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强 《工友》2011,(12):47-47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经说:3%的通货膨胀率警戒线适合用于西方,而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警戒线可以提高到4.5%。  相似文献   
2.
近来,经常在一些单位的大门前看到大幅标语:热烈欢迎某某人大代表莅临指导!不知别人的感受是什么,只知道看到这样的标语,我心里不舒服。我不要人大代表对我进行什么指导,而要他向我汇报。  相似文献   
3.
国家形象片《人物篇》的尾声部分,千百张中国人的笑脸最终组成“中国”两个字。总制片沈赞臣透露,这些来自中国天南海北的笑脸.是在上海40摄氏度的高温天里,在世博园里采集而成。  相似文献   
4.
为人当豁达     
汪强 《党政论坛》2011,(12):18-19
一日,老同志相聚。同桌的一位,我们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熟悉,95岁高龄却十分硬朗。我问:“何以高寿?”老人呵呵一笑,回答:“气愤和烦恼的事,在我脑子里只会停留三分钟。”  相似文献   
5.
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先行者的一贯心声,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始终不懈地追求民族文化复兴。文化复兴的意义在于:它是民族复兴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民族复兴的一项基本目标,是民族复兴的一种基本手段。以文化复兴推动民族复兴,要坚持发展中心,夯实复兴基础,不能用文化消解、代替经济社会发展,动摇"一个中心";要坚持对文化传统的时代解读,以文化传统的挖掘、继承和新的生成的统一,把握文化复兴的根源;要坚持对民族界限和时代局限的两个超越,谋划文化复兴的前途。  相似文献   
6.
汪强 《法制博览》2010,(4):78-78
据《金瓶梅》第57回所写,西门庆仅是向永福禅寺一次就施舍了500两银子。今人可能不了解那时的500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这里举两例子说明。西门庆的好友常时节在县城买了一套四间的房子,花了35两银子。以此类推,500银子足够买57间房子。  相似文献   
7.
汪强 《公安教育》2020,(3):64-67
一、问题的提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当前头等大事,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求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此种情况对学校的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此,教育部于2020年2月4日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相似文献   
8.
汪强 《人民公安》2021,(7):22-23
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系统梳理和探究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百年发展历程,对于我们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永葆生机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纪律建设——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理论溯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民工集体起诉欠薪企业、受损害群众集体起诉环境污染企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等群体性案件因涉诉人数多,极易形成"抱团诉讼",时常采取上访、闹访等手段,引起媒体、党委政府、社会关注而成为当前人民法院维稳工作的重点。但另一种批量案件即所谓放射型批量案件,因通常表现为同一个原告同时或先后起诉多个被告,相较而言被告各自分散,信息交互少,不易聚集,而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虽然近期以来部分法院对此类案件重视程度已有提高,省院还于2012年5月8日制定出台了《全省基层人民法院批量案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但从该办法的内容来看,侧重点仍限于严肃审判纪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质效观、避免滥用诉权防止虚假诉讼,缺乏对此类案件内在问题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0.
汪强  吴清贵 《法制博览》2008,(14):21-21
前天,我问一个初三学生,知道不知道汶川大地震。他说,知道。他知道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知道地震的强度,知道地震中有多少人遇难。我接着问,你能说出几个悲惨的细节、感人的事迹吗?他说不出。他告诉我,老师在课上说了,说不定中考会考到汶川大地震,要大家一定记住地震的时间、地点及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