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决策者的注意力分配是公共管理中的核心问题。论文提出领导人注意力变动的类乐透球模型,在正式职务稳定的情况下,议题重要性、问题严重性和领导偏好影响着领导人注意力分配。问题机制和偏好机制是两种注意力产生的机制。在问题机制下,不同部门为争取领导人有限的注意力相互竞争,议题重要性与问题严重性之和较大者才能够胜出。当领导人偏好起作用,与领导人偏好的契合程度是议题被关注的最重要因素。领导人有限的注意力是问题机制与偏好机制组合的产物,由于注意力瓶颈,偏好机制产生的议题会对问题机制产生的议题有所挤压。论文将批示作为领导人注意力的度量,同时选取建国后正式职务稳定的毛泽东作为经验研究对象。基于毛泽东年谱中2 614段批示,在借鉴相关注意力研究编码的基础上,论文展示了领导人注意力变化情况,同时以外交、政法、教育和卫生议题注意力变动为经验基础,证实了类乐透球模型推导出的若干理论假设,并为打开领导人注意力变动的黑箱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组织声誉管理正成为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但是数字时代中国地方政府组织声誉建构策略的影响因素却鲜有研究涉及。本文选取政府门户网站作为观察数字时代地方政府组织声誉建构策略的经验素材,基于2015—2019年31个省份全样本2 000万政府网页数据,利用前沿研究的编码表和随机森林等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对中国情境下的省级政府组织声誉建构进行测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省级政府组织声誉建构策略会受到主政官员任期和财政资源等变量的显著影响,促使不同省级政府选择差异化的策略组合。在主政官员任期早期,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呈现绩效性和道德性声誉;在任期后期,则更加重视呈现程序性和技术性声誉。财政资源少的地区,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呈现绩效性和道德性声誉;财政资源多的地区,则更倾向于呈现程序性和技术性声誉。本文较早地基于文本大数据对地方政府组织声誉进行测量,并初步揭示中国场景下地方政府组织声誉建构策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公共部门的组织声誉管理不仅是公共管理学科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数字时代公共部门必须关注的重大实践问题。论文围绕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的概念、内涵、测量、影响因素以及对组织行为和产出的影响等议题,对国内外学术界1998—2021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梳理。研究发现:(1)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理论研究,总体处于起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2)既有研究以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主,大样本的实证研究较少,组织声誉的测量方法亟待改进。(3)当前研究集中在组织独特性和声誉威胁性对声誉建构的影响,以及组织声誉对绩效产出、组织间合作和机构自主性的促进作用等传统议题,对于组织声誉对机构改革、战略沟通、受众满意度的影响等新兴议题关注不够。(4)国际前沿热点文章主要基于西方情境,基于中国情境的研究有着广阔的空间。基于此,论文提出未来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理论的研究展望,具体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利用大数据优化改进测量方法,并加强“建构声誉”和“感知声誉”的融合;二是在关注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等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更积极地将组织声誉与其他重要的公共管理理论进行链接和对话;三是将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理论与中国情境紧密结合,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部委、地方政府及部门的声誉管理故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