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8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次修正通过并同日颁布施行。其中新增设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该制度正式纳入刑事诉讼轨道,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当下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虽该制度在部分地区已经试行一段时间,但因尚未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对条文的理解和运用在司法实务中仍存在部分争议。本文试图讨论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立法和司法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速裁程序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试点工作也被赋予了较大的期望。由于犯罪种类的增加及犯罪轻刑化趋势的出现,改变纠纷解决手段是目前倍受推崇的方式之一。本文将从制度的前提审视入手,对相关问题作出探究。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17,(36):65-66
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其目的在于优化配置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修复社会关系。自速裁程序试点后又推进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取得明显成效,本文将对刑事诉讼工作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于促进案件繁简分流,节约司法资源有着重要意义。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使得职务犯罪案件相关对接机制发生改变,有必要对职务犯罪案件能否适用认罪认罚,如何适用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继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两高在18个城市开展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工作后,2016年9月3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两高在这18个城市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这其中量刑建议显得尤为重要,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量刑建议对于公诉机关而言又是一道考验,这两者关系密不可分,从试点实施至今,效果显著,这项制度对于我国推进法治建设无疑是锦上添花,现阶段属初级试水阶段,所以在司法实务中免不了遇到许多问题,但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只有逐步改进,从实践到理论到再实践的螺旋推进,才可能真正的实现刑事案件的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高效打击犯罪,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从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要制度,运用该制度时需要充分了解提升办案效率以及特殊人群保护制度之间的联系。而认罪并不需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对自身犯罪行为的法律性质有着充分且详细的了解,而认罚则指的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能够主动接受司法机关对自身所判定的惩处,而且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案件是需要按照相关法规进行从宽处理。本文主要针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最新《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基于此,刑诉法上首次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这一制度。然而,无论是在法律规定上,还是在实践运行中,认罪认罚从宽这一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侦查阶段是否可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被追诉人认罪认罚是否出于自己的内心真意等等。对此,笔者将选取其中的一点,即从侦查阶段是否可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这一问题出发,陈述一些学者的观点,表明自己的立场,并进一步阐释认罪认罚从宽在侦查阶段应用的正当性,并对该制度在侦查阶段的适用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以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实践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是对法庭量刑具有预决效力的实体性权力。检察机关提出公正、精准的量刑建议,是确保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良好运行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实践中,量刑建议工作开展情况并不乐观,本文认真查找原因,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闫广涛 《法制博览》2024,(9):109-11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已被确认,随着制度的完善与应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逐渐提升,为科学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需对其实体性进行确认。基于此,本文首先结合最高人民检察院数据分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现状,从正当性依据、法律依据来源、价值理念要求三个角度,分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体性表现要素,进一步结合认罪认罚实体从宽讨论保持刑罚理性的要点,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施在繁简分流、提升诉讼效率、缓解办案压力等方面功能突出,但随着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逐渐完善,被害人的权益保障问题也越来越有待于优化.可以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充分保障被害人的程序参与权、有效行使救济权等,重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实现被害人权益保障实质化、人性化、法制化,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  相似文献   

11.
《法制博览》2017,(8):176-177
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认罪意味着承认罪行,认罚意味着接受刑罚种类与刑罚程度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宽只能对刑罚从宽,罪名不能从宽。认罪是从宽的是非条件,认罚是从宽的幅度条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自首、坦白、立功等法定量刑情节属并列关系而非包含关系,该制度适用于所有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2.
将认罪认罚从宽作为基本原则确定下来,对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影响是重大的。在2018年刑诉法修正案的26个条文中,大概有十三条与认罪认罚从宽有关。当然,在立法当初也存在争议,司法界也试图通过相关的制度来消弭改革带来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朱鹏 《法制博览》2024,(12):57-59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刑事诉讼的重要制度,它融合了侦查、起诉、审判等多个环节,有利于推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化。但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制度完善。在整个制度完善的过程中,诉辩职能的发挥直接关系到认罪认罚的合理性。把控控辩关系,有利于真正实现诉讼制度的效率,维护司法公正。但就发展的现状来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仍然存在检察院行使量刑建议权不当、被告人自愿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有必要从辩诉交易的角度建立我国认罪认罚辩诉交易的伦理规范。通过完善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促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4.
《法制博览》2018,(12):143-144
从我国的法律规定来看,我国并没有在刑事诉讼法中确定专门的认罪案件审判程序,而认罪案件在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再应用常规的诉讼程序进行审理,以此来实现宽严相济原则的实现,也能够有效节约司法资源。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积极推进刑事案件认罪人法从宽制度的应用,本文就对此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5.
《法制博览》2019,(21):144-145
2018年10月26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颁布实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也正式写入新修正案中。为了进一步发挥认罪认罚制度优势,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成本,需要对认罪认罚制度的量刑建议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研究,以期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在这一阶段出现了很多的刑事案件,这使得我国司法部门案多人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提高办案效率、进一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成为了刑事司法改革重要的目标。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一制度可以简化诉讼程序,从而实现对案件的基本分流,在维护司法正义的同时,提高诉讼的效率。近年来,随着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刑事诉讼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该制度自实施以来,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刑事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17.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修改后刑诉法新增的一项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已得到全面开展,在进一步落实保障人权、宽严相济、促进量刑建议精准化、节约司法资源、提高案件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效果。但当前司法实践中需进一步树立其系被追诉人的基本诉讼权利,需进一步大力开展。同时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后反悔、判决后上诉、辩护人在认罪认罚从宽适用中的地位不清等问题需进一步加以完善解决。  相似文献   

18.
陈晓辉 《法制博览》2023,(29):112-114
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和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时,需高度重视监察程序和刑事诉讼程序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性。但是,我国《监察法》和《刑事诉讼法》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内容的表述具有不同定义,致使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职务犯罪案件的监察环节、刑事诉讼环节面临适用困境。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职务犯罪案件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价值和适用困境,并针对性提出几项适用困境的化解对策,以期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实施和监察体制改革形成推进力。  相似文献   

19.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贯穿于审查批捕阶段的重要原则,认罪认罚在审查批捕环节适用存在的认罪认罚自愿性、实体从宽不显、控辩协商机制启动落后等问题为视角,探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审查批捕环节适用的具体路径,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刑事诉讼法》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确立为一项重要原则,鼓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最大限度的实现公正与效率的统一。但对于判决后,被告人滥用上诉权的情形没有具体规定,需要从行使条件、法律后果等方面设计具体的程序规则,完善实务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