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杨建民 《党史纵览》2013,(12):39-41
1978年7月30日,《人民日报》“战地”副刊刊出了王冶秋纪念周恩来的文章《难忘的记忆》。时在国家文物局任职的王冶秋,在文章第一节披露了周恩来临终前不久通过秘书告诉他的一件事:当年袁世凯称帝时,“筹安会六君子”第一名杨度,最后参加了共产党。周恩来是他的介绍人并直接领导他。周恩来还交代王冶秋告诉上海《辞海》编辑部,《辞海》上若有“杨度”辞目。要把他最后加入共产党的事写上。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8,(7):118-119
200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在叙述参加上海早期共产党组织的人员中,俞秀松的名字紧列陈独秀之后,从而明确了他是中共创始人之一的地位。然而20世纪30年代末期发生在俞秀松身上的国际冤案,一度使他在中国革命史中毁誉参半,导致数十年间对这位中共党史绕不开的人物的生平和事迹研究不足。有关专家指出,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遗感,也是关于那个时期中共党史研究的缺憾。  相似文献   

3.
学者:参加进步刊物的编辑工作 金仲华早在青年时期,思想就很进步,读书刻苦,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参加进步刊物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4.
俞秀松是上海建党建团英才中杰出的一员。他在上海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协助陈独秀创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负责外国语学社培养干部,积极参加工人运动,支持国共合作,开展国民会议运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1920年3月,俞秀松打消了做学者的念头,决意去做社会的革命者,离开“北京工读互助团”,第一次到上海,由李大钊介绍到白尔路三益里的《星期评论》社工作。这是他献身无产阶级革命迈出的重要一步。《星期评论》创刊于1919年6月8日。该刊将介绍劳工运动和宣传社会主义作为办刊宗…  相似文献   

5.
金沙是我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他出生于江苏太仓一个城市贫民家庭。早年投身革命,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参加“左联”、“反帝大同盟”,参与创办进步刊物《铁流》《儿童文艺》和《少年世界》等活动。上海沦陷后,金沙等一大批青年怀着抗日救国的抱负奔赴延安,进入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抗大总校文工团工作,任抗大文学组组长,创作过《破草鞋》和《救国公粮》等宣传抗日救国的剧本。  相似文献   

6.
1996年8月29日,俄联邦军事检察院正式作出了为俞秀松烈士恢复名誉的决定。这位革命先驱者的历史冤案,在沉积了半个多世纪之后,终于彻底昭雪了。 俞秀松,1899年8月1日生于浙江溪埭的小山村,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曾化名王寿成,俄名那利曼诺夫。 五四运动时,俞秀松是杭州学生运动的著名领袖之一。他和同学宣中华、施存统、夏衍等一起创办了《浙江新潮》,并由他担任主编,这是浙江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其发行范围很广,影响甚大,国内的黑龙江、北京、上海等地,以及远在海外的日本,都有代办处。陈望道称赞它是“浙江一颗新星”! 1919年下半年,俞秀松去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结识了李大创、陈独秀等,较早地开始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  相似文献   

7.
艳儿 《湘潮》2004,(3):7-10
24年前,也就是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终于得到彻底平反。构成刘少奇冤案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他在1949年的“天津讲话”,即他的“剥削有功”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8.
许德良的回忆在中共上海党史资料选辑《上海职业补习学校学生运动史》中,许德良(上海职业界救国会党团成员)校长在《“孤岛”上的神州职业夜中学》一文中提到:“学生中参加革命活动的,不乏其人。有一个学生是当时上海各界救亡协会机关刊物──《团结》的政治交通。1938年春,《团结》被巡捕房破坏时,他与太平洋印刷厂一个职员同时被捕,并被逐出租界强迫送往宁波……。”我就是那个政治交通我就是那个政治交通,当时我名王均,参加新四军后改现名王军。我在1936年11月参加上海职业界救国会(简称职救)的。《团结》是当时上海各界救国…  相似文献   

9.
尼崎秀实是日本进步的新闻记者。1901年4月出生于东京,从1928年11月至1932年1月,作为日本《朝日新闻》驻上海记者,在上海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在此期间,尾崎秀实结识了鲁迅、田汉、夏衍等中国左翼文化人士,积极宣传并帮助中国的左翼文化运动。夏衍在他的小《懒寻旧梦录》中,专门介绍了尾崎秀实等日本友人在这方面的事迹,并且写进,他专门“补写了这一段,为的[是]让中国读者不要忘记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还有那样热爱中国人民的日本朋友。”(见《懒寻旧梦录》第196页)。有鉴于此,我将日本学者风问道太郎所著的《尾崎秀实传》一书…  相似文献   

10.
潘汉年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员。他不仅在秘密战线上功勋卓著,而且在统战工作中也有突出贡献。然而,在“左”倾错误的迫害下,他被打成“内奸”、“特务”、“反革命”而投入监狱,不幸于1977年含冤去世。 这是共和国的一大冤案,历时27年之久。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到平反昭雪。 1955年3月2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潘汉年作为上海的代表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11.
平凡 《党史博览》2002,(7):53-55
1981年2月,《中国建设》杂志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题为《怀念金仲华--〈中国建设〉创始人之一》.这是宋庆龄生前写下的最后一篇悼念文章.  相似文献   

12.
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一封给毛泽东的信激起了千层浪,后被错误批判为所谓“右倾机会主义”、“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但就是这次会议“在批判和斗争彭德怀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段与会议主旋律不相和谐的插曲”,反而为他澄清了一桩背了20多年的历史冤案,卸下了“反毛泽东”这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件事是庐山会议上唯一让彭德怀聊以自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陆敏 《新长征》2010,(1):39-40
生于农村,长于煤矿,为了家族的冤案,他被“逼”成了律师 他,具有平民本色、民本精神,常年为贫困百姓免费打官司,为弱势群体无偿代理案件近百件;  相似文献   

14.
“千钧霹雳开新宇,万里东风扫残云”,这两句诗,多年来被许多人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是陈明远的,陈明远也说是自己的。有一本名为《轰动全国的“伪造毛主席诗词”冤案》,通书内容都是讲陈明远因“诗词”问题在“文革”中被整的情况,其中也讲到这个问题。打开电脑搜索一下有关这个问题的条目,有很多。一句话,这件事情仿佛已经尘埃落定,即这两句诗的作者是陈明远。对此“不刊之论”,我有疑问。我提供几份材料,供方家和广大读者考虑。  相似文献   

15.
今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58周年之际,《物权法》就将正式生效,这对中国人而言,既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精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进步。  相似文献   

16.
上海过去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据有人讲,是从一个外国人叫爱狄赛勒写了一本《上海——冒险家的乐园》(包玉珂编译)开始的。笔者寡闻,这件事有清史学家们教正。但我对爱狄密勒的这本书,还是十分偏爱的,它让我开了眼界,了解了不少秘闻。其实,爱秋密勒对“冒险家”这个概念,在本书《序言》里,是作了历史分析的。他对曾在历史上作出过贡献的哥伦布、巴斯特、哥白尼、马丁·阿得,称颂为“伟大的自然征服者,伟大的发明家,伟大的创业者,都是优美的头等的冒险家。”他对“冒险”本义,作了这样的解释:“发明,引导,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艳儿 《党史纵览》2004,(1):38-42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终于得到彻底平反.刘少奇冤案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他1949年的"天津讲话",是他的"剥削有功"论.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元旦,侯耀华亮相上海,参加《笑林盛典》直播。接受采访时,他炮轰现在中国相声的现状是“说相声的在工作室里胡写、上台胡说,观众在台下胡听”。  相似文献   

19.
在中共建党时期,最早提出建党思想的,史学界历来的共识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独秀、李大别是最早提出建党思想的人。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李汉俊是最早提出建党思想的人,但遗憾的是,从有关文章中我们未能见到有关的充分的依据。田子渝等在《<星期评论>新论》①中说:“星评社是发起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社团之一。眼前我们所见到最早提出建党思想的是星评社成员李汉俊。他于1919年9月5日至7日,在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上对于在中国建立一个布尔什维克式的党一事,表示‘我们应该在这一点上有切实的打算’”。这…  相似文献   

20.
1927年4月26日上海《民国日报》和《申报》都公布了一条消息:《浦东巨匪已就戮》、《浦东著匪陈博云就戮》。共产党员陈博云是浦东码头工人的领袖,在整个浦东地区也很有影响,这从报纸报道的字里行间便可一目了然了。团结组织工人为武装起义作准备1893年陈博云出生在湖北省黄服县的一农民家里.年青时代由于家境贫苦而失学。1913年他从家乡来到上海浦东香烟厂当工人,身受资本家的剥削压迫,同时又耳闻目睹了帝国主义的横行霸道和北洋军阀政府的极端腐败,故而十分痛恨黑暗的旧社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在党的影响F,积极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