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战略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针对中国现实存在的问题,将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具体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过程,实现了"是"与"应该"、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不仅对社会主义认识实现新的飞跃,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历史的进步性。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价值理念,并吸取了国际文化价值的先进成分。在今天,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每一名革命军人都应当认真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融会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国传统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彪 《法制与社会》2010,(33):246-247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些思想无不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构成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呢?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写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有其自身的本质属性。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其与以往剥削阶级的价值观有着根本的不同,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体现了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也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武装统领,充分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凝聚、主导控制、兼容整合、规范自律、教育矫正、支撑保障等诸多功能。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大学教育作为我国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理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将当代大学生教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就成为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这也越来越被党和国家乃至全社会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8.
公正、廉洁、为民作为人民法院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是法院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稳定、最本质的部分,它高度浓缩了当代中国法官的行为理念和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法院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广大法官履行神圣职责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法院文化建设的精髓和根本,是人民法院的精神旗帜和生命之魂。本文将从司法核心价值观的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自觉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梁琳琳 《法制与社会》2013,(22):230-231
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个人健康成长成才,同时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实。本文分析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主要包括,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二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共同理想;三要培育大学生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四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