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中国政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洲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不大。美洲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中国向美洲地区的出口、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会遭受重大冲击。美洲自由贸易区会促进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投资,有利于改善和发展同拉美地区未建交国的经贸关系,有助于改善中国、美国和拉美国家的“三角关系”。因此,应以积极的态度来认识美洲自由贸易区,通过双边或多边的自由贸易安排来应对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一 政局不稳的起源 自拉斐尔·科雷亚(Rafael Correa)就任厄瓜多尔总统之日起,右派就密谋反对他的政府.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2009年9月下旬"厄瓜多尔土著民族同盟"(CONAIE,以下简称土著民族同盟)<'①>组织并发起的反对"水资源法"的运动却是酝酿政变的开端.政变的目的是将科雷亚总统赶下台,终止他领导的宪法改革进程.土著民族同盟也想在主管土著人教育、医疗和发展等事务的公共机构中保持其主导地位.这导致了政局不稳,并在一年后的2010年9月30日恶化到了极点:诸多警察违抗命令,<'②>绑架并试图谋杀总统.  相似文献   
3.
巴西是最早全面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拉美国家之一。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巴西放弃了奉行 40多年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转而实行贸易自由化。 1 0多年来 ,尽管巴西的宏观经济形势不稳定 ,但贸易自由化的效果基本上符合预期设想。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在逐渐提高 ,产业内部的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一在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期间 ,巴西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 ,制造业部门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比重由 1 95 5年的 1 9%升至1 990年的 3 0 %。制造业部门的快速发展带动了GDP的大幅度增长 ,年均增长率达 6 .3 %。巴…  相似文献   
4.
拉美主要国家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谢文泽“知识产权”问题正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各国纷纷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同共他国家一样,拉美国家也制定了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一些法律、法规。近几年来,这些法律、法规又有所完善。从其内容来看,拉美国...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政局基本保持稳定──1995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形势综述谢文泽LATINAMERICANSITUATIONSIN1995¥(XieWenze)Abstract:LatinAmericaneconomyin1995wascharacter...  相似文献   
6.
巴西信息工业浅析谢文泽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信息工业是当代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巴西是发展信息工业最早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现在,巴西不仅已较为熟练地掌握了信息技术,而且还能以本国的生产能力、创新能力为基础,小规模地运用信息...  相似文献   
7.
谢文泽 《人民论坛》2020,(2):109-111
拉美地区与中国、美国、欧盟"三个中心"的关系集中体现为四种方案。美国和欧盟的方案无力应对拉美"新发展陷阱"。拉美国家普遍认可和接受"中拉命运共同体"方案,认为中国是拉美可信、可靠、平等的"中心"伙伴。中拉应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应对拉美"四个脆弱"内部因素,打破欧美传统"二元中心"外部桎梏,助力拉美国家走出"新发展陷阱"。  相似文献   
8.
墨西哥应对贸易争端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墨西哥是开放程度和保护程度均较高的发展中大国,在处理国际贸易争端和保护自身利益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较完善的组织体系和法律体系。中国是遭受墨西哥反倾销最多、受伤害程度最深的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制裁至少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中国向墨西哥出口的直接贸易损失;二是扩散效应,其他拉美国家参照墨西哥的做法,对中国商品进行反倾销制裁。我们应重视和研究墨西哥的经验,认真研究墨西哥的法律框架,建立产业对话机制,探索建立解决贸易争端机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拉美地区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个中心""四个塔级"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拉美地区的位置较为尴尬:产业结构优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但国际竞争力却落后于后者。拉美地区产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两高两低",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高,产业结构发展程度高,国际竞争力低,制造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作用低。拉美地区的制造业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但其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落后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试图改造并升级其制造业部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 80年代初 ,在拉美掀起了一场新自由主义改革。在改革的进程中 ,拉美经历了短暂的低速经济增长之后 ,又陷入了“失去的”状态。一 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的三个亮点  智利最早于 1 973年开始改革 ,其他拉美国家基本上在 80年代开始改革。在 2 0~ 30年的改革历程中 ,拉美地区出现了三个改革的亮点 ,即智利、阿根廷和墨西哥。智利是改革的“先锋”,成绩也最好 ,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 ,稳健的金融体系成功地抵御了数次金融危机的冲击 ,养老金体制改革促进了金融部门的发展 ,稳定了经济和社会。但是 ,认真分析智利的改革 ,可发现许多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