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巍 《行政与法制》2003,(12):14-15
虚报假名被识破,被迫交代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犯罪事实的行为能否认定为自首。  相似文献   
2.
司法实践中 ,牵连犯的认定和处罚涉及犯罪停止形态的变化、追诉时效的中断、新旧刑法交替等因素 ,应立足于相关立法及现有理论成果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关于财产刑适用与执行问题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评估江苏省财产刑的适用与执行状况,充分发掘财产刑应有的价值潜能,实现刑罚的科学化、合理化、个别化,使财产刑的刑罚功能实然化于刑罚适用的司法实践过程,2004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财产刑的适用与执行问题展开了专题调研。调研组以5年为时间跨度,以全省各市、县、区两级法院为调研对象,首先调取了全省两级法院1998年-2003年间审理的所有适用财产刑经济犯罪案件①的相关统计资料;其次,还重点抽查了苏北、苏中、苏南共7个中级法院、7个基层法院2003年间审理的1038件一审生效刑事案件,并和上述法院的部分同志进行了座谈;此外,还对…  相似文献   
4.
叶巍 《行政与法制》2002,(1):47-48,14
被告人刘某,1996年11月因犯反革命宣传煽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1998年10月刑满释放。嗣后被告人仍不思悔改,经常收听境外及港台地区电台的反华广播,并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政权始终持敌视态度。1999年12月,刘某在四川攀枝花市写成标题为《千年论中国》的文章并向境外6名记者投寄,同时要求后者进一步向海内外扩散宣传。  相似文献   
5.
因涉嫌一般聚众斗殴而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 ,归案后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由聚众斗殴转化而来的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行 ,应当认定为不同种罪行 ,从而构成自首。  相似文献   
6.
新刑法溯及力原则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伊始,迄今为止已经3年,目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审理之案件,涉及新旧刑法的选择适用即新刑法溯及力方面的问题仍在所难免.对此,不仅现有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失之过简,难以操作,理论研究也不够深入,无法一一解决司法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难题.因而,应从立法原意出发,既要注重刑事被告人合法权益之保护,又要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准确把握"从旧兼从轻"溯及力原则的确切内涵,正确选择需要适用的刑法.  相似文献   
7.
光荣与理想     
小时候父亲常带我到纪念碑下用老军人的口吻抚今追昔讲他昔日的辉煌讲他长眠于此的战友在我日渐成熟的岁月里有人说我不懂世故不通人情那时我总想起这个刚直的形象那个千万人为之献身的理想如今我牵着儿子的小手也时常到纪念碑下的草地漫步我给他讲星辰日月讲挥戈马上的爷爷也给他讲什么是光荣什么是理想尽管稚顽的他此时都还不懂光荣与理想@叶巍  相似文献   
8.
略论财产刑的减轻处罚--兼论减轻处罚适用方法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定刑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减轻处罚亦可适用于财产刑。时于财产刑减轻处罚方法的选择,从应然的层面而言,一些西方国家的多元化立法方法值得借鉴,即不同的刑种适用不同的减轻处罚方法。从实然的层面而言,由于减轻处罚就是“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的传统见解在理论上已成通说,并扎根于法官的法律意识之中,再通过法的运作实现法律意识的法律化,上述理论已经异化为一种事实上的法源。因此,在当前情况下,为保持司法的统一性,对财产刑适用减轻处罚仍需遵循上述标准,但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情事变更原则是当代大陆法系国家债法中极重要的法律原则之一,同时也是最富争议的法律原则之一。该原则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当事人不可预见的事情的发生(或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情事变更),导致合同的基础动摇或丧失,若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有悖于  相似文献   
10.
精神病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因此,对其人身及财产权利的保护尤其值得关注。然而,对于明确以精神病人(指程度严重者,下文同)为犯罪对象的侵犯财产型犯罪案件的处理,司法实践中常常引发争议,刑法理论界也鲜为论及。因此,加强此类犯罪的研究,对于统一执法尺度、有效保护精神病人的合法财产权利,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欲就实践中争议颇丰的诸多问题略加阐述,以期抛砖引玉。一、当面拿走精神病人身边财物行为性质的认定对此问题的认识,司法实践中观点聚讼,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形成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1.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