的行为,自古拒贿者因其高尚的思想境界而受人崇敬,其事迹也传为佳话。撰联自诫:清代江苏无锡知县武诚漠一上任,便挥毫在客厅书挂一副自诫联:"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罔为道,罔害民,真正公平,心斯无愧。"...  相似文献   

8.
在腐败案件高发的今天,贪官落马,人们司空见惯,也算不上是什么新闻了。然而,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原县委副书记汤少波被南京市纪委“双规”审查时,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人们眼里,他是个“清官”,别人能贪则贪,他却给自己制定了拒礼拒贿的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9.
为政者要想清正有为无是非,拒贿也算一门"必修课",而古代廉吏的拒贿"妙术",对于今日的为政者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唐代白居易不仅是一位著名诗人,还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向社会公布个人收入与财产的古代官吏。刚入仕途时,白居易担任政府机关校书郎,是个抄抄写写的"文秘",他在诗中说:"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遂使  相似文献   

10.
古代清官拒贿佳话太宗拒寿唐贞观十七年十二月癸丑日,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寿辰。朝臣们纷纷筹办寿礼,准备届时进献。李世民知道以后,立即予以制止。他对大家说:“我虽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然而想要长生不老,却是办不到的。想当年,孔子的弟子子路创办一番事业之后,...  相似文献   

11.
反腐倡廉以来,报刊登载了不少处科级干部拒礼拒贿的优秀事迹。诸如某副县长一年拒礼拒贿一万几千元,某教育局长“上任三个月,拒贿六千元”,等等。乍一看,似乎反腐倡廉已大见成效,但稍一琢磨,且不说“公仆”拒贿该不该表扬,光从反腐败角度,就有诸多忧虑:  相似文献   

12.
拒贿好民警     
拒贿好民警西安市雁塔公安分局治安科副科长兼戒毒所所长王乃耀同志自觉抵制说情风,今年以来先后拒贿三次。长安县的王XX因贩毒被分局送戒毒所,其爱人拿了5000元到王乃耀家,想让公安机关对其爱人从轻处理。王所长当即严辞拒绝,后按规定将王XX依法逮捕。今年5...  相似文献   

13.
时下,送礼行贿之风盛行,“拒礼拒贿”问题使一些领导干部常感到头疼心烦,他们的为难心态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林则徐拒贿二事山西申林英拒收白金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五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请林则徐到他的私邸参加宴会。宴会上,义律将一只精致方盒捧给林则徐道:"林大人,这是我的小小见面礼,请阁下笑纳。"林则徐接过来打...  相似文献   

15.
想起了颜回拒贿□党华智颜回,孔圣人之高徒也。素以安贫著称。孔夫子曾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乡邻怜其贫,集金一锭,知颜回不受,遂书一条:“天赐颜回一锭金。”掷入颜回园中,颜回捡而视之,亦附一纸曰:“横财不...  相似文献   

16.
据报载,江苏省阜宁县委书记沈德林多次拒礼拒贿,面对送礼者,他拍桌子,摔钞票,在仍无济于事的情况下,他在全县工作会议上公布了送钱送物人员的名单,并严肃宣布:今后谁再送礼,就像今天这样,公开曝光,严肃查处。羞得几个在场的送礼者低下头,无地自容。 读罢这则报道,笔者感慨万分,从内心敬佩、赞赏这位县委书记的清廉襟怀。请客送礼,行贿受贿之风,在有些地  相似文献   

17.
任职八年拒贿十万泾阳县城市信用社主任屈兴义1987年任职以来,先后拒收各种贿赂、好处费、礼品等共计10万余元,被大家称为"廉洁主任",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模范党员、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一次某厂长带了8千元去屈主任家,他说:企业现在缺些流动资金,希...  相似文献   

18.
原广东省普宁市委书记丁伟斌,因受贿被捕后,在看守所里写下长达万言的《悔过书》。他承认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更谈了自己与行贿者的进攻所做的种种努力,但他最后还是发出无奈的感叹:“我一个人难于撑破这张已成社会风气的巨大的关系网。我为此深深苦恼”。事实果真如此吗?不错,行贿者心怀鬼胎,软磨硬缠,拉人下水,是够烦嫌的,所以法律同样要惩办他。但受贿者,谁叫你明知是“毒药”,又张口吃下肚呢?或者你认为此“毒药”味美可口,吃下无妨。丁伟斌说他为拒贿也曾采取过四种方式。然而,他到底又“做”得如何呢?“事后回赠”,其…  相似文献   

19.
时下,一些媒体在宣传报道某些官员的清正廉明时,经常出现该官员共拒贿多少多少次、总金额若干的字眼.似乎是拒贿次数越多,金额越大,就越能体现该官员的"清廉".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20.
范富文 《先锋队》2012,(15):26-27
在腐败案件高发的今天,贪官落马,人们司空见惯,也算不上是什么新闻了。然而,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原县委副书记汤少波被南京市纪委"双规"审查时,却在县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人们眼里,他是个"清官",别人能贪则贪,他却给自己制定了拒礼拒贿的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