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制博览》2017,(35):156-157
在大数据背景下,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涉及网络虚拟财产的案件愈来愈多。网络虚拟财产是否纳入刑法保护也成为众多学者关系的问题。对网络虚拟财产盗窃这一行为进行刑法规制,建立健全刑法保护体系,既是填补理论宏观层面空白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财产所有权默认包括所有财产,虚拟财产应受到法律保护。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虚拟财产在法律认定方面存在许多不足,转移他人虚拟财产可能被认定为侵犯通信自由,或者虚拟财产的盗窃。因此必须确定虚拟财产相关犯罪的性质,并选择相应的适用类型。  相似文献   

3.
网络虚拟财产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生事物,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如何定性,考验着立法者和司法者的智慧。本文梳理了目前实务中处理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几种主要观点,包括以盗窃罪论处、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论处、以侵犯通信自由罪论处,分别进行了分析,最终认为以盗窃罪论处具有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是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正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衍生出大量虚拟财产问题,已经成为现今社会常见的社会和法律问题,本文拟从网络虚拟财产的定性入手,结合当前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现状,对网络虚拟财产刑法保护进行剖析,探讨网络虚拟财产保护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虚拟财产刑法属性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虚拟财产在类型划分、范畴界定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存在很多争议,这就使得虚拟财产和一般的财产具有很大的差异。很多国家在立法层面上将虚拟财产化为一般财产,但是我国法律并没有将虚拟财产纳入到刑法保护范围之内,研究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以及相关保护途径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探索,从而更好促进虚拟财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和网络游戏的大众化普及,网络虚拟财产正在成为新的一类财产名词,这里所说的虚拟不是指客观上的不存在,而是指表现形式为一种网络化的数据纪录。虚拟财产毋庸置疑是个人财产的一种类型,但是在具体的司法判决中,虚拟财产的保护并没有完整的、可量化的机制体系,因此本文将就网络的虚拟财产进行简要讨论,从刑法的属性以及保护的路径进行意见的提出,希望能够推动相关的司法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虚拟财产的概念、价值、法律属性的分析,针对目前对虚拟财产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认为应通过界定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选择适用的罪名,加大对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8.
王文梁 《法制博览》2013,(5):193-194
2011年2月25日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九条对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盗窃罪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改,在原来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的基础上,新增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三种罪状。鉴于其中入户盗窃的相关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中存在诸多争议,有必要立足法理和法律依据,并结合司法实践中的有关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中的多次规定按其规范功能可以分为三种法定类型,即作为犯罪成立条件的多次、作为法定刑升格条件的多次和作为累计载体的多次。刑法第264条中多次盗窃的多次显然属于第一种类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将刑法第264条中的多次盗窃限定于1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两种情形。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很多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也日益呈现出弊端,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与人民基本权利的标准,应该对其进行完善,有效地抑制网络犯罪,维护网民在游戏中虚拟财产的合法权利,在网络游戏中对非法谋取利益甚至是涉及犯罪的不法分子进行制裁。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随后本文围绕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认定,来具体分析如何对其进行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11.
李冬星 《法制博览》2013,(7):29-30,28
刑法修正案(八)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明确规定为与多次盗窃相并列的盗窃行为方式,多次盗窃的构成要件因而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加以解读。本文对修正后的多次盗窃的内涵及认定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何屹  梅达成 《法制博览》2023,(25):133-135
盗窃,在从古至今的法治活动中,一直被视为治理的重点,因为其犯罪成本低,所以导致犯罪数量大。在社会生活相对简单的时代,盗窃行为的认定并不复杂,只要是秘密地窃取他人财物,即构成盗窃。但社会发展至今,现在对盗窃行为的认定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偷”,我们不能仅以是否秘密窃取,作为判断的唯一标准,现代社会的盗窃行为很多时候还会和抢劫、抢夺、侵占、诈骗等犯罪行为相交融。基于刑法保障人权、惩戒犯罪的属性,准确认定是否构成盗窃,是对广大法律职业工作者的一大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随着网络时代发展,为了提高对于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的研究能力,要重视结合实际,有效地分析现阶段网络犯罪刑法规制存在的问题,以此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对策,以提高网络犯罪刑法制定效率。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到来,为信息传播增加了新的传播方式,个人言论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可以更加快速地进行传播。然而,网络言论的自由的界限在哪里,成为法学界研究内容之一。我国网络言论在刑法的规制中还不完善,因此本文提出要刑法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解释适应性原则、引入明显且即刻危险原则以及设置针对网络言论犯罪的专属罪名和适当扩大犯罪主体范围,从而不断的完善网络言论的刑法规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扩大了我们发表言论的空间和时间,并且还可以采用匿名的形式进行言论发表.但是我国在网络言论发表这一块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一些人会借助某些漏洞发表或转发不当言论,严重者甚至能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  相似文献   

16.
《民法总则》的颁布和施行,无疑是我国民法相关工作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得到了各界的好评,得到的相关成果值得赞誉。《民法总则》的优点有很多,此文内容主要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司法活动现状以及实施过程的反响,找出立法上的一些缺憾,并根据笔者自身经验以及相关文献参考给出少许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新型犯罪,由于计算机空间的无限性,在刑法规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和缺陷,为充分完善计算机犯罪刑法规制,应该结合现阶段刑法规制中的不足,落实科学的完善策略,以此来整体提升计算机网络范围的识别、防范以及打击力度,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8.
信息全球化时代早已到来,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新型的财产种类出现,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属性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物权说、债权说、知识产权说等诸多争议,网络虚拟财产研究的迫切性是经济发展超越法律步伐的情况下对中国法律的考验,也为法学界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网络金融服务的发展,促进了P2P网络借贷的兴起,为许多集资者提供了更便利的融资渠道。但由于网络金融环境的不稳定性,及相关刑法规制问题的存在,网络借贷平台存在极大漏洞。本文对P2P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并对其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定的参考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具有明显虚拟性特征的网络在应用发展中,形成了网络虚拟财产这一新型财产表现形式。为规范网络虚拟财产的应用,本文以网络虚拟财产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应用和发展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之后,着重从维护个人财产的角度,探讨优化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制度内容的措施,希望能够为规范网络服务环境,提升网络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