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的草稿中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通过对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以及相关著述的考察可以发现,"跨越"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反思,有其形成的理论渊源,是基于唯物史观的科学判断。同时,历史分析表明,19世纪80年代的俄国具有实现"跨越"的可能。显然,"跨越"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领域、新课题。我们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高度出发,探索与思考“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机制、特点与规律。创新机制,形成合力是开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保证;创新形式,突出重点抓组建,是开创党建工作的起点和重点;结合特点,探索规律是党建工作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选准用好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几千年来,在选官用人上,我国一直推崇“伯乐相马”的选才模式,这种靠领导慧眼识才的“相马”机制,固然可以发现和选拔一些良才,但毕竟存在“伯乐荐劣马”的主观色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才选拔在朝着公开化、民主化和制度化迈进的同时,对“伯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各级领导立足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转变识才用人的观念,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国选才拔士。  相似文献   
4.
5.
为探究马克思著作对我国哲学研究的影响力以及相关研究的现状与热点,以CSSCI(1998-2016年)收录的引用马克思著作的6481篇哲学论文为中心,运用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克思著作对我国哲学研究的影响力巨大,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主要表现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被引频次较高,最受我国哲学研究者的重视;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研究单位及其学者的研究成果最为卓著。最后通过数据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构建哲学论文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考察了近20年来马克思著作影响下的我国哲学研究的热点和时代流变。图谱显示: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意识形态、现代性等一直是哲学研究高频关键词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笔记》是马克思阅读摩尔根等学者的史前史著作的读书笔记合集,由5篇长短不一、主旨各异、研究对象比较分散的文本构成。本文从《人类学笔记》的形成背景、文本群的主要特点等出发,论述《人类学笔记》研究及其当代价值,指出《人类学笔记》印证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传承,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作了早期理论思考,发展并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力驳斥了“两个马克思”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7.
所谓权力意识,就是指权力主体掌权用权的主观动机,即“为谁当官”、“怎样用权”。权力意识端正与否,是权力主体能否正确用权的前提。因此,限制对权力资源不正当地占有行为,防止畸型权力结构的产生,首先要加强教育,通过提高权力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自觉按照一定的善恶标准抉择行为,从而端正权力意识,形成对不正当用权揽权行为的约束。由于这种意识上的约束较之法律和制度约束,更强调主观认同,能让人自觉自愿地作为或不作为,因而也更作用于根本,更有长久之功效。权力主体一旦形成正确的权力意识,即使在法制建设相对落后和制度规范不很完…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最为引人瞩目的变化是“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大量涌现,由此而引发了中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阶级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化,并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加强“两新”组织党建,成了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一个新领域。“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石家庄市各级党组织对“两新”组织党建这一新生事物十分关注和支持,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惑,需要进一步探索与思考。一、创新机制,上下联动抓管理石家庄市委从以往“两…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为执政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者提出了能力更新的迫切要求.从社会思潮、社会价值、社会心理等各个角度重新认识领导者社会影响力的方向与内容,就成为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事关我们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大学辅导员在其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大学辅导员在做好这项工作时,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品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