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汶 《法制博览》2023,(26):121-123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确立为重大国家战略,在此机遇下,国家对黄河治理与保护给予了高度关注,亦为黄河治理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在依法治国理念的指导下,需要健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同时也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黄河流域所涉范围广,加之生态效益的共享,极易导致生态保护者与生态受益者之间利益的不平衡,加深流域范围内相关主体的矛盾,阻碍流域保护和经济发展。为实现公平,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应运而生,在初步探索试点过程中,取得了些许成效;同时,在实践检验中也暴露出当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体系稳固性不足、补偿内容多元化不足以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立足问题导向对其加以分析,建议从国家立法、地方立法以及专门立法细化法律规定以稳固法律体系,从拓宽主体范围、成本支出角度评估补偿标准以及适用“开源”型补偿模式丰富补偿内容,从行政执法监督、司法监督以及公众监督三个角度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珂珂  陈桃利 《法制博览》2023,(12):157-159
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地进行保护,离不开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本文以S市N国家公园为例,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对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法律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流域生态补偿在我国强调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逐步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至今,单纯的相关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近几年的研究多集中在实践层面。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暴露出了诸如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补偿形式过于单一、跨区域协同治理存在困境、实践过程中的监管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法治化角度出发,应当着重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相关法律体系、以法律形式确立法律主体以及多元化的流域生态补偿方式、完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合作相关立法、加强对流域生态补偿监管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法律规制与保障,用法律保障流域生态补偿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姚如琢 《法制博览》2022,(26):124-126
湿地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不仅发挥着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其中所蕴含的研究价值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从湿地生态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出发,探讨了我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原则,讨论了我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方式及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许尊琪 《法制博览》2022,(9):108-111
实践中行政机关不作为或违法作为使公共利益受到侵犯的情况时有发生,但不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或其他主体无法通过诉讼保护自身权益。鉴于此,我国建立并逐步完善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实践中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还存在受案范围狭窄、案件线索来源单一、举证责任分配规则规定不完善、检察建议制度规定不完善、诉前程序与诉讼程序衔接不畅通等问题,未来需要从明确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受案范围、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完善检察建议制度法律规定、明确诉前程序向诉讼程序转化判断标准等途径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段林  胡颖 《法制博览》2023,(13):19-21
景区生态保护以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基础性战略布局,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与生态发展未来,倡导景区生态保护势在必行。但中国当前缺乏完善的景区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导致景区生态保护与法治建设脱节。因此,构建景区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对景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炯 《法制博览》2023,(30):124-126
我国《民法典》规定了居住权制度,但居住权相关规定仅有6个法律条文,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需通过法律解释去进一步完善。例如没有对居住权的取得方式、主体客体范围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这样使得在司法实践中难以适用和操作。本文以《民法典》中居住权的相关条款为基础,对居住权的设立、主客体范围作出论述,希望能够为居住权制度的解释和完善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适用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照,也让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更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8.
袁峰 《法制博览》2023,(15):163-165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现代生产生活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诊断、智慧教育、金融投资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带来高效率和便捷之时,个人信息侵权问题越发严峻。由于智能机器需要巨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喂养训练”,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泄露、滥用等侵权案件刺痛大众敏感神经。实践中由于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宽泛、公民个人诉讼举证难、侵权主体难确定、企业数据合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通过明确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范围、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适用规则、探索个人信息侵权的惩罚性赔偿、立法为主企业合规为辅协同治理,探索强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新措施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张颜 《法制博览》2013,(2):272+270
货物控制权的法律制度实现了货物运输法律制度与货物贸易法律制度之间的有效对接。但《鹿特丹规则》在行使主体、义务主体、执行和权利的转让和消灭中的规定,在海上贸易中的具体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10.
信息窗     
教育法律科技界专家呼吁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7月29日在京举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研讨会上,教育、法律、科技界的专家学者呼吁,《未成年人保护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专家们普遍认为作为一个纲领性的儿童保护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我国未成年人的保护作了全面的规定,但原则性较强,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没有详细明确的界定,存在执行主体不清,对责任主体较概括等问题,没有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以及不履行责任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专家们呼吁,对于这一部全面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来说,要更好地保障我国未成年…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改,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方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此次法律的修改,扩大了司法机关扩大收办权益保护案件的范围。增强了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规定,增强了未成年人保护社会责任,这是建立在未成年人是成长中的独立主体和未成年人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科学理论基础上,也是吸纳我国理论研究和地方立法的原创性成果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罗琼 《法制博览》2023,(26):39-41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生态文明法律制度重要组成部分,是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法治防线。2023年是自2013年《民事诉讼法》立法确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第十年,回顾过去十年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以司法力量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司法参与环境治理的机制更顺畅,公益诉讼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法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需要积极关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变化,不断扩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范围,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作用,形成以检察机关为主要力量的环境民事公益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3.
陈彬  侯庆君 《法制博览》2022,(24):46-48
在数字鸿沟的时代背景下,电子数据偏在问题愈发显现。《新证据规定》首次确立了电子数据提出义务规则,由于电子数据提出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因此需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定,明确持有方拒绝提交的正当理由;扩张提出义务主体范围,完善相应制裁措施;明确对造违反提出义务的法律后果;设定被申请人的特定协助义务,合力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数据提出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的法律制度和医疗事业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患者知情权也逐步得到人们重视。人们对医疗措施、医疗费用、医疗风险等方面知情权产生需求。虽然有较多法律对患者知情权做出相关规定,但是规定比较零散,导致患者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民法典》实施后,不仅是内容之中弥补了患者知情权的欠缺,也推动了患者知情权从形式到实质的飞跃,进而推动医方与患者形成良好的互动沟通。通过明确患者知情权的告知主体,提高患者的了解途径,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等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知情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牛楠 《法制博览》2014,(2):145-146
我国法律规定尽管没有明确确立行政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但是都将行政信赖利益保护的基本精神融入在内,表达了政府对公民权利保护的意愿。只是行政信赖利益保护在我国行政法中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总体上法律环境的缺失、现有《行政许可法》的缺失、抽象行政行为中信赖利益保护的缺失。因此,从法律环境的构建、完善现有的《行政许可法》、抽象行政行为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为行政信赖利益保护在我国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相星宇  李杰赓 《法制博览》2023,(11):123-125
生态环境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从党的十八大至今,我国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塞罕坝林场、三江源国家公园、大兴安岭等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工程在不断推进。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逐渐完善,在《民法典》第七章第七编将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列为两类责任,并于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了在生态环境侵权领域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损害赔偿的解释》,详细介绍了生态破坏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适用。但在生态破坏惩罚性赔偿制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态破坏惩罚性赔偿适用的范围不够明确、将主观要件限定为“故意”过窄、应当对“严重后果”进行明确。为完善生态破坏惩罚性赔偿制度,应当对上述问题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17.
袁润 《法制博览》2014,(2):193-194
生态补偿是保护环境的有效的手段,但是在保护者与破坏者、受益者与受害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因此亟需通过生态补偿对保护者与受害者予以救济。本文就国外的生态补偿的实践和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目前我国生态补偿的立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村土地的征收范围也越来越大,许多农民因土地被征收而失去生活来源。虽然国家制定了许多法律政策来保护失地农民权利,但是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却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法律规定似乎完善,实际存在法律运作的空白地带,必须设立未成年人援助中心这一专门机构填补空白,并监督和带动其他社会机构和组织共同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0.
孟境 《法制博览》2013,(6):292+225
现代社会,重金聘请明星来为商品做代言打广告,已经是很常见的现象了。但是,明星代言广告过程中有不实陈述事件时有发生,我国的现行法律缺乏对虚假广告代言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这使得明星代言产品非常随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把明星代言人列为调整的主体范围。增加对明星代言人承担责任方式的具体规定等措施建议,完善了我国现行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